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與黨政機關人員,養老金差幾倍。十八屆三中全會后,養老金“并軌”再次成為輿論熱點。
前不久,人社部傳出消息,今年養老金問題會有積極進展。此次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提出現行養老金“雙軌制”不合理,應建立長效的養老金管理制度。
故事
老同學的養老金超他一倍
據媒體報道,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經過了“十連漲”,已從20的人均714元/月提高至今年的超過2000元/月。
李成(化名)目前在鄭州一家公司上班,每月工資4000多元,扣除的養老統籌和住房公積金兩項一共700元左右。
他坦承,公司是按照最低標準幫他繳納養老統籌,從來沒見過哪家企業會為員工多繳一分錢。
他的老同學葉國(化名)是一名公務員,他介紹,假設自己的級別始終沒有提高,退休后每月大概能領到2500元的養老金。
陳師傅是一家民營企業的退休職工,有34年工齡的他,目前每個月能領2000多元養老金,這與他的一個老同學相比差了不少!澳莻老同學以前是公務員,現在每月養老金4000多元,比我高一倍!标悗煾嫡f,他的生活質量與那個老同學沒法比。
現狀
我省養老金仍實行“雙軌制”
因為歷史原因,我國機關事業單位和城鎮企業用的是兩套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也就是“雙軌制”,現在仍在實行,歷來廣受詬病。
上世紀90年代,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率先納入社保體系,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仍由國家財政和單位按退休前工資70%-90%的高比例支付,這就使機關事業單位員工的養老金比企業單位高出一倍。
河南商報記者從省、市兩級人社部門了解到,我省目前實行的仍是養老金“雙軌制”,企業人員在自籌賬戶上支付,機關事業單位由財政統一繳納。
據介紹,企業為員工繳納養老統籌的最低工資基數為2074元,如果員工工資低于這個標準,那么企業按這個最低標準來申報;如果員工工資高于這個標準,企業就要按照員工實際工資申報。一般來說,企業為員工繳納20%,員工個人繳納8%。
機關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退休后,則根據其級別、工齡等計算養老金。
難題
外省試點均無實質性進展
據媒體報道,《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報告》公開的一些數據顯示,1990年,城鎮企業單位人均離退休費為1664元,事業單位和機關分別是1889元和 2006元;20,企業單位人均離退休費為8803元,事業單位和機關分別是16425元和18410元,事業單位和機關的人均離退休費分別比企業高出86.6%和109.1%。
近些年,關于“養老金雙軌制并軌”的提議每年都有。不少人建議,機關事業單位和城鎮企業應當使用一套相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
2008年,國務院確定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確定山西、上海、浙江、廣東和重慶五省份先試。
然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開展多年,五省份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
建議
建立長期養老金管理制度
養老金“并軌”呼聲很高,但改革路上阻礙自然不少,人們對“如何并軌”的問題也意見不一。
有人建議,改革不能簡單“一刀切”,更不能只是“換個馬甲”。企業職工基本退休養老金制度并非完全合理,并軌不能簡單地將公務員并入“繳費行列”,應建立一個更完善的制度。
有人建議,養老金改革可以實行“彈性改革”,新入職的公務員與企業職工一樣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年齡較大、工齡較長的公務員另行考慮。
省政協委員王立東認為,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采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這本身就不合理,與社會發展規律相悖。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的社會地位、生存情況不能解決,勢必影響社會整體和諧。
王立東建議,有關部門要深入調查,了解兩種退休養老金制度的差別,及不同制度下老人們的生活狀態;摸清情況,建立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養老金管理制度。同時,舉報、投訴機制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不如二一添作五,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養老金合在一起除以2,各自均攤。公務員上班時就占了不少優勢,退休后不該再占有更多優勢!笔≌䥇f委員閆琪說。
調查
八成網友支持養老金“并軌”
曾有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試點改革,可能會遇到來自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強大阻力。
他表示,即使讓公務員進入社會保險體系,也依然要維持現行的待遇水平,財政必然要進行補貼。
昨天,河南商報通過新浪微博發起了“你支持養老金雙軌制嗎”的微調查,結果顯示,81.8%的網友支持養老金“并軌”。
也有網友認為,取消養老金“雙軌制”的結果,可能會“變相提高”公務員的工資:個人和單位各自承擔部分費用,最后還是由財政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