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互聯網上課也能算學分,這一大學生夢寐以求的夢想,有望率先在廣東高校實現。據媒體報道,日前廣東省教育廳正式下發《關于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學分制管理的意見》,明確在外校和互聯網上課,也能計入大學學分。此外,學生可跨校修讀,老師由自己挑選;科研發明、實踐競賽可獎勵學分,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學生還可保留學籍出去工作……
一系列高教新政,不僅拓寬了大學生完成課程教育的途徑,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學生課程選擇、課時安排的自主性,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多種可能。以往必須到課堂完成的課程,如今在網上輕輕松松即可完成;過去必須在本校聽的必修課,如今有了其他學校作為選擇;什么時候上課,要不要先去社會歷練再回歸課堂,都由學生說了算。顯然,新政凸顯了人性化教育的要旨,能給在校大學生帶來最大的便利。
不同于中學教育拼“知識灌輸”,大學教育更看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習得,創新意識的培養。鑒于此,學校應主動去除學業管理形式上的條條框框,放寬嚴苛的學分規定,進而讓大學生在內心解除枷鎖。眾所周知,校外實踐和實驗發明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跟課堂一樣能給學生以成長,算成學分未嘗不可;如果其他學校的教師更優秀,能傳授學生更多知識,學校又何必阻止學生“出校門”呢?
真正意在培養人才的大學,會跟隨時代的腳步,主動改變教育方式方法。如今我們處于信息化時代,學生通過互聯網就“可知天下事”,一些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未必遜于教師,更何況他們思維更活躍,在此背景下,教師再通過老一套的規制來維護師者權威,如通過點名甚至拇指打卡要求學生到堂、不合格要交補考費等,就未免太固守窠臼。
此外,當前大學存在“嚴進寬出”的弊病,學生“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進了大學校門,不少人渾渾噩噩過了四年,輕輕松松搞掂論文拿了文憑。事情的另一面,哪怕是天才,兩年就能學完四年課程,你也得老老實實待上四年。不少學者早已對此進行過批評與反思。比起入學之初的層層設卡,高校更應嚴控學術終端,守好人才培養標準,至于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學什么,學多久,怎么學,完全可以更加自主。無獨有偶,清華大學就于近日提出要實行碩士生彈性修學年限,學習和研究能力強的學生可提前畢業。
重質量、輕形式,形式為質量服務的教育改革,無論是廣東高校還是清華大學,都值得肯定!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