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總體部署。為更好地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根據總政領導指示,總政宣傳部組織有關專家,圍繞全會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工作部署,作了概要闡釋,供部隊學習參考。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一論述,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們黨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要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這次全會是我們黨首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全會對建設作出頂層設計、提出重大舉措,深刻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必將有力推進依法治國進程。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全會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和總要求,為加快建設規定了正確軌道和方向。
3.堅定不移走道路。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須堅持和發展,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全會鮮明提出道路,是對的豐富和發展。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制度、貫徹理論,構成了道路的核心要義。黨的領導是最本質的特征,是最根本的保證。制度是體系的根本政治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理論是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這條道路,是我國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的唯一正確道路。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樹立自信、保持定力。
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法治體系,建設。全會對這個總目標作了闡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制度,貫徹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既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點和總抓手,向國內外鮮明宣示我們將堅定不移走道路,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綱舉目張的意義。
5.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五個堅持”的基本原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這“五個堅持”,相互聯系、有機統一,深刻闡明了建設的根本保證、力量源泉、內在要求、重要方式和基本依據。它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我們依法治國規律的深刻揭示。這些基本原則必須長期堅持、貫徹到底。
6.黨的領導是最本質的特征,是最根本的保證。這一重要論斷,鮮明回答了事關依法治國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抓住了建設的要害和關鍵。黨和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我國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全會強調,黨的領導和是一致的,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堅持黨的領導,不是一句空的口號,必須具體體現在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既要堅持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的主張貫徹到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又要改善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
7.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我國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人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8.平等是法律的基本屬性。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的核心價值追求,是的基本要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體現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方面,確保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任何人違反憲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特別要加強對公權力的規范和約束,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
9.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治理國家和社會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既要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又要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把行為規范和道德教化統一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統一起來。
10.、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建設是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要注重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世界上優秀的法治文明成果,堅持擇善而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
11.完善以憲法的法律體系。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目前,我國已形成了法律體系,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立法工作永無止境。全會針對立法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強調堅持立法先行,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作出具體部署要求。完善立法體制,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制度建設,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完善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機制,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全會還圍繞總體布局,就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作出部署:完善法律制度,推進政治法治化,建立健全先進文化法律制度,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體制創新法律制度建設,加快建立生態文明法律制度。
12.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全會提出,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首次將每年12月4日確定為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這些舉措有利于把憲法實施和監督落到實處,有利于在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弘揚憲法精神。
13.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全會針對執法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就如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進行深刻闡述和科學設計。重點提出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提出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提出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提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公開。這些措施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法治政府建設十分緊要,必將有力推進各級政府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