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認為,她質疑的根本問題在于學校指標量化標準有無偏頗。
素質打分浮動空間過大?
記者觀察該小學的推薦生綜合評分表發現,入選名單的共有24人,選出綜合評分最高的14人作為推薦生。其中,考試成績平均分最高與最低僅相差 3.1分(折合50%為1.55分),但素質綜合評價最高相差14.83分(折合30%約為4.5分),獲獎情況方面,有學生滿分為20分,有學生為0 分。從中可見,素質和獲獎兩項浮動空間非常大,甚至可以起決定性作用。特別是素質一項,由于其評分標準不甚明晰,很容易落下主觀評定。
是否該約束老師打分空間?
據悉,目前各小學是根據每個區制定的“小學升初中推薦生招生方案”自行具體制定推薦生方案。而記者查閱越秀、海珠、黃埔等多個區推薦生方案,發現各區的推薦生都是以“小學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衡量標準,并對其制定了具體的量化標準。
以越秀區為例,區教育局規定,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包括“學業成績”、“三好學生”和“綜合表現評價”,比例為6:1:3。其中,最難以量化 的“綜合表現評價”也有標準可依:根據《廣州市小學學生成長記錄冊》對學生設定的素質發展要求進行評價,當中共有20個子項目。
黃埔區同樣有據可依,除了最后三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以及學生評獎情況外,綜合素質評價是按照《廣州市學生成長記錄冊》中對學生的操行評定。學 生成長手冊中的綜合素質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合作等六大項目,20個子項目。此外,有些學校會通過調整比例等做法制約操作空間。如黃埔 區怡園小學將考試成績占比提高到60%,降低獲獎比例至10%。
由此可見,問題最終回歸到,推薦生到底是著重成績還是老師的評定和獲獎情況。不同學校的操作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念。
明年
小升初取消推薦生
廣州小升初推薦生名額,歷來是“尖子生”必爭之地。然而,這一沉浮23年的“推優”制度即將在明年全面取消。
推薦生制度最早1990年在海珠區試點,并于1991年在全市推開“電腦派位+推薦生制度”、優等生保送、特長生制度等升學方式,小學升初中不 再以分數論英雄,成為全國首創。2001年,推薦生制度因為被詬病而停止,直到2005年重啟。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市教育局人員說,當時恢復是考慮到教育 水平不平衡,推薦生制度可使區段不好的優秀學生獲得進入優質初中的機會。
在推薦生制度的發展中出現了很多質疑聲。“推薦中老師不可避免會喜歡乖一點的學生,老師評定這項,會埋沒一些不善與同學老師打交道的學生,”海珠區一所小學的老師說。另外,為了獲獎,家長會讓學生參加很多活動,變相對學生形成壓力。
明年小升初取消推薦,各區將在公辦小升初中自行決定如何貫徹免試,如何把握操作空間,有待教育界討論。
上文是尖子生上課打瞌睡錯失小升初推薦名額,希望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
2015外國語學校小升初招生面談方案推測
2019年廣東省小學初中必須
時間:2023-09-14 06:0:242019年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小
時間:2023-09-15 21:0:392019年蘇州小升初注冊改革
時間:2023-09-14 11:0:032019年重慶一外小升初招生
時間:2023-09-20 1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