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讓孩子的興趣變成內在動力?
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弊阋娕d趣之重要;貝多芬說:“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笨梢妶猿忠膊豢苫蛉。每個人都明白,興趣加上堅持,就離成功就不遠了,而每位望子成龍的家長也都在嘗試怎么能讓這兩者在孩子身上達到統一?赏钊丝鄲赖氖牵⒆拥呐d趣多變而飄渺,一會兒愛上鋼琴,一會兒又迷上游泳,可是常常只有三天半的熱度,家長這邊才為孩子的興趣做著遠景規劃,他們自己卻早就“移情別戀”了。這是為什么呢?怎么能把興趣保持下去呢?也許下面這篇文章能為家長們解惑。
如何讓孩子的興趣變成內在動力?
文/安妮鮮花少兒英語專家、第五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嘉賓;原文刊載于作者新浪博客
大家對于興趣本身的價值都不否認,都認為有興趣是好的。但是,當興趣遇到了難題,是不是能一直成為動力讓人往前走,有些人覺得困惑甚至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
興趣是兒童生長中能力的信號和象征,是兒童已發展到什么狀態的標志,杜威的這句話準確地揭示了興趣在兒童發展中的價值。違背興趣實際上就是違背兒童的發展規律。
從我個人觀察孩子的情況,包括我觀察之后再去找各種理論依據。我的理解是:興趣是前提,沒有興趣的事情難以走遠。當然有的孩子開始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有興趣,所以開始了才知道。有的孩子開始以為自己有興趣,但是做了才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這些都正常,真正興趣的發現是要過程的。不能那么絕對。
但是這里面有個問題我看到大家特別困惑,我以前也想不通。就是當孩子從開始的興趣到不感興趣的時候,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不感興趣的時候如果放棄,是不是會惡性循環?不放棄只有強迫一條路嗎?
回顧安妮的路,我覺得任何事情一定是有坎的,尤其是特長類的,音樂也好體育也好。只要有標準就會有困難。而困難出現的時候,孩子所謂的不感興趣其實是一個表象。是他們回避困難的一個借口。人都有自尊,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孩子的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更看重別人的評價,并且以別人的評價來作為對自己的認知。所以這個時候,他們不敢承認自己不行,但是又沒有力量去解決眼前的困難,那怎么辦?只有后退。當然有些孩子一方面后退(表現就是磨蹭、不專注不積極等)但同時也不承認自己沒興趣。大人覺得興趣就是這樣膚淺的不靠譜的。其實這些都是假象。
當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成人怎么做就顯得尤為重要。我看到一種觀點,以前我也深信不疑,那就是說,不能輕易放棄,這是磨練意志品質的時機。不然孩子會一次退縮次次退縮。但是這個觀點背后隱含著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想法,那就是:所以成人要推,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繼續要求孩子甚至去強迫他完成應該做的事情。
推的結果我想大家都能從身邊看到很多失敗的例子。那就是恨彈琴的恨舞蹈的恨英語的等等。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成人在這樣的心態下,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的心理需求,更沒有想到過怎樣才能幫助孩子。甚至成人的有口無心讓孩子覺得孩子連這樣的困難都解決不了是很可恥的事情。
所以成人的要求就變成了和困難站在一起,這樣就使原本覺得自己在困難面前已經弱小的不自信的孩子更加害怕更加不自信。困難因為成人的加入變得更加強大,所以孩子要想找到自己,就會恨這個大怪物。當然也會連帶地恨成人。很多親子關系緊張的癥結也在這里。
那我們換一個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以我們成人自己的心理,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有個人真心地聽聽我們的困難在哪里,寬慰我們一下甚至指點我們一下讓我們覺得更容易面對困難,還是一個拿著鞭子拿著鬧鐘不停地告訴我你要什么什么時間完工的人讓我們更容易面對甚至克服困難?
興趣的保持不是一帆風順的,更取決于困難克服的過程是否順利。如果困難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孩子興趣減弱甚至喪失就很正常,或者反過來說,當我們發現孩子出現各種興趣下降的表現時,第一反應就應該是檢測一下是否隨著學習的進展難度的提高已經進入到了讓孩子力不從心的階段,如果是,那么就要及時調整。如果不是,僅僅是枯燥的方式引起的興趣下降,那也要及時調整方式增加更有興趣的環節。國外的各種教學素材和方式之所以如此重視fun,原因也正在于此。
當時安妮鋼琴的失敗,今天反思,就是因為成人,包括家長和老師,在孩子覺得畏難的時候沒有理解孩子。當時是想幫助孩子但是方法不對,讓孩子覺得被糾錯過多更加喪失信心。
而興趣和困難同時并存的問題在安妮學武術的過程中依然存在?此麄儗W校的武術隊孩子們換了一批又一批。而她一直很執著地堅持著。很多時候我覺得挺累的。人家孩子每周可能會少去一兩天,我說你也少去點吧。她不干。但是這個過程中也有無數哭哭啼啼的時候,也有早晨起來磨磨蹭蹭不愿意上學的時候--后來我才知道因為某個武術動作做得不好擔心過不了關挨批。
吸取過去的教訓,我把精力放在了解決問題上,接納情緒,鼓勵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找老師要求老師給指點,有時候老師看到孩子的動作不到位以為是不努力所以會批評,而挨批之后往往孩子不敢再去找老師。這個時候幫助她建立內在的力量感、走出這一步去和老師溝通就顯得非常重要。經常的情況是,曾經愁眉苦臉的事情,就是老師一句話就解決了。回來之后就變得艷陽高照了。而這一次次的經歷和體驗,也強化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使得自己能夠更有勇氣往前走。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說英語。其實我認為英語和才藝不同,兒童英語的目的性不能像某一個動作必須達標那樣來要求。如果大家能夠看看牛娃們的經歷,會發現:被強制要求“學”英語的孩子和因為自發自愿的興趣去“玩”英語的孩子,前者并沒有成果上的顯著優勢。而前者的劣勢是:孩子因為被要求,有壓力,一旦達不到要求的挫敗感不能很好化解,就會影響今后的興趣發展。英語用不著高壓也用不著賄賂,只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去提供滿足不同興趣點的素材,孩子自發的動力就足以推著自己往前走。
而素材是否有趣,不僅取決于素材本身更取決于陪孩子使用素材的人。所以同樣一套素材有的成人用得孩子高高興興,有的成人則讓孩子索然無味。這中間不僅是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在于對素材對孩子的理解。成人自己融入素材發自內心地喜歡上素材再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愛,通過自己讓孩子也體會到這種喜愛,效果想不出來都難。這一點,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有很多人體會到了茅塞頓開之感。
目前看孩子們的英語之路,凡是中間有反復、逃避英語的,基本都是家長或者老師“推”得厲害了。孩子心里都有一桿秤,覺得自己達不到,不敢承認,就去逃避。一旦成人調整目標和要求,孩子的興趣就又回來了。
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是自發的,但是如何幫助孩子保持興趣則是成人的責任。能幫助孩子解決興趣之路上的困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至少,我們不能好心辦壞事,因為要求而破壞他們的興趣。
我們一直說要按照興趣這根主線提供素材給孩子幫助孩子形成內在建構。興趣和內在建構到底是什么關系?看過上面的內容大家應該已經有了答案:興趣是內在發展階段的外在表現,抓住了興趣就抓住了孩子目前的發展階段。按照興趣提供資源就是在他需要蓋地基的時候你給提供鋼筋水泥。他跟隨著興趣去選擇鋼筋就用鋼筋選擇水泥就用水泥。這些素材被自己有機地結合起來之后,就完成了內在建構,形成了自己的能力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