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公報提出“十三五”規劃要遵循的五個發展理念,即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為我們在“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執行中建立了理解和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框架。
汪同三談到,第一個理念創新發展,處于整個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且創新發展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
第二,協調發展。五中全會的公報明確的講協調發展的核心是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我們黨歷來都是高度重視在各個時期一些重大關系的研究,比如說毛澤東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十大關系”,就是講當時的環境條件下要重點處理的一些關系。十六大以來我們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實際上也是要處理好一系列的關系。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里,中央明確的提出協調發展是要正確處理好發展中的那些重大關系,而且還具體的提到了城鄉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及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的同步發展,還特別提到國家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整體發展。
第三,綠色發展。在五中全會公報里講綠色發展是我們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們以前也講到過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但是在五中全會的公報中已經把它再一次提高到更高、更重要的水平。
第四,開放發展。開放發展有這樣幾個重點:一是我們中國的經濟要更深度融入的世界經濟中去;二是我們要堅持互利共盈這樣一個戰略;三是也是提的比較明確的,我們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這也是對我們開放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第五,共享發展。共享發展,我想在公報中占了相當大的部分,講的比較細致、比較多,它的核心我想就是兩個字“人民”,所謂共享發展就是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生活更好,為了人民能夠充分的分享我們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帶來的各項利益。
范文二:
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公報指出,要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就此,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他指出,回顧歷次五年發展規劃,我們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立足于民生改善?梢灶A見,“十三五”規劃會將民生問題的關注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未來五年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
楊宜勇談到,民生不僅事關民眾的基本生活質量,而且事關社會公正、社會安全以及經濟內需拉動等重大事項,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五年規劃”中是極其重要的內容。隨著人民對于民生改善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遠景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規劃意義的“五年規劃”與改善民生的關系將更加密不可分。因此,“十三五”規劃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將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楊宜勇分析,“十三五規劃”是在“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指導下制定的首個五年規劃,必須緊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三五”是前所未有的歷史轉折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民生將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而是本屆規劃的最終目標,必須全面實現,雖然任務比較艱巨,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和難度,但是我們要知難而進,不折不扣地實現目標”,楊宜勇說。
談及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楊宜勇認為,落實“十三五”規劃,不僅是各級政府的責任,也與每個公民、每個企業的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振奮全民精神,一起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使勁。他認為,“十三五”期間,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備受公眾關注的義務教育、延遲退休、生育政策、房產稅等問題,都將成為改善和發展民生的重要著力點。
范文三:
今天,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就此,記者第一時間專訪了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他談到,“十三五”規劃對于今日的中國,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攻堅階段的“收官”性規劃,也是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國家的“奠基”性規劃,更是關系到13億多中國老百姓民生發展的關鍵性規劃,意義非常重大。
唐任伍談到,“十三五”時期民生發展進入新境界!笆濉币巹澣匀回灤┮粭l主線,那就是“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同樣,發展是民生保障的基礎,這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盡管今天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但“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十三五”的發展相對于過往的“發展”具有“新境界”,它是在深刻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向新態勢,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發展新特點新要求,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目標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們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上的“發展”,是搞好統籌兼顧、更好地惠及民生的“發展”。!笆濉币巹澖ㄗh,蘊涵著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放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涵,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突出前瞻性和引領性,既勾勒藍圖又要繪制施工圖,是全面的民生發展宣言。
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唐任伍分析認為,“十三五”規劃中的民生發展,是在“新理念”指導下的民生發展,民生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著力點和發展行動,圍繞著民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注入了全新的內容。“十三五”的民生發展,是確保人民主體地位實現的民生發展,是協調、綠色的民生發展,是創新、和諧的民生發展,更是補短板、抓脫貧的民生發展。唐任伍認為,“十三五”民生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十三五”民生發展的主體思想,就是堅持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使命,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核心。
范文四:
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節目,為網友解讀公報內容。汪玉凱分析指出,“十三五”不僅僅是一個小康社會的剛性目標,從轉方式調結構來講,“十三五”可能面臨三個轉折。他指出,此次公報圍繞民生問題有很多亮點,到2020年能不能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不在于城市,關鍵在農村。
“‘十三五’不僅僅是一個小康社會的剛性目標,從轉方式調結構來講,‘十三五’可能面臨三個轉折”。汪玉凱向記者指出,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三個轉折的“拐點”。他談到,第一個拐點是由過去的數量型向未來的質量型來轉換,過去我們的發展可能更多注重數量、規模,但是未來應該特別強調經濟增長質量;第二個拐點是從引進型朝對外擴張型的轉變,我們過去更多是引進消化吸收,現在強大了以后慢慢走出去向外擴張;第三個拐點是從學習模仿型到自主創新型的轉變。汪玉凱認為,“十三五”整個五年,除了剛性的小康社會的目標本身來講,在實現這個大目標過程中,要實現整個經濟的轉型,這三個“拐點”是很關鍵的。他談到,這次公報特別強調,要把經濟發展和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融合起來發展,我覺得這從另外的角度上也給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目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框架,不能就經濟討論經濟,要把經濟放在和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協調發展整體來考量。
汪玉凱指出,圍繞民生問題公報也有很多亮點,比如提出健康中國,保證老百姓身心健康;要全面落實一對夫婦可以生兩個孩子這樣的政策,從根本上改變我們過去幾十年來的一孩政策;提出構建互聯網強國,要“互聯網+”,制定行動計劃等等!懊撠毷切】瞪鐣⻊傂阅繕酥斜容^大的難題。”汪玉凱指出,到2020年能不能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不在于北京,更不在于上海,不在于城市,關鍵在農村,特別是偏遠少數農村地區。他談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說的非常準確。這次提的很清楚,到2020年全部的貧困縣都要摘帽,按照現行標準現在貧困人口基本脫貧,這兩個量化指標能夠打出旗幟非常不簡單,如果研究這兩個目標實施,我們制定很多很多舉措,包括扶貧資金如何使用,他認為,把這兩個目標公開,在規劃里直接寫進去,這就是巨大的決心,相信后面會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兌現這兩個目標。
范文五:
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十三五”規劃,是本屆中央領導集體主持編制并完整實施的一個五年規劃,是對十八大以來為黨中央形成的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集中體現,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決勝階段的行動綱領,因此倍受國內外高度關注。
細讀會議公報,從會議確立的未來五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來看,最核心的字眼是“發展”,發展成為一條主線貫穿于《建議》的全部內容,是本屆中央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國經濟社會進入新常態下國內外形勢和環境后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概括起來說,這個關鍵時期的五年規劃,充分體現了新一屆中央在中國邁上現代化進程更高階段時的“發展新思維”。
五大發展理念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有力支撐
五中全會的最大的亮點是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為什么這么說?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即中國經濟社會步入新常態下的新形勢,依然強調指出,“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這一判斷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必要的。
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國際國內形勢的大環境看,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還在發生深刻調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世界經濟還尚未恢復元氣,中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動力的地位不斷夯實。就此可以判斷,未來五年我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盡管這一戰略機遇期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已經上了一個大臺階,其內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但全球經濟需要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健增長,世界需要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的“壓艙石”。
從現實來看,中國依然是世界上第一大發展中國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諸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現實問題。目前,中國正處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艱難爬坡期。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還面臨結構轉型時期的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只有“堅持發展”不動搖,才能解決中國的所有問題;只有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才能夠更好地把握戰略機遇期,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目標來看,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完成我國現行標準下近700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全部脫貧,實現“一個都不能少”的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也只能繼續靠“堅持發展”。
怎么實現發展?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經過多年來的改革開放艱苦探索和實踐,我們已經有了深刻認識。這次五中全會在總結歷史經驗和充分把握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全面概括了針對現實、面向未來的“發展新理念”。全會強調指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個發展理念,是迄今為止在黨的報告中對“發展”內涵做出的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概括,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有力支撐。
正如人民日報任仲平文章所指出的,這樣的發展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它“實實在在、沒有水分”,注重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是“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發展不僅講速度講效益,更注重增長與保護、局部與整體、當前和長遠之間的最佳平衡,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是“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是讓更多人共享發展成果的發展。
五中全會就此強調,樹立五個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梢哉f,這正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發展新思維”。有了這樣的“發展新思維”,不僅會破解我國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目標方向,也會為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創新”和“改革”貫穿于“十三五”規劃實施落實的始終
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需要走出發展的新路徑。新的發展路徑是什么?五中全會繼續堅持了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將“創新”和“改革”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皠撔隆焙汀案母铩睂⒆鳛閮蓚重要發展路徑,貫穿于“十三五”規劃實施落實的始終。全會首要強調的發展,就是“堅持創新發展”,指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全會對新形勢下的“創新”也作出了系統的概括和路徑指向?傮w上說,創新是包涵了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具體來說,未來五年的發展基點必須放在發展動力、發展空間、發展戰略、發展體制等的創新上,要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路徑、創新的體制,來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構建發展新體制,其中的關鍵又是“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這一系列創新又必須融于改革之中。實現創新發展必須破解任何束縛社會生產力和社會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我們注意到,雖然這次五中全會沒有直接談改革問題,是因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已經作出全面部署,“十三五”規劃已經將改革已經深深蘊含在新規劃任(十八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務和實施的方方面面。比如,構建發展新體制,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制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必須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和完善政府宏觀調控方式;必須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制度、稅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從而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
再比如,培育發展新動力和拓展發展新空間,必須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清除任何形式的行政壁壘、區域封閉和市場分割,讓各種生產要素充分流動起來,培育壯大若干重點經濟區。還比如,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加快科技體制改革。要能夠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要有助于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要有利于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等等。
要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助改革,也將成為這個五年規劃實施進程中的鮮明特色。
范文六:
“十三五”末,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目標已確定,就看路線圖如何繪制。外界認為,中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GDP增速目標有望降低,而環境及生態文明的目標將會得到更多重視。這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重要議題,為人們所期待。
到2020年,也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前夕,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這一年,恰是“十三五”規劃實施收官之年。我們屈指可數,從算起,5年的蠻拼不算短,但也不算長。這5年,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決戰的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可否如期實現,可否名至實歸,可否全口徑落地和全部覆蓋,為人民所享,就是要看“十三五”規劃咋編制,咋干。
今年,“十二五”規劃即將畫上句號。前5年的奮斗,不用細說,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建設,等等,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已經為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赝笆濉睍r期,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深刻的感受。自“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閉幕以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環境,經濟下行壓力大、民生改善難、深化改革啃硬骨頭、自然災害頻仍的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審時度勢,克難攻堅,砥礪前行,不斷開拓進取。穩增長,調結構,搞轉型,促發展,保民生,接連破局,人民的獲得感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僅從三看上,我們就可以打上深刻的烙印。一看農業。全國“三農”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連年下發的關于“三農”發展的中央1號文件,猶如擂響的戰鼓激勵著“三農”奮進。增產增收、改變農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已經變成現實。比如: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產量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11連增”,今年有望實現“12連增”。這對于一個人口大國、發展大國來說,著實不易,難能可貴。
二看工業。一手抓化解過剩產能,一手抓改善品質質量,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能制造,逐步成為新生力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目前也已是大力啟動、大力深化、大力推進之時。今年7月17日下午,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他強調,無論從東北地區來看,還是從全國發展來看,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東北地區要增強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精準發力,扎實工作,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在這次座談會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邁開了大步,在“變”中求新、求進、求效,成為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步伐。
三看服務業。在2012年時,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歷史上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其跨越幅度之大。3年后,也就是到了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再一次跨越,竟然占據半壁江山。服務業的興旺發達,說明我國的經濟結構更加趨于合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在化為廣大民眾的行動。而從中央到地方實行的簡政放權,也更加給力,服務業的發展沒有清規戒律的束縛,處處別有洞天、大有作為。這就是“十二五”時期頻閃的大亮點,可謂利國利民。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边@是最經典、最親民、最務實的話語,為人民所牢記,所各地所踐諾!笆濉币巹潓嵤┑那4年,黨和國家把扶貧工作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度、寬領域、多層次、強精準地向前推進。2013年、,我國連續兩年完成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提前完成了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所提出的減貧目標。這是新中國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十二五”規劃的實施,讓人民的福祉與日俱增。
我們滿載著“十二五”時期的累累碩果,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嚴格治黨“四個全面”的偉大視野下,期待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更加全面、科學、系統的戰略部署,描繪好“十三五”美景,凝心聚力決戰小康。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