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社區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1】
近期以來,我參加了辦事處組織的兩次集中學習,也組織了社區黨員、干部多次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越是學習,讓我越是理解到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必須要更全面、準確地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是我們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老百姓的一件大事。描繪一張藍圖,未來五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將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奮力建成全面小康,實現中華民族的第一個“百年夢”,把改革開放和推向新的更高境界。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強化學習意識。要把學習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學習任務,通過中心組學習、集中學習、組織宣講、專題黨課等多種形式學深、學透。在社區,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先學一步、深學一層,既做學習貫徹的組織者,又做學習貫徹的推動者。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強化服從意識。要不折不扣、不走樣、不變形的執行好圍繞五中全會出臺的各項決議。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省委、遵義市委、赤水市委和金華街道黨工委保持保持高度一致,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強化責任意識。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個指標一個指標,一項任務一項任務的完成黨組織交辦的各項工作。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強化團結意識。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有干勁,才能出業績。堅決協助好金華黨政班子,做到同心、同向、同步;認真團結好社區干部,在同心協力中更好地為社區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立足于本職工作。一是把五中全會精神融入創衛工作、指導創衛工作,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不局限于治理臟、亂、差,清理野廣告,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創造高品質的生活和發展環境;二是把五中全會精神貫徹到社區工作的方方面面。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主動貼近群眾,融入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堅持創新驅動,做實家政服務公司,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社區為居民群眾辦急事、辦難事、辦大事的能力;堅持民生工程,以更加精準的措施,關心困難群體、關愛弱勢群體,鞏固社區的小康創建成果。
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時不我待,在學習中推動工作,在學習中見證發展,在學習中建成全面小康社區,在學習中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我堅信,在以為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黨8000多萬同心同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期氣可待。
2015社區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2】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上,全面描繪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藍圖和行動指南。會議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是推進經濟社會實現更好發展的重要遵循,也為我鎮在“十三五”期間抓好各項工作樹立起旗幟、指明了方向。
總結xx發展整體形勢和新的動能力量,我認為,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機遇:精準扶貧工作在全區深入開展,給xx經濟帶來的成長機遇;下老經xx至南丹高速公路建設提上建設日程,給xx經濟帶來的提速機遇;龍灘翻壩系統一期工程、龍灘升船機工程、龍灘電站林佑碼頭的開工,給xx帶來的振興機遇;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進入深化實施階段,交蓮嶺風電項目有望在兩年內實現上馬,給xx經濟帶來的轉型機遇。綜合分析,“十三五”將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為此,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辦大事,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如何更好地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推進xx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我認為,要樹立五種意識:一要樹立創新發展意識。進一步明確今后五年的基本思路,五中全會提出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發展的新思路,是關系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要深刻領會當前發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結合當前實際,緊緊圍繞“項目建設立鎮、特色產業富鎮、精準扶貧興鎮、庫區移民穩鎮”的工作思路,厚植發展優勢、破解發展難題,全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二要樹立綠色發展意識。當前,我鎮經濟圍繞生態優勢,崛起綠色經濟,“三特”產業發展已初顯成效,生態旅游產業在繭中孕育,信息化、互聯網+等影響力在傳統產業中逐漸滲入,為此,我們要繼續行走在綠色發展道路,不斷借助新的發展勢頭,加大產業融合,繼續引進一批優質外地企業參與“三特”產業及生態旅游產業開發,促進龍頭企業的形成,推進形成“企業+基地+農業”的產業發展模式,全力延伸產業鏈條,同時,繼續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三要樹立協調發展意識。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四個階段的建設,深入推進“百鎮建設”項目,大力創建龍灘珍珠李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重點促進鎮村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村屯經濟協調發展,促進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同時,還有在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安全建設上有新的樹建,在增強經濟社會硬實力的同時,提升社會發展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四要樹立共享發展意識,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要大力實施扶貧攻堅工程,按照“五個一”要求,充分利用精準識別成果,實施“戶戶有產業、月月有收入、戶戶有事做”的產業精準富民項目以及生態扶貧搬遷項目,確保扶貧工作抓出變化,抓出成效,杜絕貧困反彈,提升扶貧工作穩定性。要增加公共服務供給,繼續抓好低保、養老保險、醫療救助、社會救助等民生保障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五要樹立開放發展意識,要順應經濟深度融入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發展,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積極引進外地優質企業到我鎮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同時,要積極參與東盟平臺,提供特色產品供給,開創對外經濟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培育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和經濟區。
此外,抓好“十三五”xx經濟,還要結合庫區移民這個最大的鎮情實際,堅持特色發展道路,認真落實長補政策,服務好庫區移民,發展庫區經濟;同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2015社區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3】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上,全面描繪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藍圖和行動指南。會議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是推進經濟社會實現更好發展的重要遵循,也為我鎮在“十三五”期間抓好各項工作樹立起旗幟、指明了方向。
總結xx發展整體形勢和新的動能力量,我認為,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機遇:精準扶貧工作在全區深入開展,給xx經濟帶來的成長機遇;下老經xx至南丹高速公路建設提上建設日程,給xx經濟帶來的提速機遇;龍灘翻壩系統一期工程、龍灘升船機工程、龍灘電站林佑碼頭的開工,給xx帶來的振興機遇;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進入深化實施階段,交蓮嶺風電項目有望在兩年內實現上馬,給xx經濟帶來的轉型機遇。綜合分析,“十三五”將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為此,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辦大事,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如何更好地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推進xx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我認為,要樹立五種意識:一要樹立創新發展意識。進一步明確今后五年的基本思路,五中全會提出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發展的新思路,是關系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要深刻領會當前發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結合當前實際,緊緊圍繞“項目建設立鎮、特色產業富鎮、精準扶貧興鎮、庫區移民穩鎮”的工作思路,厚植發展優勢、破解發展難題,全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二要樹立綠色發展意識。當前,我鎮經濟圍繞生態優勢,崛起綠色經濟,“三特”產業發展已初顯成效,生態旅游產業在繭中孕育,信息化、互聯網+等影響力在傳統產業中逐漸滲入,為此,我們要繼續行走在綠色發展道路,不斷借助新的發展勢頭,加大產業融合,繼續引進一批優質外地企業參與“三特”產業及生態旅游產業開發,促進龍頭企業的形成,推進形成“企業+基地+農業”的產業發展模式,全力延伸產業鏈條,同時,繼續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三要樹立協調發展意識。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四個階段的建設,深入推進“百鎮建設”項目,大力創建龍灘珍珠李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重點促進鎮村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村屯經濟協調發展,促進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同時,還有在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安全建設上有新的樹建,在增強經濟社會硬實力的同時,提升社會發展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四要樹立共享發展意識,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要大力實施扶貧攻堅工程,按照“五個一”要求,充分利用精準識別成果,實施“戶戶有產業、月月有收入、戶戶有事做”的產業精準富民項目以及生態扶貧搬遷項目,確保扶貧工作抓出變化,抓出成效,杜絕貧困反彈,提升扶貧工作穩定性。要增加公共服務供給,繼續抓好低保、養老保險、醫療救助、社會救助等民生保障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五要樹立開放發展意識,要順應經濟深度融入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發展,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積極引進外地優質企業到我鎮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同時,要積極參與東盟平臺,提供特色產品供給,開創對外經濟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培育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和經濟區。
此外,抓好“十三五”xx經濟,還要結合庫區移民這個最大的鎮情實際,堅持特色發展道路,認真落實長補政策,服務好庫區移民,發展庫區經濟;同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十三五”規劃是以為黨中央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意義重大。
(一)新常態:中高速增長。
新常態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原有的動力在衰減,新的發展動力沒有接上,出現了發展動力轉換期的空檔。另外,是因為需求拉動力的作用一時還不能接替供給推動。
1、穩(保)增長是實現“十三五”目標的前提。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不是要降低發展的要求,而是要提高發展的質量,實現中高速增長的可持續。所以,關鍵就是速度轉換,要給調結構和轉方式留出空間。
雖然新常態表現為中高速增長,但是中高速增長不是自然達到的,是需要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目前,我們的經濟仍然處于下行區間,這種下行不是新常態。如果速度持續下行,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如:產能過剩的風險,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債務違約的風險,局部性金融危機的風險,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走勢的分化所引發的風險,財政收入增長放緩所產生的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防范這些風險的基礎是穩增長。
2、改善穩增長的宏觀調控機制。既然講到保增長,我認為當前需要改善穩增長的宏觀調控機制。一般認為,在合理區間內國家不要隨意出手調控,只有達到通貨膨脹的下限或者失業率的上限時才要實施緊縮或者刺激的宏觀調控政策,目的是給市場的自主作用留出更大空間。但現在宏觀經濟已經臨近合理區間的下限,宏觀經濟需要加大刺激力度,如果到了下限才進行調控,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我們還要研究宏觀刺激政策的傳導機制。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要發揮政府投資平臺的作用,經濟處于下行,止跌回升更需要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產品的投資;二是要活躍金融投資活動。判斷我們金融是否落后,不只是看它有多少貸款、貸款項目的安排,關鍵是看金融投資活動是否活躍。三是減輕實體經濟企業的負擔。最重要的一個是降息,一個是全面減稅。
(二)轉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轉方式需要創新發展方式,目標是要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轉方式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二是由片面追求速度轉向可持續發展;三是由單純依靠改革推動轉向需求拉動;四是要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發展。
1、轉方式的政府作為。適應新常態的發展方式不能單純依靠市場,政府要有作為,而政府的作為主要體現在政府的規劃上。“十三五”規劃對涉及到經濟增長方面的指標,可以是指導性的,預測性的,但是對涉及發展方式的指標,必須是約束性的。增長的指標,物價上漲,就業的指標,可以是指導性和預測性的,但是對于一些發展方式轉變的指標,如節能減排、土壤、水和空氣質量、綠色技術的采取和采用問題,這些指標都必須具有約束性。
2、投資配合消費拉動。我們現在不僅需要消費拉動,也需要投資拉動。在“十三五”規劃中,應該把這兩者協調起來,更要突出消費的拉動作用。有三個方面特別重要,第一,培育消費力。消費力主要包括收入、就業和社會保障。第二,發展消費經濟。消費型城市和服務型城市建設是城市化的新內容,城市的服務性、消費性發展起來了,服務經濟也就能發展起來。第三,拓展新型的消費業態。網絡消費、文化消費、健康消費等,都是消費新業態,需要進一步開拓。
(三)調結構:產業結構轉向中高端。
中高速和中高端應該是“十三五”規則發展的一條主線,這主要有四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三次產業結構的中高端化,F在中等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占到50%,高收入國家的服務業占到了70%,所以,產業結構中高端化的第一個方向,就是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服務業。當然,服務業化不等于去工業化,尤其是江蘇工業比重比較大,追求服務業的比重絕不能以犧牲工業為代價,而是服務業的發展速度比工業的發展速度更快一點。
第二個方向就是產業類型、產業水準轉向中高端。這首先要從理論上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理論問題是,拘泥于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不可能縮短與發達國家的產業距離,更談不上進入世界產業前沿。第二個理論問題是,過去一般都是談模仿,談引進創新。模仿和引進進不了高端,只有與發達國家進入同一個創新起跑線,才能進入高端。因此,中高端的目標,應該是由比較優勢轉向競爭優勢,或者說培育代替的比較優勢,突出培育和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三個方向就是全球的價值鏈的分工進入中高端。目前我國的制造業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有規模優勢沒有附加值優勢。產業結構進入中高端的重要方面就是依靠創新攀升價值鏈中高端:一是在已有的全球的價值鏈上,通過邊干邊學研發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攀登價值鏈的中高端;二是要創造自己的品牌和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和產品,建立以我為主導的價值鏈,在全世界布局,品牌,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在中國,但是生產環節可以布局出去。
第四個方向就是傳統產業進入中高端。一個地區的產業水平,不僅要看有沒有新興產業,還要看這些傳統產業有沒有進入中高端。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就是指傳統產業實現技術上的跨越,現代傳統產業中高端化的路徑,一個是互聯網+,一個是智能化+,一個是綠色化+,這三化在中國的傳統產業中間也得到體現。這里需要特別強調“互聯網+”的產業升級效應。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時,應該把響應“互聯網+”作為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促創新:創新驅動成為轉方式的新常態。
從創新發展方式的角度說,創新是新階段經濟發展的引擎;也是驅動產業結構轉向中高端的引擎。
1、轉向創新驅動發展方式的標志。從哪幾個方面來衡量創新驅動?一是強調創新型國家、創新型省份的兩大評價指標;二是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但創新驅動不能僅僅是數量上,更重要的是以下四條:一是技術創新向科技創新提升;二是創新要素的高度集聚并且充滿活力;三是人力資本成為投資重點;四是孵化和研發新技術成為創新驅動的重點環節。
2、以產業化創新培育新增長點。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產業創新是創新的終端。創新要實,實就實在要靠產業化創新來培育新的增長點。產業化創新具有兩個導向,一是市場導向,市場決定創新的商業化價值;二是科技水平的導向,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學發現決定創新的科技價值。這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產業化創新,才能真正創造出具有市場價值并進入科技前沿的產業。產業化創新,是科技創新和科技創業的有機銜接。需要產學研協同創新,企業要在產學研的協同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
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是指每個人都創辦企業,而是要求每個人都以己之長參與到創新創業中去。就如諾貝爾獎獲得者費爾普斯所說,各種類型的人都變成“創意者”,變成了主導從開發到應用的創新過程的研究者和實驗者,科學家和工程師往往被他們召集過來提供技術支持。使金融家成為思考者,生產商成為市場推廣者,終端客戶業成為弄潮兒。
4、產業化創新的主體。第一個問題,產業化創新的主體是誰?企業當然是創新主體,但要注意產業化創新往往是出現在現有的企業之外,而不是之內。第二個問題,率先發動產業化創新的一般不是已有的大企業,而是進行科技創業的科技型小企業。第三個問題,產業升級也往往是由率先進行產業化創新的小企業引領的。因此,所謂企業是技術創新主體,首先是指從事科技創業的科技型小企業,創新成功的科技型小企業,是推動產業結構轉向中高端的領跑者。這些企業爆發性擴張之路,也就是產業結構轉向中高端之路。
(五)補短板:農業現代化。
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的目標不可能同步達到,根據木桶原理,全面小康社會能否建成是由“短板”決定的。“十三五”期間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著力點是補短板。
1、農業現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現在談三農現代化,要直接以農業、農民、農村作為發展的對象,要通過城鎮化來解決農民的問題,通過非農化來解決農業問題。所以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一是農業本身,要從根本上改變它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提高包括資本、勞動、土地在內的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從而提高農民收入。二要從社會來講,滿足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增長的對農產品的量和質的需要。
2、農業技術發展范式。農業技術發展的范式即由農業剩余范式轉到農產品的品質范式,發展優質、高效、高附加值的農業。因此,農業科技創新的著力點也要調整。農業的科技創新分為兩類,一類叫機械創新,目的就是增加農業剩余和節省勞動力;另一類是生物創新,是培育出優良品種,改進農產品的品質和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這符合農產品品質的要求,所以生物技術創新越來越成為農業技術創新的重點。
3、誰來種地。發展現代農業不能只是靠現有的留在農村的以老人和婦女為主體的農民,而是要靠通過人力資本投資培養起來的新型的職業農民。因此,我們所謂的新型的職業農民應該是具有較高人力資本含量的高素質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必須在農業和農村外圍工作。據此,我們要激勵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城市的創新創業人才進入農村和農業部門,要在農業中形成與現代農業技術相適合的人力資本結構。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