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道小學考試“神題”在網上瘋傳:已知船上26只綿羊、10只山羊,問船長幾歲?學校所在地區相關部門回應:題目意在考察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質疑批判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
這無疑為備受熱議的中小學生“神題庫”再添一題。有意思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神題”出現,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再是題目難易和解法,一場關于“葉公好龍”的討論正在進行。
不用標準答案框住孩子想象力
以上述“神題”為例,當地教育機構回應:“教育不是生產標準化零件,除去基礎理論和常識,有一些思考型的問題就該這樣出題,每個不一樣的答案體現出的可能是一個個不一樣的、鮮活的生命和人格!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多年來,素質教育始終是家長和教育界共同努力的目標,“不要用標準答案框住青少年的想象力與創新力”“讓學生學會質疑權威才能超越老師”的呼聲也不絕于耳。然而,當真正的探索來臨時,卻面對諸多質疑。這與“葉公好龍”何異?
復旦大學自主招生面試也曾有過一道“神題”!啊段饔斡洝防铮窕蚀蟮酆腿鐏矸,誰大?”這是當時一位女同學遇到的難題,面試完出來她就委屈投訴:自主招生不是找有志于基礎研究的讀書苗子嗎?怎么會問出這樣的“無厘頭”問題?
對此,當時參加面試的復旦大學多位教授討論激烈――“玉皇大帝是道教的,如來佛是佛教的,學生可以回答‘沒有可比性’!边@是出于邏輯的回答;“可以根據降伏孫悟空的故事橋段來回答,盡管前者是‘天上最大的官’,但他對孫大圣沒轍,還是得邀請后者出馬,也難說誰大誰小!边@是熟讀原著后給出的答案;“當場向老師指出這個問題‘無厘頭’,然后給出如此判定的原因,也能‘加分’!边@是質疑權威的勇氣……在教授們眼中,這個問題有多種答案,只要善于思考,勇于表達,每個獨特的答案都能傳遞積極信息。不少考生對這道題手足無措,多少說明他們還是受既有傳統教育模式所限,落入應試的固定思維,認為凡事都有一個標準答案,沒有標準答案的就不合理,卻不愿發散性思考,給出最能展現自我的解答。
從這一點來說,課堂上鼓勵多一些另類回答,考核時嘗試選拔方式、題型題目多元化,似乎才能給創造力培養更廣闊的空間。不過,還有一個現象耐人尋味。當許多人高呼“神題”之際,也有不少家長不以為然!熬W上的不少題看著玄乎,但孩子在課外奧數培訓里都學過解法,套上就行!奔易∑謻|的任先生說,他家六年級孩子每次數學測試,卷面最后都會有一道加分題,是考察拓展思維能力的,但因為小任已熟背“套路”,解題似乎不用動腦筋。
不把“神題”作為主要評價依據
“數學教育領域,任何題目都有邏輯關系!鄙虾4髮W數學系副主任楊建生說,如果很多要考核的目的深藏題目背后讓人琢磨,那么不要說普通小學生,就連大人也解答不了。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第一反應是考慮這幾個數字間能建立怎樣的關系,這才是正常思維。
不少一線教育工作者也認為,無論是培養發散性思維,還是批判質疑精神,應充分考量青少年這一年齡段的知識深度和思維能力,并與之匹配。
“君君要為全家人準備早餐,烤面包、煮雞蛋和熱牛奶。其中煮雞蛋12分鐘,用微波爐加熱牛奶3分鐘,用平底鍋烤9片面包(每片3分鐘,鍋內只能同時放兩片面包)。君君家的煤氣灶有2個火頭。他準備這頓早餐至少需要多少時間?”這是一道網上熱傳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提高班題目,對普通學生而言,顯然是超綱了。
寶山區行知小學校長姜敏說:“站在老師的角度,希望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明白知識形成的過程、具備應用知識的能力,并不贊同‘神題’介入。對有些‘神題’,老師可能也缺乏一定的解題技巧和思路,引導學生時可能會有誤差;從家長的角度來看,輔導孩子完成校內學業已需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神題’耗費更多時間,家長無法從容應對;對孩子而言,題目神與不神沒有差別,可能解出‘神題’更有成就感。‘神題’本身沒有錯,關鍵是如何利用好。拓寬孩子的思維空間、培養孩子求異思維是需要的,但不應把解答‘神題’作為主要評價依據!
“不反對偶爾出現點‘腦筋急轉彎’,但無論教學還是學習都應踏踏實實,不能投機取巧。”社會學者胡申生說,在爭論的同時也應認識到,網上對于各類題目的傳播,有一定的碎片化傾向。無論是對其討論,還是研究、仿效,都需放回到完整的教育過程中去。
專家指出,放飛學生想象力,并不等于放飛教學邏輯。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批判質疑精神,也應有完整體系,需專門的教材、長期積累與循序漸進,以及合適的、與實際相聯系的方法,不能僅靠一些無厘頭“神題”或超出學生正常思維的教育形式主義,來對學生進行所謂的鍛煉和考察。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