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中國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可磨滅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大對決中,中國與其他和平力量前仆后繼,為人類的自由與未來浴血奮戰,盡管付出慘重代價,但最終贏得了勝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當下,國際上仍存在各種矛盾和沖突,發生戰爭的風險依然存在。從世界角度看,銘記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正義角色和巨大貢獻,對于捍衛歷史真相,辨明國際現實中的大是大非,維護亞洲地區的安全與穩定,都有著鮮明、深刻的時代意義。
睡獅覺醒——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的東方主戰場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侵略中國后,中國人民揭開了反擊日本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中國抗戰從“九一八”后的局部抗戰算起為14年,從1937年全民族抗戰算起則為8年。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辟反法西斯戰爭的戰場。中國抗戰時間遠超英國、蘇聯、美國等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時間。
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日本問題研究專家車在福認為,作為主戰場,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爭一直處于膠著狀態,在此過程中,中國軍隊進行了長期、頑強的殊死戰斗,對最終擊垮日本法西斯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戰場,中國軍民消滅了絕大多數的日本軍隊。據日本統計,日軍在戰爭中共傷亡195萬人,其中在中國戰場傷亡133萬人;在中國戰場被擊斃44.6萬人,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被擊斃19萬人,蘇聯軍隊在遠東戰役共擊斃關東軍8萬人。戰敗后,向中國投降的日軍達128.3萬多人,約占在海外投降日軍的半數。
歐盟安全問題研究所主任安東尼奧·米西羅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反法西斯東方戰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億萬不愿做亡國奴的中國人民擱置分歧、同仇敵愾,一致抗日。
新加坡二戰歷史研究會副會長韓山元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抗戰,做出了很大貢獻;國民黨的很多將領,如戴安瀾將軍、張自忠將軍等,也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令人欽佩。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指出,在抗日戰爭前幾乎一百年里,中國不斷受到外強侵略,而抗日戰爭的勝利幫助中國向擺脫半殖民地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讓中華民族再次站了起來。
中流砥柱——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貢獻有目共睹
毛澤東如此評價中國抗戰的貢獻:“中國是全世界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五個最大國家之一,是在亞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國家!薄爸袊诎四昕谷諔馉幹校瑸榱俗约旱慕夥,為了幫助各同盟國,曾經作了偉大的努力!
國際專家一致認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打破了日本配合德意法西斯的計劃,為盟國贏得準備時間。中華兒女奮勇殺敵,牢牢牽制住日軍主力,粉碎了法西斯軸心國東西配合、稱霸世界的圖謀,為英、蘇、美等反法西斯力量贏得了寶貴的應戰時間。
——中國軍民英勇抗戰,有力地支援并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西方戰場。眾所周知,蘇德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西方主戰場,而中國的抗戰成功粉碎了日本“北上”、聯手德國法西斯夾擊蘇聯的計劃。
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庫利科娃說,日本1931年出兵侵占中國東北,對蘇聯構成嚴重威脅,但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使日軍無力對遠東蘇軍發動大規模襲擊。
——中國在反法西斯的國際戰場上作出了無私奉獻。中國派出的遠征軍,參與過進攻緬甸北部日軍、打通中印公路、解救盟軍等一系列戰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滅亡。
——參與建立戰后國際秩序,維護國際安全。中國抗擊法西斯的偉大貢獻和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肯定,因此與反法西斯同盟中的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等一道,成為建立戰后秩序的核心力量。
車在福認為,二戰給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帶來巨大變化。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以戰勝國為中心成立了聯合國。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由美、英、中、俄、法組成,它的作用就是阻止戰爭。
面向未來——維護反法西斯勝利成果意義深刻
今年對于贏得抗戰勝利的中國具有特殊的意義,事實上對于日本也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日本本應在這個重要的時間點深刻反省歷史,承認侵略罪行,向受害國人民真誠道歉,從而實現與鄰國的和解。
然而,以安倍為首的日本右翼勢力卻為軍國主義揚幡招魂,不但在歷史問題上閃爍其詞、混淆視聽,而且大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并炮制出意在實現軍隊擴張的“安保法案”。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名譽會長湯重南認為,日本右翼勢力顛倒黑白,模糊侵略戰爭的性質,是對戰爭受害國人民的再次傷害。日本的危險政治動向已引起國內外愛好和平人士的高度警惕。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6月9日在日本記者俱樂部發言時指出,戰爭會讓人瘋狂,不能讓日本年輕人再次陷入這種狀態,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有戰爭。日本所幸有和平憲法,即使出現危機,也應該付出更多的說服努力解除危機。
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盧祖蔭說:“必須警惕任何企圖為日本軍國主義翻案、為法西斯主義招魂的言論,要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
美國波士頓學院歷史學教授德溫·彭達認為,盡管誠實面對歷史不能改變戰爭已經造成的巨大創傷,卻能為日本與鄰國的緊張關系降溫,這有助于亞太地區局勢的穩定。
可見,國際社會正在敦促日本右翼勢力盡快反省、承認歷史,吸取慘痛教訓,為亞洲乃至世界的安全著想,盡快打消不切實際且危險的念頭。
專家們對日本該如何與和平“相向而行”提出了中肯的建議。韓山元認為,對于日軍在二戰中的侵略行為,日本應拿出實際行動,防止其在未來重演。
韓山元指出,德國在戰后贏得尊重是因為有實際行動,根本不可能發生參拜戰犯的情況,歷史教科書里也是非常明確地否定納粹,不像日本篡改歷史、掩蓋侵略罪行。德國還盡力賠償給其他國家造成的損失,但日本并沒有這樣做,日本政客道歉之后轉身就去參拜靖國神社。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凝聚起推動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槍聲響起時,趙學芬2歲多,正在北平鼓樓方磚廠胡同的家里,甜甜入夢。
這天是1937年7月7日。槍聲來自京郊宛平城,盧溝橋。
從此,趙學芬再也沒見過父親。
“七七事變”,是日本法西斯蓄意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開端。
黑云壓城、山河破碎。然而,英勇的中國人民沒有被壓倒,而是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和推動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同仇敵愾、奮起抗擊,鑄就一道堅不可摧的血肉長城,并第一次贏得抵御外敵的全面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青史如鑒,使命如山。
78年過去了,中華民族已遠離任人宰割的羸弱不堪,正比任何時候更接近實現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新征途上,中國人民繼承先烈遺志,發揚抗戰精神,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古都烽火
那年夏天,北平溽熱難熬,空氣濕重。老人們回憶,天空似乎在醞釀一場風暴。
入夏后,還不懂事的學芬和4歲多的哥哥學武,經常啼哭。父親就一手抱起一個,一邊走一邊哄。
他們的父親名叫趙登禹,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132師師長。殉國時,39歲,是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
在他的身前和身后,無數英勇的中國軍人倒下了,鮮血浸染大地。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東北,繼而步步蠶食華北,殘缺的中國,無數家庭被碾碎。
日寇發起攻擊時,北平實際上已三面被圍,只剩西南面尚有29軍駐防。宛平一失,北平將變孤城。
“奪回盧溝橋!”
命令下達時,手持大刀的29軍士兵群情激奮--殺敵報國的時候到了!
北京豐臺大紅門,趙登禹殉國處,當年是一片高粱地。7月28日,因漢奸出賣,日軍設伏,擊中了率部途經的他。
同一天,29軍副軍長佟麟閣喋血南苑,壯烈犧牲。
次日,北平淪陷。
趙登禹、佟麟閣倒下了,但這個國家,卻不會倒下。
血肉長城
“夕陽輝映著山頭的塔影……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币磺堆影岔灐,傳達出那個年代熱血青年們對延安的向往,也唱出了全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倡導團結御敵、決心抗戰到底的擁戴期盼。
詞作者莫耶,福建安溪才女,一位從上海奔赴延安的文藝青年。
“那時,成群結隊的知識青年奔赴延安。大家為共產黨、八路軍堅定的抗日決心而來,為中共倡導和推動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來,也為邊區政治清明、民主團結的新氣象而來!敝醒朦h校教授謝春濤說。
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一個以人民解放、國家發展為己任的政黨,秉持民族大義,肩負歷史重任,顯示出強大氣魄、廣博胸襟和遠見卓識。
盧溝橋戰斗打響,迅即于次日發出致全國同胞的通電,大聲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一股又一股的愛國力量,聚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大旗下;一浪接一浪的救亡呼聲,山崩海嘯般爆發。
團結御侮的陣線筑起了。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包括了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政黨、團體、愛國人士、少數民族、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的力量。
古老的萬里長城,處處殘破、頹圮,而一道由中華兒女用血肉筑成的團結的長城、自強的長城,在群山間屹立,在大地上橫亙。
工農紅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編成新四軍,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全部開赴抗日前線,或紛紛深入敵后,與兄弟部隊并肩戰斗,在全國民眾的支持下,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殺。
中央黨史研究室教授薛慶超說,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高舉抗日旗幟,始終不渝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始終不渝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始終不渝艱苦奮戰在抗戰前線,始終不渝引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進方向!皻v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一幅由攝影記者沙飛拍攝于河北淶源浮圖峪長城的照片,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正面是一位等待命令準備扣動扳機的八路軍戰士,旁邊是一位手持駁殼槍、彎腰監視敵情的指揮員,姿態威武,與四周的群山和遠處的古長城融為一體。
這,正是中國人民不屈精神的真實寫照!
共克時艱
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中國軍隊節節抵抗,悲壯慘烈。
臺兒莊、平型關、長沙保衛戰、宜昌保衛戰……中國軍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狂言。
國共合作,各派攜手;軍隊抗敵,萬眾支援;正面戰場英勇抵御,敵后戰場硝煙迷漫……在沉淪中奮起的中華民族,不畏強敵、不計代價,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河山大半淪喪,神州處處焦土--中國,依然頑強挺立。
“中國全面抗戰初期,英美等西方大國出于自身利益,推行綏靖政策,根本無暇顧及!避娛驴茖W院軍史百科部副部長李泉說,“直到1939年9月和1941年12月,英、法和美國才先后對德、對日宣戰,才形成世界反法西斯陣營!
“九一八”之后的8年,中國基本上一力支撐,為同盟國贏得了備戰時間,為人類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勛。
到處是身死家國的戰士,到處是寧死不降的硬骨。
他是一只藍天雄鷹--閻海文。1937年8月17日,在淞滬抗戰中跳傘誤入日軍陣地,誓死不降,用佩槍擊斃數名敵人后,最后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年僅21歲。
他是一名共產黨員--晉察冀根據地昌延聯合縣第一任縣委書記徐智甫。1940年8月28日清晨,被日偽軍包圍中彈受傷,敵人逼近,決然舉槍自盡,年僅33歲。
在對閻海文的報道中,當時日本大阪《每日新聞》感嘆:“中國已非昔日支那!”
今年5月,山東樂陵黃夾鎮吳家村的宋學義,在挖坑種樹時發現了冀魯邊區抗戰時期的槍支,從中帶出了一段國共共同抗日的歷史--一個真實版“中國兄弟連”的故事。
1939年7月11日深夜,國軍高樹勛部被日軍突然包圍,周邊援軍被打散,八路軍獲知后,立即馳援,經50多華里急行軍趕到戰場,立即發起猛攻,高部見救兵來到,趁機沖出反擊,日軍腹背受敵,狼狽逃竄。
北京檔案館收藏了一幅珍貴照片:1938年6月,白求恩大夫到晉察冀邊區駐地阜平,受到聶榮臻等人的熱烈歡迎。
廣大愛國民眾紛紛投身抗戰,參軍、支前、修路、轉運……
海外愛國華人華僑捐款捐物,許多人回國直接參戰……
愛好和平的國際友人伸出援手……
喋血沙場
僅相隔一天,中華民族的兩位將星相繼隕落。一位在華北太行山,一位在緬甸野人山。
他們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中國遠征軍200師師長戴安瀾。
1942年5月25日,左權將軍在山西遼縣麻田十字嶺突圍時犧牲。日寇獲悉后,竟掘墳拍照,激起華北軍民的復仇怒火。
在河北涉縣蓮花山下,八路軍總部為左權修了陵墓。公葬那天,“為左權將軍報仇”的呼聲響徹云天,當場有500多名青年報名參軍,八路軍為此成立了獨立營。
5月26日,戴安瀾將軍在緬甸的莽原中犧牲,將士們抬著他的遺體,翻山越嶺運回國內。
今天,在四川建川博物館的“壯士廣場”,屹立著左權將軍、戴安瀾將軍的塑像。在那里,國共兩黨兩百多位抗戰名將和著名烈士,站在中國地圖圖案上。
館長樊建川介紹,“壯士廣場”開館那天,左權將軍的女兒左太北和戴安瀾將軍的兒子戴復東、戴澄東一起來了。
“爸爸,我抱您了!”左太北深情地擁抱著父親的雕像,淚流滿面。
父親犧牲時,左太北只有2歲。左權將軍生前留下的照片,表情嚴肅,唯有抱著剛出生女兒的那張,笑得十分開心。
烽火無邊,家書萬金。左權的家信,每封都飽含著對妻女化不開的思念?伤僖部床坏今唏僦械呐畠。
“為國戰死,事極光榮”--這是戴安瀾將軍在緬甸戰火中,所寫家書里的一句話,讀來令人感動莫名。
楊靖宇、趙尚志、彭雪楓、張自忠、吉鴻昌、蔡炳炎、趙一曼;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名字,永遠映照在歷史的天空。
百煉成鋼
1937年11月,聶榮臻率領3000余人的武裝,在晉察冀三省邊界地區創建了敵后抗日根據地。在這里,一個名詞誕生了--“子弟兵”。
“子弟兵”生動詮釋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來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新型軍民關系,很快家喻戶曉,越叫越響。
國防大學教授徐焰說:“八路軍、新四軍和敵后解放區能在嚴酷的戰斗條件下得到大發展,從根本上講是人民戰爭的勝利。通過充分動員人民,以彌補武器條件的不足,以長期牽制并拖垮強大的侵略者。”
人民戰爭思想,是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思想貢獻,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理論創新的典范。
送兒參軍、送夫參軍……廣大農民被動員起來了,根據地軍民一體、協力抗戰。
掃蕩、清鄉、蠶食、“三光”、囚籠、無人區……日偽軍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在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開創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展開滅絕人性的遏制戰術,但收效甚微。
日軍中將鈴木在給岡村寧次的報告中無奈地寫道:“無人區……對八路是個打擊,但他們分散上山,轉入地下,實際力量增強了……表面上,這個地區是一片雪白的,深入扒開一層皮,里面卻是通紅的!
趙學芬一家,后來輾轉回到山東菏澤老家。在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家鄉人民盛情歡迎英雄家人的到來。
“在日軍的多次掃蕩中,鄉親們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我們!壁w學芬說。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賀新城說,大規模游擊戰爭的展開,使日軍不得不放棄其擅長的大兵團作戰方式,以高度分散的配置來對付陌生的游擊戰爭,被拖入持久戰軌道。
“中共領導的游擊戰爭局面之大、能量之巨、戰略作用之顯赫,遠超日軍預想……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是決定中國抗戰前途命運的關鍵之舉!彼u價道。
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敵后戰場演變成主戰場,抗擊了58%——75%的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根據地越打越大,人民軍隊越打越強:經過抗戰,中共黨員發展到120多萬,軍隊壯大到120余萬,民兵260余萬,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近百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2億。
磅礴力量
1946年7月28日,趙登禹、佟麟閣將軍殉國9周年紀念日。北平軍民沉痛舉行公祭大會,為兩位英烈送行。
滿眼素白、人群肅立。趙登禹和佟麟閣的靈位被請入八寶山忠烈祠。
新中國成立后,趙學芬終于回到出生地,首都北京。她拿到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編號為“北京字第00080號”,由毛澤東主席親自簽署。
沒有親歷過戰爭磨難的人,可能無法完全體會老人內心對親人的無盡思念,對戰爭的切齒痛恨;沒有經歷過命運沉浮的人,可能難以完全感受老人對中國發展進步的驕傲,對早日實現民族復興的熱切渴望。
在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歷程中,中國人民向世人展示出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和必勝信念,如無聲的命令、隱隱的號角,催促今天的人們繼續奮發努力。
9月3日,一場展現中華民族光榮與夢想的大閱兵,將在北京舉行。
這將是一個告慰英靈的莊嚴時刻——今日中國,已站在發展新高度,加快走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
這將是一個宣示立場的重要時刻——中國決心與愛好和平的國家與人民一道,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中國抗戰熔煉出的寶貴精神財富,薪火相傳,凝聚起實現國家強盛、維護世界和平的磅礴力量!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