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種公文形式,各級政府都必須在每年召開的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政治協商會議(俗稱“兩會”)上向大會主席團、與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發布這一報告。下面是小編提供的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供參考!
——1月24日在陜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陜西省省長婁勤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及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任務和“十二五”規劃完成情況
是陜西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年初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經濟下行壓力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全省上下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來陜視察重要指示為指導,萬眾一心,埋頭苦干,在追趕超越的征途上奮進,經濟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8171.86億元,增長8%,地方財政收入2059.87億元,增長12.1%,城鄉居民收入達到26420元和8689元,分別增長8.4%和9.5%,基本完成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針對下行壓力精準施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一是適時出臺多項措施支持企業穩產促銷,在開局不利情況下,規上工業增速逐步回升,全年增長7%,在能源大省中實屬不易。二是力促投資穩定增長,積極爭取國家對水利、交通等重大項目的支持,開展央企進陜、民企進陜、京企進陜活動,與各大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去年爭取中央資金2096億元,發行政府債券1260億元、企業債券64億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8萬億元,增長8%。三是多措并舉釋放消費需求,網上消費等消費熱點已成為廣大消費者的重要選擇,各大電商紛紛與我省進行戰略合作,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1%,物價指數上漲1%。四是依托園區發展現代農業,現代農業園區增加到2350個,糧食生產“十二連豐”,蘋果產量穩居全國第一,農業規模經營和效益加快提升。經濟的穩定增長,既保證了就業和群眾增收,又拓展了調結構的空間。
(二)全面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新支柱產業加速成長并在應對經濟下行中發揮重要作用。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扶持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閃存芯片、汽車電池項目和年產1500萬部手機生產線相繼投產,天然氣重卡和混合動力轎車銷量位居全國第一,國產大運和新一代新舟支線飛機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國家級大數據中心正式運行,非能源產業增長13%,高新技術產業增長25.9%,文化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3.7%,旅游總收入達到3005.8億元。堅持“三個轉化”思路推進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陜西煤化繼延長集團之后躋身世界500強,能源化工產業經受嚴峻考驗繼續發揮支柱作用。通過政策引導鼓勵輕工、紡織、建材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食品工業快速發展,客貨運輸量成倍增長,建筑業增加值達到全省GDP的9.8%。多點支撐、多元帶動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經濟加快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三)“四化同步”統籌推進區域城鄉協調互動,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一是按照“建設大西安、做美城市、做強縣城、做大集鎮、做好社區”思路,推動全省城鎮化水平邁上新臺階。省市共建大西安工作持續推進,西安、寶雞被命名為全國文明城市,西咸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3%。統籌加強小城鎮、美麗鄉村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35個省級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完成投資145.7億元,撤并行政村4830個,建成新型農村社區1002個,97萬農村居民成為新市民,全省城鎮化率提高1.35個百分點。二是堅持一市一策分類指導,各地競相發展的局面進一步形成。繼續推進計劃單列市和省直管縣試點,啟動4個鎮級市試點,依托工業集中區壯大縣域經濟,鼓勵各地發揮優勢錯位發展。撤鄉并鎮207個,128個鎮進入全國重點鎮,3個鎮列入全國建制鎮試點,3個縣撤縣設區,陜南經濟增速連年超過全省。三是全面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承載功能不斷增強。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48.5萬套,基本建成53.4萬套,新增發放租賃補貼2.1萬戶,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沿黃河公路建設順利推進,改造縣城過境公路29條,新改造農村公路1萬公里,解決了25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氣化陜西”二期工程惠及群眾1500萬,橫貫關中、連接陜北的750千伏電力骨干網架全面建成。全省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
(四)堅持山水林田湖一體化治理,生態建設正在向系統化邁進。大力實施“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計劃,拆改燃煤鍋爐3867臺,淘汰黃標車7.8萬輛,關中削減燃煤300萬噸,西安收獲了251個藍天,較上年新增40天。全面啟動新一輪渭河綜合治理,累計投資245.5億元,安瀾河、生態河、景觀河目標正在變為現實。強化秦嶺保護和漢丹江綜合治理,有效遏制了秦嶺北麓違法亂建現象,確保了南水北調中線水質安全。統籌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濕地恢復保護、小流域綜合治理,造林綠化490.7萬畝,建成“百萬畝濕地”和“百萬畝森林”。積極開展農村生態環境連片綜合整治,改水改廁,治理面源污染,受到群眾普遍歡迎。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健全高污染、高排放企業退出機制,加強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實行垃圾集中處理,城鎮污水處理率達83.2%,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4%,單位GDP能耗下降3.3%,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超額完成。生態文明建設雖然取得較大成績,但與人民群眾期待還有差距,尚需鍥而不舍、鐵腕治理、久久為功。
(五)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陜西已站在對外開放的前沿位置。圍繞國家論壇和品牌展會精心搭建高端合作平臺,參加歐亞經濟論壇的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從首屆的13個增加到53個,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圓桌會議機制正式建立,西洽會和農高會向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展會轉型。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積極創建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圍繞大通關加快推進貿易便利化,與國內13個口岸城市建立合作關系,鐵路航空物流集散中心初具規模,全省海關增加到6個,“長安號”納入國家“中歐快線”年發送138列。發揮在國家外交大局中地位提升的優勢,鞏固發展與國外的省州友好關系,深化與中亞國家的合作辦學機制,積極推進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藝術節和旅游博覽會常態化。堅持高水平引進來、高標準走出去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全年實際利用外資46.21億美元,引進內資5658.63億元,分別增長10.7%和13.7%,境外實際投資6.66億美元,增長47%,進出口總額突破300億美元,增長12.8%,增速位居全國第5位。
(六)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追趕超越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以簡政放權為重點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取消下放省級審批94項,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公開52個省級部門的4394項權責清單,修訂發布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本。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目標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推行“三證合一”制度,有序推進“營改增”試點和價格、投融資改革,政府定價目錄縮減55%,清理取消行政事業收費40項,通過優化國有資產配置組建企業集團2家,去年新增市場主體32.1萬戶,非公有制經濟占比達到53.3%。以土地產權制度深化農村改革,土地承包確權頒證加快推進,有力促進了黨的各項農村政策全面落實。以服務實體經濟為重點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重組設立了秦農銀行,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分別發展到13家和286家,發起設立政府產業基金5支,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管理,省政府與5家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上市公司發展到43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36家,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突破3萬億元。以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為目標實施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了體現正常增長機制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和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進一步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規范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標準,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養老保險改革,實行縣以下職務與職級并行和鄉鎮工作補貼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是激發活力、提升生產力的關鍵舉措,仍需加大力度、持續推動。
(七)千方百計辦好民生實事,全省人民的獲得感不斷提升。雖然去年財政增收壓力明顯加大,但“兩個80%”仍然得到全面落實,全省民生支出3582億元,保障能力持續提高,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堅持就業優先與鼓勵創業創新相結合,重點群體就業得到充分保障,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88.5%,新增城鎮就業44.3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93.8萬人。擴面提標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居全國第12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府最高補助額達到200元,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月460元和年2500元,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財政補助分別高出國家標準20元,居民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水平分別達到人均2344元和戶均1407元,鄉村教師、精簡下放人員等二十多個特殊群體的利益保障機制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順利實現三年23%的保障面,移民搬遷步入常態化軌道并在全國推廣,年內又有45.1萬戶城鎮居民遷入新居,129萬人實現脫貧,其中搬遷21.9萬人。加快實施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進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和城區中小學校建設,狠抓普通高中辦學質量和中職教育規模發展,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學前一年生均補助標準達到1300元,新增公辦幼兒園839所,建成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29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6.4%,高考錄取比例達到80.6%,家庭困難學生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都在積極解決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分級診療制度,組建各類醫療集團和聯合體37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全面鋪開,完善城鎮居民大病保險體系,全省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97%,為基層招錄醫學本科生1803人、培養全科醫生1520人。以30個重大文化項目為統領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農村廣播電視戶戶通全面實現,采取購買公共服務形式開展各類演出3000余場次,配備全民健身器材4.7萬余件,一批文化精品力作亮相央視或全國舞臺。民生改善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過程,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八)強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法治型、服務型、陽光型政府建設步伐加快。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部署,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持續貫徹八項規定精神,切實加強審計監督和效能監察,全面實施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率先推行公車改革,省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8%。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堅決糾正“四風”突出問題,堅決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堅決嚴懲不作為、亂作為行為,查處政府系統違紀工作人員3278人。始終堅持依法行政,主動接受省人大依法監督,自覺接受省政協民主監督,提交地方性法規草案4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24件、政協提案747件,向省人大報告專項工作13項,接受省人大秦嶺保護條例等執法檢查4次,接受公共文化服務等專題詢問2次,參與省政協常委議政協商2次、月度協商10次。進一步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全面實行政務公開。圍繞平安陜西建設狠抓政府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全過程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和社會矛盾化解工作,有效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民族、宗教、地震、氣象、測繪、人防、郵政、檔案、地方志等領域工作都得到全面加強。
各位代表,各項任務的完成,標志著“十二五”圓滿收官。“十二五”確定的12項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15項預期性指標基本完成,實現了由欠發達省份向中等發達省份的歷史性跨越!一是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1%,總量列全國第15位,財政收入翻一番,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二是干成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實事,固定資產投資是上個五年的3倍,新增高速公路1700公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300萬人次,國際航線由8條增加到36條,高鐵從通達一個省會拓展為“一日交通圈”,西安開啟地鐵時代,渭河三年變清目標如期實現,引漢濟渭和東莊水庫工程加快推進,發展支撐能力顯著增強。三是創新潛能有效釋放,相繼被國家列為創新型省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五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63項,主導制定國際標準17項,去年技術交易額721.7億元、專利授權量3.34萬件,分別是五年前的7倍和2.9倍。四是對外開放短板加速彌補,實際利用內外資年均分別增長18.6%和20.5%,對外直接投資是“十一五”的3.6倍,進出口增長率連續位居全國前列,世界500強落戶總數達112家,經濟外向度從7.9%提升到10.4%,陜西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五是一系列重大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社保、醫療、商事和新型城鎮化等領域的探索被國家推廣,社會普遍關注的避災扶貧生態移民搬遷開創了全國脫貧攻堅的新路徑,有效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六是“兩個80%”全面落實,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跑贏生產總值,就業水平穩中有升,社會保障惠及城鄉各個群體,230多萬戶居民通過安居工程遷入新居,170多萬人依靠移民搬遷告別深山,三秦百姓分享到更多發展成果,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自豪。
各位代表,回首過去的五年,奮斗的歷程充滿艱辛,取得的成就令人欣喜,積累的經驗值得銘記,這就是:不管面臨多大的挑戰,都必須牢牢扭住科學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難,都必須鞏固和保持心齊氣順勁足的良好政治生態;不管處理多么復雜的問題,都必須把全省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不管取得多么好的成績,都必須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干!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的成績,是全省上下勇于創新、知難而進、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駐陜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和支持陜西建設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二、“十三五”發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標任務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根據省委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省政府編制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本次大會審議批準后,我們將認真組織實施。
“十三五”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在提高質量與效益基礎上,經濟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3萬億元、人均超過1萬美元,城鄉居民收入趕超全國平均水平,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個陜西”建設邁上更高水平。
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我們面臨著嚴峻挑戰:經濟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較大,尤其是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下滑,致使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受資源環境約束和市場波動雙重影響,產業結構的深層次矛盾更加顯現,增長動力不足問題十分突出;群眾收入、脫貧攻堅、生態建設、對外開放等短板雖有重大突破,但與群眾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實現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面臨著新的巨大挑戰;在政府自身建設方面,不僅廉潔從政需要持續強化,解決不敢擔當、為官不為問題更為迫切。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陜西發展的重大機遇:在于科技、人才優勢凸顯和不斷增長的標準、專利、技術交易成果,為創新驅動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于國家賦予我省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先行先試的使命和諸多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可獲得更多的支持;在于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將在日趨激烈的個性化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在于連續的高增速積累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于民生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極大保護和發展了生產力;在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格局拓展了我省發展的空間;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和3700萬三秦兒女人心思進、萬眾追夢煥發出的強大動力。我們一定要按照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的要求,聚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扣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新常態下新跨越,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的偉大勝利!
最新版入黨介紹人意
時間:2024-04-24 02:0:11通用版入黨介紹人轉正意見
時間:2024-04-24 02:0:30最新入黨介紹人的介
時間:2024-04-24 02:0:55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個人
時間:2023-09-16 1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