第1篇: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年心得體會
在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中,我認真研習了新疆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歷史,并將之與援疆工作、新疆及澤普的發展等結合起來,在思想上和認識上獲得提高。主要體會如下:
一、維護并加強民族團結是新疆穩定和發展的基本保證
回顧歷史,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是自古以來融合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民族所構成的一個龐大的民族。在西漢時期,當時的西域已經完全納入西漢中央政府的統一管理之下,即使到了腐朽的清王朝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新疆也沒有從祖國懷抱中分裂出去。新疆各族人民具有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在新疆搞民族分裂活動的是極少數,他們不能代表任何民族,是各民族的敵人。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新疆半個多世紀以來形成的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來之不易,新疆當前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各民族和諧共處局面必須十分珍惜和堅決維護。我們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珍視民族團結,自覺地為維護民族團結作貢獻。
二、認清反分裂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和重要性
我們清楚看到新疆的民族分裂活動由來已久,新疆解放以來,分裂與反分裂斗爭在不同階段均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并與相應歷史時期的國際大背景有著深刻的聯系,具有特殊的復雜性。嚴峻復雜的對敵斗爭形勢決定了新疆反分裂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也促使我們迅速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使我們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政權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認清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中國的真實面目,認清與“三股勢力”斗爭的實質,增強應對復雜政治斗爭的能力。我們要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關于新疆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旗幟鮮明地與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作斗爭,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堅決維護民族團結,堅決維護新疆穩定,堅決維護國家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堅持黨的領導是維護民族團結,促進新疆穩定的重要保證
讀史而知新,回顧新疆的歷史,新疆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是新疆歷史上任何時期都無可比擬。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根本上改變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前途命運,決定了新疆歷史的發展方向,開創了新疆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半個多世紀以來,新疆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改變落后面貌。在黨的領導下,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大力建設,在國家的關心支持和各省市區的援助下,現在新疆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文明進步程度、人民生活水平都取得輝煌成就,這可以與周邊國家進行對比,毫不遜色。
隨著新疆工作會議的圓滿結束,新疆尤其是南疆三地州迎來了發展的黃金階段,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為了新疆的發展尤其是南疆的快速發展獻計獻策,齊心協力謀發展。黨始終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者和堅定維護者,始終是全心全意為新疆各族人民謀利造福,沒有共產黨領導就沒有新疆的穩定發展,就沒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政治責任,自覺地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地站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立場上,全力維護好社會穩定。
四、促進新疆發展是從根本上增強各族人民對黨和政府的向心力、對祖國的認同感,實現長治久安
從全國來看新疆地區相對邊遠、區情和周邊情況復雜,經濟相對落后,少數民族聚集,這些年來,境內外“三股勢力”也一直借口區內一些邊遠、局部地區的貧困問題,對我大加攻擊,煽動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不滿。因此,只有不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大力改善人民生活,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對周邊國家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優勢,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各族人民對黨和政府的向心力、對的認同感,從而壓縮“三股勢力”的活動空間,實現長治久安。
加快經濟發展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促進社會發展,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此,我們要認識到擔負的歷史使命,堅持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以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等作為工作的立足點,動真情、辦實事、出實效等,圍繞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的困難和問題,堅持為人民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有力推進新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并且著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增強黨和政府的凝聚力、人民群眾的向心力。
第2篇: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年心得體會
新疆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歷史無數次證明,沒有各民族的團結,就沒有和諧穩定的基礎。曾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最大的群眾工作就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
從1983年起,自治區將每年的5月定為“民族團結教育月”。經過33年的積淀,“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發揮了巨大的引領示范作用,已成為新疆精神的一個重要載體。把“民族團結教育月”升格為“民族團結進步年”,雖然僅僅只是三字之別,卻具有更為深刻、長遠意義。率先在全國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既是對之前“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所取得成績的肯定,又是對今后民族團結載體和方式的不斷創新。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還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凸顯了自治區回應解決一些突出問題的決心和魄力。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做好新時期的新疆工作,必須筑牢民族團結這一各民族發展進步的基石。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是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所在。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是對民族團結最形象的比喻。親戚越走越親,感情越走越近。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才能真正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如今,“三個離不開”思想深入人心,“五個認同”進一步增強,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正是對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狀態的強化。在建設美好家園的共同努力中,凝聚起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是維護社會穩定實現長治久安的現實需要。
當前,新疆工作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特點,對我們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網絡上,一些別有用心者故意編造散布一些不利團結的謠言,讓外界對新疆產生誤解。長此以往,誤會加深,民心渙散,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根基必將受到影響。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好新疆民族團結工作更具特殊重要的意義??這不僅事關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而且事關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祖國統一、邊防鞏固、國家安全,事關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握的拳頭最有力。通過“民族團結進步年”的持續推動,讓團結的力量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力,才能有效破除謠言,凝聚共識,從而獲得持久的群眾支持。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途徑。
曾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區的經濟相對落后。讓南疆快速發展起來,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成果,才是新疆真正的全面小康。以“民族團結進步年”為契機,通過民族團結互助活動,讓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到新疆扶貧攻堅戰中,實行精準扶貧,無疑是建設全面小康的一條重要途徑。把政策落到實處,把工作做到細處,把事情辦到群眾心坎上,就能最大限度團結依靠各族群眾,使每個民族、每個公民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共享祖國繁榮發展的成果。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是改善民生問題的重要抓手。
改善民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首要任務。截至去年,新疆已連續六年開展民生建設年活動,7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在了民生上,在就業、教育、住房、衛生和路、水、電、氣等方面,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積累多年的突出民生問題。特別是近三年來的“訪惠聚”活動,更是加強了基層基礎建設,贏得了民心和口碑。從而激發了蘊藏在各族群眾中的巨大能量,有力推動了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信念。以“民族團結進步年”為抓手,各族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會得到更系統、更全面、更深層的解決。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是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生動實踐。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同心共筑中國夢,最根本的是凝聚人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最核心的是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最關鍵的是堅持和落實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戰略任務。實現中國夢,是艾尼瓦爾姐妹十字繡里表達的心聲,是白衣圣人吳登云取下13塊皮膚救人的情誼,是守護中哈邊境的馬合沙提父子的堅守,是收養棄嬰的阿尼帕媽媽的真愛,是主動捐腎的王燕娜、捐資助學的阿里木等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各民族同心同德、血脈相連的團結牢不可破,感黨恩、跟黨走的意志堅不可摧。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有利于形成人人爭做民族團結模范的社會氛圍。
從“民族團結教育月”到“民族團結進步年”,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改變,更是新疆各族群眾思穩定、謀發展的迫切需求。愿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月月年年常開不敗。
第3篇: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年心得體會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進步的基石。幾十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指引下,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帶領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同心同德、團結奮斗,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長期保持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
一、深刻認識新時期民族團結進步的重大意義
民族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只有切實加強民族工作,才能鞏固和發展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根本保證。
民族團結進步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問題對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具有重大影響。從國際看,民族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動蕩不安的重要原因,也是影響國際社會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從我國看,當前正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于各種矛盾的凸顯期。西方敵對勢力始終沒有放棄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妄圖從民族問題打開缺口,搞亂中國;同時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統籌區域之間、民族之間、城鄉之間協調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沒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和諧穩定,就沒有國家的長治久安;沒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鞏固和發展各族人民的大團結,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社會和諧穩定,才能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民族團結進步事關黨長期執政的工作全局。強調指出:“能否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黨的執政能力和各級黨政組織領導水平的重要標志!泵褡鍐栴}往往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因素相互交織,具有長期性、復雜性、敏感性等特點。歷史反復證明,團結進步是福,分裂動亂是禍。民族問題處理得好,就會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反之,發展就會受阻,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甚至國家分裂。能否妥善處理好各民族之間的關系,調動各民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長期形成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強大合力,這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也是對各級領導干部領導水平的重大考驗。
民族團結進步事關人民的福祉。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堅持國家幫助、發達地區援助、民族地區自力更生相結合,實現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寧夏而言,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10多年來,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城鄉面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成果豐碩。取得這些偉大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把各族人民的心思和力量都凝聚到擺脫貧困、共同致富上來,為加快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良好環境。我們必須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各項工作,不斷提高各族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努力增進各族人民群眾的福祉。
二、倍加珍視民族團結進步的成就和經驗
近年來,寧夏各級黨委、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是加強民族團結的根本保證。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做好民族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重要位置,始終關注,常抓不懈,積極引導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不斷完善民族工作領導體制,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的工作格局。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序列,各級黨校把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政策作為必修課程,各級各類學校都開設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基本知識教育課。通過教育,使廣大干部群眾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自治區把每年9月確定為“民族團結月”,集中進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把維護民族團結作為基本道德規范,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觀念深深扎根于廣大群眾心中。立足寧夏實際,注重立法保障,不斷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規體系,推動民族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是加強民族團結的根本途徑。視察寧夏時強調指出:“發展問題是現階段處理我國民族關系的首要問題!蔽覀冋J真貫徹胡重要指示,努力促進寧夏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西海固地區是寧夏回族主要聚居地,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自治區先后召開四次固原工作會議,專題研究西海固地區發展問題,加大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力度,合理布局風電、火電、鹽化工和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快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和大縣城建設。該區經濟多年保持12%以上的增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區平均水平。自治區每年實施10項民生計劃,將財政支出的70%用于民生事業,公開承諾為群眾辦30件實事。2011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組織實施生態移民攻堅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把中南部地區不宜居住、不宜發展環境里的35萬特困群眾搬遷到近水、沿路、靠城等區域,從根本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興建弘德、立德、厚德等慈善產業園,招善引資,打造“黃河善谷”,發展慈善事業,幫助少數民族和特殊困難群眾就業,實現脫貧致富;拘纬蓮幕A教育到高等教育較為完整的民族教育體系,建成了一百多所標準化回民中小學,大力改善少數民族聚居區的辦學條件。在銀川市創辦六盤山高級中學和育才學校,免費招收西海固地區少數民族學生,讓他們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在全區實施貧困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早餐”、“營養午餐”工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實施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政策。
加強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人才隊伍建設是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支撐。堅持把少數民族人才培養納入全區總體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少數民族給予高考招生優惠政策。在自治區黨校舉辦“少數民族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班、大專班,每年錄取少數民族人才脫產學習。注重少數民族干部的選拔使用,在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現實考驗中、在改革發展穩定的實踐中識別干部,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方式,把更多的優秀少數民族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招考公務員時,給予適當照顧,逐年提高招考錄用少數民族干部人員比例。不斷加強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鍛煉,每年從全區選送一批少數民族干部到上級機關、發達地區、艱苦地區參觀學習、掛職鍛煉。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保障。在民族地區,民族問題往往與宗教問題緊密相連。我們既堅持把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區別對待、防止相互交織影響,又積極主動地做好宗教工作,為民族工作創造良好環境。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決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護正常宗教活動有序進行。堅決制止一切非法宗教活動,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活動,依法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我區現有宗教格局穩定。注重強化基層組織的一線作用,注意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努力做到超前防范,把各種不和諧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對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糾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么問題就按什么問題處理,嚴防相互轉化影響。重視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團結教育工作,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與其談心交友,聽取意見和建議,引導他們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團結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開展創建活動是加強民族團結的有效載體。自治區成立50多年來,寧夏各族人民始終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得益于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我們按照“深入基層、面向群眾、貼近實際”的原則,針對鄉村、社區、學校、企業、連隊等不同對象,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在廣大鄉村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好、經濟發展好、生活富裕好、鄉風文明好、村容村貌好、民主管理好”主題創建活動,密切基層黨群干群關系,引導各族群眾發展致富奔小康;在城市社區廣泛開展“社區鄰居節”活動,組織各族群眾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在高校開展“民族之花香溢校園”主題教育和民族團結知識競賽等活動,在中小學校舉辦民族團結主題班隊會,教育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團結意識,爭做民族團結先鋒。建立健全散居少數民族聯誼機制,定期組織散居少數民族群眾開展活動,加強聯系、增進感情。大力表彰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1983年至今,自治區召開六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獎勵先進集體742個、先進個人2149名,切實發揮了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不斷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的大好局面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擔負的歷史使命,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期盼的美好前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順應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我們提出了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諧富裕,既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主要任務,也是我們必須實現的主要目標。構建和諧,就是進一步促進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穩定,加強民族團結,增進宗教和順,發展生態文明,在社會發展進步中逐步實現人與人和睦相處、人與自然協調共生。建設富裕,就是進一步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大幅度減少貧困人口,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開創富民興區新局面,到2020年我區總體上達到國家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進一步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奮力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自治區。
一要著力加快經濟發展,切實為民族團結進步提供堅實保障。寧夏仍處在的較低層次,經濟欠發達是我們最大的區情。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才能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大力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要牢牢抓住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二五”規劃等重大機遇,扎實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扎實推進內陸向西開放試驗區建設,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大力實施沿黃經濟區發展戰略,把沿黃經濟區建設作為推動全區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載體,堅持以業興區、以川濟山、以城帶鄉,積極吸納勞動力轉移,帶動西海固等貧困地區快速發展。要落實好中央關于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扶持和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勞務產業,加快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發展。
二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讓各族群眾生活更加幸福。寧夏地處西部,又是革命老區,條件艱苦、基礎薄弱,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艱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民族工作的根本落腳點,深入實施民生計劃,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健全完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不斷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努力使各族人民過上更加殷實、美好的生活。要積極發展民族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支持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加大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抓住中央把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國家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重大機遇,實施“百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戰役”,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繼續扎實推進生態移民攻堅工程,統籌推進移民住房、農田水利、務工就業、產業開發、公共服務、生態建設等各項工作,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要積極發展慈善產業,完善“黃河善谷”政策體系,幫助少數民族及特殊困難群眾就業和脫貧致富。
三要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切實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為重點,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要建立健全涉及民族因素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機制,及時掌握信息和動態,認真排查矛盾隱患,努力把各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審慎處理好民族關系,確保不發生因其他問題引發民族問題、因民族問題引發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事件。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堅決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堅決打擊各類非法行為,切實維護信教群眾根本權益,鞏固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群眾之間和睦相處的良好局面。
四要著力深化創建活動,切實形成民族團結進步的強大合力。要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自治區的目標,把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作為有力抓手,立足實際,創新載體,切實增強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上來。要廣泛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月”活動,既要教育群眾,更要教育干部,特別要把各級領導干部和青少年作為教育重點,推進建設,普及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和民族基本知識,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代代相傳。要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大張旗鼓地宣揚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跡,用先進典型和身邊的榜樣教育群眾,增強公民珍視和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切實加強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大力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要繼續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時制定符合發展要求、符合各族群眾利益的法規、條例和規范性自治政策。
我們堅信,在為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指引下,寧夏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扎實有效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就一定能夠實現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