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1】
這是一次民智的激蕩,這是一次民心的凝聚,這是又一次民主的實踐。全國兩會猶如“春季總動員”,喚起13億人的豪情,在早春時節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匯聚起最廣泛的力量。
兩會期間,“十三五”規劃編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等,都是代表委員們關心的重大話題,教育、就業、醫療衛生、養老、環境治理等百姓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樣備受關注。從代表委員到億萬民眾,大家共同期盼,兩會上凝聚民意民智的新舉措能“馬上落實”“馬上就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兩會一結束,就要開始新的工作。落實“春季總動員”的工作部署,不能坐等觀望、不能紙上畫餅,要弘揚“馬上就辦”精神,狠抓落實,把好的舉措、好的政策、好的規劃落實到位、推進到位,在“最先一公里”毫不遲緩,在“最后一公里”真正拓通,才能讓兩會的民主成果發揮出最大實效。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政策落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僅需要“馬上就辦”的落實態度,還需讓“馬上就辦”常態化、制度化、能監督!榜R上就辦”并非重效輕質,在落實過程中應正視遇到的各種情況,面對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打通“中梗阻”,從決策到部署都要為落實打下堅實基礎,用制度確!榜R上就辦”成為常態,成為長期堅守的工作態度、盡心履職的工作狀態。
在其位謀其政。今年兩會,改進工作作風成為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時的熱點話題,他們對現實中一些官員“懶政怠政”的行為直言不諱地提出批評!榜R上就辦”正是解決這種作風問題的一劑良藥,各級黨員干部應將這四個字銘記在心中、體現在工作中,杜絕推諉扯皮、能拖就拖。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的號角已經吹響,“馬上就辦”成為人民群眾對新一年改革深化和民生改善的呼喚和期盼!八膫全面”戰略布局已繪就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讓“馬上就辦”精神在藍圖上印上一個個堅實的腳印,為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堅定奮斗。
【2016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2】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分別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兩會”,是中國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是社會各界傳達心聲、建言獻策的平臺,也是決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計的重大時點。在此期間,舉國上下高度關注,各大媒體都開出專欄,全方位,多角度解讀“兩會”。“兩會精神”如陽光般遍灑社會各個角落。而對于群眾理解,“兩會精神”是一種什么精神呢?
“兩會精神”是一種民主精神。根據中國憲法規定:“兩會”召開的意義在于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是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著廣大群眾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要求。在召開“兩會”前夕,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深入基層調研,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梳理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并形成提案,交大會審議,以此行駛人民賦予的權利,真正使權力來之于民,用之于民。
“兩會精神”是一種敢于直面問題的精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我們既要看到成績,更要看到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要直面問題,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勇于擔當,不辱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對于現在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不是消極躲避,而是積極應對,開拓式的去解決。比如環境污染、比如腐敗問題、比如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等等,大至經濟社會改革,小至農民群眾的吃水用電問題。只要是關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事無大小,題無輕重,都是大問題,都要積極解決。
“兩會精神”是一種勇于擔當的精神。當前,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追逐“中國夢”,是擺在以為執政班子集體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同志一心為民,夙夜在公,時刻想著怎樣帶領人民去實現人民的夢。在江蘇調研時提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邁上新臺階。這“四個全面”完整地展現出以為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念,也為怎樣實現“中國夢”指明了方向!坝袡嗖豢扇涡浴薄ⅰ白屓嗣袢罕娪懈喃@得感”、有牙齒的環保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兩會上的這些新詞、熱詞不僅代表了今后政治經濟社會的一種動向,更讓人民看到了一種責任與擔當。
“兩會”有閉幕的時候,但“兩會精神”沒有落幕的時候,我們要在工作實踐中充分發揚“兩會精神”,以此指導我們沿著“四個全面”建設,不斷向著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
【2016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3】
一年一次的全國兩會,標注砥礪奮進的堅實足跡,開啟不懈奮斗的嶄新征程。今年兩會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共商國是、共謀大計,對做好今年各項工作作出具體部署,為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匯聚起強大奮進力量。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年來,面對全球經濟復蘇曲折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等多重困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經濟結構有新變化,發展質量有新提升,對外開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改善,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困難比預想的大,結果比預想的好。來之不易的成績,為完成今年各項任務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更加堅定了我們乘勢而上、合力推進“四個全面”的信心和決心。
觀大局、察大勢、抓大事,取決于能否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風險挑戰而畏葸不前,不因枉顧實際而盲目冒進。在世界風云變幻的大局中全面審視我們面臨的艱和險,從國內改革發展的大勢中辯證分析我們擁有的時和勢,關鍵在于審時度勢,把時和勢轉化為有效應對各種挑戰的戰略舉措,形成具體可行的工作任務書、施工路線圖、進度時間表,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地協調推進各項重大戰略部署,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實現宏偉戰略目標邁進。
今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發展中各種深層次矛盾更加凸顯,面臨的困難可能比去年還要大,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綜觀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念,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就能保持強大定力,化解各種矛盾風險,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對發展的制約越發突出,正處在克難攻堅、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車重坡陡路難行。不加大深化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力度,就難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只有繼續把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通過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強監管、擴大開放,讓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改革中的矛盾、發展中的問題,才能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讓權力不再任性、競爭更加公平、社會更為和諧,把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出來,使市場活力競相迸發。
制定政策貴在實,取得實效重在干。沒有符合實際的目標、真抓實干的精神和主動作為的狀態,再好的部署也無法落地生根。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定位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從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到保持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再到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中央對今年政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體現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貫穿了統籌兼顧的大原則,彰顯了主動作為的大擔當。貫徹落實好這些重要部署,就要從各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搞好中央決策部署的落地對接,形成各地方既有自身特點又相互協同配合的良好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開局起步,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三大戰略舉措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協同展開、協調推進,構成今天我們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美好藍圖不會自動實現,復興夢想需要實干托舉。貫徹兩會精神,推進“四個全面”,始終堅守敢于擔當的責任、發揚勇于開拓的精神、增強善于作為的能力,就一定能用今天的奮斗成就明天的夢想。
【2016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4】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集中體現了“中國式民主”的優越性。當前,正值“兩會時間”,各界期待能夠用好“中國式民主”制度平臺,強化人大及政協的履職能力,傳遞人民聲音、凝聚中國智慧,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油助力。
善為國者,順民之意。自1949年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和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來,60多年的滄桑歲月中,人大和政協在凝聚民智民意、助推法治進程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兩會,是在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鍵時刻召開的,肩負著特殊歷史使命。如何走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如何在關鍵之年使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如何在開局之年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新成效,如何使關乎生死存亡的腐敗問題得到根治,兩會的作用值得關注。
兩會是凝聚力量推動落實“四個全面”的制度平臺,用好這一平臺,需要不斷強化人大及政協的制度優勢和代表委員的履職能力,借助“中國式民主”夯實發展基礎、匯聚改革動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以及全面從嚴治黨,無不需要人大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好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不斷完善以憲法的法律體系;需要人大不斷強化監督職能,并進一步暢通民意反映和表達渠道,廣聚共識。
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協在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等方面地位獨特、不可或缺。助推“四個全面”,需要政協工作充分發揮代表性強、聯系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聚焦協調推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群眾最為關切的問題,出實招、謀良策;需要加強政協自身建設,并積極宣傳改革發展的大政方針,引導群眾支持和參與改革發展,添增合力。
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進一步發揮好人大和政協的作用,“中國式民主”獨特的制度優勢,必將轉變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強勁動力。兩會正在進行中,期待代表委員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積極履職、群策群力,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廣闊舞臺書寫人民滿意的履職答卷。
【2016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5】
“三公”公開不僅要各部門各地區零散進行發布,也應讓公眾對“三公”整體情況有所了解。所以從鄉、縣、市、省到全國三公經費數字,這理當成為最為基本的公共信息,公眾應隨手就能查到。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6日表示:“關于中央財政三公經費,去年中央的是71億多,比前年減少了8億,今年預算按照不多于去年來安排的。中央財政2萬多億支出,地方財政15萬億支出,按這個倍數來估算,全國的三公經費大概是400多億。有人說是3000億,那是胡說!
“全國三公經費3000億”是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此次樓繼偉部長并不是專門回應“3000億”,而是回應記者提問“三公經費節省出的錢都去哪兒了”時,順帶提到了一下。
400多億并不是很準確的數字,因為樓繼偉部長也表示,“中央是代編地方預算,地方自己編預算,中央來作匯總”,他拿中央來舉例,說去年比前年少的8個億收回總預算平衡,“這是一個財政上的常識!薄叭珖涃M400多億”的說法,只是他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附帶估算的,還特意加了一句“我只給你估算啊,不知道全國到底是多少”。
樓繼偉用“收回總預算平衡是財政常識”,回答了媒體“節省出的三公經費去哪兒”這個問題,消除了許多人心中存在已久的疑問。而且他在回答過程中,沒有完全就事論事,而是主動通過列舉數據,回答了問題之外的問題。這種對媒體的積極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但輿論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胡扯”兩個字,這中間存在社交媒體的放大因素。但嚴格來講,這并不算輿論失焦,也不能全怪媒體斷章取義,因為同樣按照公開數據推算,可能會得出不同的“三公”數據。
10月7日新華社就報道:2013年6月至9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十月,反映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專項整治工作成果的材料陸續匯總到中央,“成績單”顯示:“三公”經費較活動開展前壓縮530.2億元,下降27.5%。
壓縮530.2億元,下降27.5%,簡單一除,可知壓縮之前的總額是1928億元;壓縮之后是1397.8億元。2013年6月至9月,這是15個月,按比例折算,一年12個月的三公經費總額至少也在1000億元以上。
上述推算可能是不嚴謹的,未必準確,但同樣,按比例折算出“400多億”也是比較粗糙的。那么全國三公消費精確的統計數字到底該是怎樣呢?
近年來,隨著“反四風”等活動的開展,中央和地方的三公經費逐年都在壓縮。這顯然是可喜的現象。但壓縮了幾年三公經費,具體效果如何,目前又是怎樣的水平,仍缺乏專門的數據支撐。既然全國和各地三公經費都已要求公開,建議權威部門統計一個總數并公布,用數據打消各種猜測。
“三公”公開不僅要各部門各地區零散進行發布,也應讓公眾對“三公”整體情況有所了解。所以從鄉、縣、市、省到全國三公經費數字,這理當成為最為基本的公共信息,公眾應隨手就能查到。用數據擊倒“胡扯”,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