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一)
本期我們學習的主題是: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黨的十九大鮮明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梢哉f,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都離不開我們深厚的文化根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指出,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項顯著優勢。本期網上團課,共青團廣東省委邀請團中央青年講師團講師,南方雜志社第二黨支部書記、時政部主任李焱鑫,為我們專題講解文化的強大力量。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二)
黨的十九大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質、標志性意義。_,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為幫助讀者深刻領會、學懂弄通做實,從今天開始,本報將邀請各界名家、專家暢談十九大,他們將結合各自的實際談體會、談收獲、談打算。敬請關注。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以為,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文化的重要性認識是前所未有的,對文化的科學定位是前所未有的,為文化藝術工作者指出的方向、提出的任務是前所未有的!”17日,北京氣溫驟降,窗內卻溫暖如春,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王蒙談起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體會時,不僅一字一句背誦了報告的多處原文,更滿懷激情地一連用了3個“前所未有”來概括自己的切身感受,他坦言最近一直在閱讀和深入思考十九大報告,“獲得了很多啟發”。
深入理解文化內涵
“報告指出,進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蓖趺烧f,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也對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什么是美好生活?僅僅GDP高了,物質水平提升了,收入增加了,就是美好生活了嗎?當然不是,美好生活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富起來之后,人民都渴求更加豐富、高質量的文化藝術產品,希望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高……這些都是構成美好生活的文化指標。而一旦缺少了精神文明,各種錯誤思潮、社會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讓王蒙體會更加深刻的,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文化的認識,“清晰、明確、深刻”。報告指出,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植根于偉大實踐。
“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清楚了我們文化的根脈、本原!蓖趺烧f,“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實際上也闡明了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它們是一脈相承的。歷史上,曾發生了將革命文化和傳統文化對立起來的一些認識,實際上,革命文化中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等思想,哪一個不是繼承和發展了傳統文化呢?怎么能割裂它們之間的關系呢?”王蒙認為,“植根于偉大實踐,則是講清楚了文化自信不能脫離偉大實踐的語境,離開了這個語境再談文化自信,就容易走偏!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三)
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他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文化強國。
指出,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植根于偉大實踐。發展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推動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深入人心。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哲學社會科學,加強新型智庫建設。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二是要培育和踐行。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堅持全民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三是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
四是要繁榮發展文藝。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創新。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創作人才。
五是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指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心得(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近年來,人們對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談得越來越多,關注度越來越高。如何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是需要我們深入探討的重大問題。
文化自覺的深刻內涵
文化自覺是對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審視,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中的主體對自己的文化應該有自知之明,既清楚長處,也了解短處,同時也要了解和認識其他文化,處理好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文化自覺的主體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共同體,如民族、國家、政黨、團體等。我們談文化自覺更多的是指國家、民族層面的文化自覺,而非一般意義上的文化自覺。中華文化自覺就是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反省和審視。中華文化自產生以來,中國人民的文化自覺過程就從未停止過。特別是到了近現代,中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反省和審視達到了空前廣泛和深刻的程度,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涌現出嚴復、魯迅、章太炎、梁啟超等一大批文化名家。即使他們所持觀點迥異,但他們均為中華文化自覺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了反思、反省,不乏真知灼見,對中國的文化自覺不無啟迪。但是,中國真正的文化自覺,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和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對中華文化的組成要素和總體構成,對中華文化的歷史、現在和未來作全面、客觀的分析和認識,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辯證分析和科學認識。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五)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18年政府報告中也指出:“我們要以文化的繁榮興盛,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精神力量!蔽幕鳛橐粋國家、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國家、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與源泉。文化自信的建設,直接關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激發,與國運、民魂緊緊聯系在一起。在今天,我們談文化自信,必須強調以下三個著力點,真正使其在的中國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一、文化研究自信
文化自信從根本上講是一種自覺的文化認知和認同。這就要求文化理論研究者對文化必須真自知、真自信。首先,理論研究者要洞察世情國情,把握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文化研究者要站在的大背景下進行理論研究,回應歷史性變革,順勢而上,,在文化領域創新中國人文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加快構建富有、風格、氣派的理論體系,在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學術標準、學術話語上迎頭趕上,推動創新引領。其次,文化研究的真自信要扎根中國大地,特別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紅色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新文化傳統,在今天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繼續提供豐厚的精神滋養。先進文化,根植于傳統文化、傳承紅色革命文化,在不斷發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文化品質。這些已成為我們今天文化研究的豐富內容,支撐著文化研究的自信。
二、文化宣傳自信
多元文化并存的當今社會,弘揚好的文化引領作用,需要文化宣傳部門和文化宣傳工作者樹立起文化宣傳自信。這種自信的內容主要有:第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的自信。在多樣化社會思潮的文化生態中,必須樹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信,積極發揮其引領社會思潮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特別是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引領宣傳工作,推動的大眾化,走進豐富多樣的生活實踐。第二,引領文化宣傳的自信。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聚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必須以高度的自信將其融入到文化宣傳工作的方方面面,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堅持正確導向,推動人民群眾在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中形成強大的精神紐帶,凝聚強大的發展的磅礴向心力。第三,在加強和完善中提升文化宣傳自信。文化宣傳自信不是喊口號形成的,它是在創新文化宣傳的工作中干出來的,是在不斷完善和改進文化宣傳手段、平臺、內容、人才、機制等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文化宣傳部門除了可以利用傳統的宣傳手段外,還必須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新形勢,創新網絡宣傳的途徑和方法,總之,要在創新完善中提升文化宣傳效果,在效果中彰顯文化宣傳自信。
三、文化教育自信
文化水平和自信的提高,有賴于人的文化素質的整體性提高。而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又有賴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整體性提高。的中國,迎來了文化教育自信的最佳機遇期。國家在頂層設計上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近年來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持續超過4%。啟動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計劃,職業教育與中西部大學建設計劃得到分類指導和大力支持,高中階段教育正在普及推進,中小學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力度加大,整個教育結構和層次不斷完善,為廣大文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自信的外在支撐。文化教育工作者應該抓住機遇,不斷優化以思想道德教育為指引、以知識文化教育與身體健康教育為基礎、審美文化教育為追求的文化育人新格局,鑄就文化教育自信的內在魅力。第一,以思想道德教育為指引,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將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導向貫穿立校辦學、育人育才全過程。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主渠道,打造與其他課程協同育人、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發揮系統育人的合力優勢,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起為人做事的正能量。第二,以知識文化教育與身體健康教育為基礎,圍繞教育教學目標,緊盯教學質量,致力于為學生傳遞厚重而廣博的文化知識,培育健康的身心體質,練就過硬的專業基本功,為未來參與專業工作提供身體保障、專業素養與基本技能。第三,以審美文化為追求,注重美育的課程體系建設與校園環境建設,讓學生了解美、感受美、欣賞美,以美的藝術啟迪學生心智、涵養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質,在美中感受文化教育的魅力?傊k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人人擁有追求美好生活、成就人生夢想的機會,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實干中不斷增強文化教育自信。
最新版入黨介紹人意
時間:2024-04-24 02:0:11通用版入黨介紹人轉正意見
時間:2024-04-24 02:0:30最新入黨介紹人的介
時間:2024-04-24 02:0:55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個人
時間:2023-09-16 1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