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基本養老金制度“新政”據說自明年元旦起拉開大幕。不管是在崗還是下崗,每個人都將面對夕陽西下之時,而養老金問題更是重中之重。一時間,絡陽紙貴,各大傳煤均不惜黃金時段、貴重版面重磅推出專題報道,有的細解計算辦法,有的請來專家熱線答疑。
并不和諧之聲也有發出。諸如什么“養老新政下,俺的退休錢袋要變癟了”, “按目前的制度,2001年到2075年間,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萬億元 ”等。于此,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出來給民打氣了,據12月19日《人民日報》消息,訪負責人稱,我國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有資金保障。老百姓要對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持有信心。“信心源”有二:一是基本養老金月人均水平從1998年的413元提高到20的705元;二是20和2005 年全國已連續兩年無拖欠。
這兩個“信心源”也許社會保障部門的各級公務員們感到是政績了?擅褚獾臓顟B是啥樣呢?我們從19日這天各大網站的網友跟貼中便能嗅出其味。除了極個別網友為“705”和“無拖欠”叫好外,幾乎是“網聲”一邊倒:此難掩社會不公。原本是高官出來打氣,給擔心“無金可發”的公民吃一顆定心丸,咋成了網民發泄不滿的導火線呢?我看這“705元”里面的“看點”還不少。
首先,“705元”這個平均數里是否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吃財政飯的人員?讀罷全文,不知就里。從報道中頻頻出現的“企業離退休”字樣,可推測出大概此系城鎮產業大軍的平均數。筆者單從鄰居公務員的近三千元退休金來看,如將這群人扯進去一“平均”,估計不會是“705”這個低位數的。
其次,自90年代開始的企改而下崗的那一群產業大軍,他們 “平均”了嗎?我看有點懸。在筆者一次調查采訪中得知,中央的有關政策到地方往往走樣,在一些傳統工業企業里,一些工作了二三十年的下崗失業者,還得自掏腰包自個去續養老、醫療保險,單這兩項就得每年“出血”近4000元,一個家庭經濟的頂梁柱突然垮方,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和自己要看病,孩子要擇校。姑且對自繳“養老費”給政府,先一千個放心,但這樣的支付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705元”里有這批下崗工人在內,無疑這是讓人心碎的“平均值”。
毋庸諱言。不管是社會養老金近幾年來的“舊政”還是即將實施的“新政”,有一點不知是決策者們有意疏忽還是無意掠過,那就是徹底打破公務員與城鎮企業雇員的“分水嶺”問題。試想,一名在企業工作幾十年的高級工程師的退休金還追不上一名在機關的一般職員一半的退休金,那么,我們拿什么去疏導1000人爭考一公務員職位的擁擠現場?
我們知道,六七十年代的工作員很窮很苦,但他們較少感到過失衡。何故?那是因為無論在機關還是在企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