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二五”期間,全市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防震減災事業得到健康有序發展,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確立的目標任務總體完成。但是與先進地區相比,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鎮達不到抗震設防要求的工程建筑、民房和住宅小區仍有存量,地震監測預警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需要在“十三五”期間加以協調解決。
(四)形勢分析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基本國情。江蘇省是我國東部地區中強地震活動水平較高的省份之一,歷史上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45次,最大為7級,發生在南黃海海域。近代國內外大量震例表明,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和社會影響程度與經濟社會發展成正比關系。
無錫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城鎮建設發展迅速,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迅速,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社會財富不斷增加,人口不斷集中。城鎮生命線工程、現代化城市功能設施、超高超限及大型建(構)筑物、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日益增多,一旦遭受破壞性地震的襲擊,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將難以估量。
“十三五”時期,是無錫建設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的關鍵時期,是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新無錫的重要時期,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和積極探索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重要階段。因此,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積極防御與有效減輕地震災害,降低政府決策風險,減少地震事件對社會正常秩序的沖擊,縮短恢復-6-周期,避免和減輕地震事件給經濟社會運行造成的影響、混亂和中斷,不斷提高我市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是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需求。
二、我市“十三五”期間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時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總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為根本宗旨,堅持“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和“震情第一”的觀念,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依法開展防震減災活動,進一步完善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防御、應急救援三大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地震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無錫提供有力保障。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市地震監測體系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震情處置效能顯著提升;地震災害防御體系基本完善,建(構)筑物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應急救援體系進一步健全,應急反應快速、高效,應急行動科學、有序;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有較大提升。全市具備綜合抗御本地區地震基本設防烈度地震事件的能力。在遭遇稍大于基本設防烈度地震事件時,建筑物嚴重破壞比例很低,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很少,政府有序高效地組織開展應急應對抗震救災,社會秩序迅速恢復。
主要發展指標是:
地震監測預報方面:整合市(縣)、區及周邊城市地震監測資源,使轄區內地震監測能力達到0.5級;完善地震信息發布系統,當轄區內發生 5 級以上地震時,震后 3 分鐘實現速報,震后5分鐘向社會公眾發布地震三要素信息。
地震災害防御方面:轄區內新、擴、改建建設工程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幼兒園、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在本地房屋建筑抗震設防要求的基礎上提高一檔進行抗震設防。社會公眾有較強的防震減災意識,有較高的應對和處置地震災害事件的能力。
地震應急救援方面:地震應急指揮系統、震情監視系統、災情速報系統等應急管理組織健全,地震應急預案和應急工作機制完善。地震事件發生后各級指揮和工作系統能科學、高效、有序地運轉。震后 2 小時內專業救援隊伍能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工作。建立分級分類管理、種類齊全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震后6小時內地震區災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24小時內基本恢復正常秩序。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地震監測預報體系建設,提升震情處置能力。
提升地震監測能力。優化地震監測系統,整合市(縣)、區和周邊城市地震監測資源,提高轄區地震監測能力,實現我市地震監測預報技術支持系統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實現市、(縣)區和周邊城市地震監測信息網絡互聯互通。
優化地震宏微觀觀測點。堅持“專群結合”的群測群防工作體制,擴充前兆觀測手段,充分發揮現有地震前兆觀測臺的作用,加強地震前兆數據分析。遴選宏觀觀測手段,優化宏觀觀測布局,增加宏觀觀測點,豐富地震預測輔助支撐條件。依靠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加強地震異常觀測。
完善地震信息發布系統。及時、高效、準確地向社會發布震情、災情信息。及時、有效地處置地震謠傳、誤傳事件,維護社會穩定。
(二)完善震害防御體系,提升抗御地震災害能力。
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推進《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與相關行業、相關部門的銜接。強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執行力,強化建設工程抗震設計審查與施工監管,保障抗震設防要求在工程建設中得到全面落實,使新、擴、改建建設工程全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進一步推進全市危舊房改造。通過拆除重建或抗震加固的方式,逐步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部分建筑抗震性能差的問題。積極推擴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經濟實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不斷提高建(構)筑物和工程設施的抗震性能。
實施全民防震減災素質提升工程。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實現防震減災宣傳陣地全覆蓋,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示范企業(學校、社區)建設活動,強化鎮、街道、園區、村、社區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力量,鼓勵支持學校、企業、社會團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普及教育。建立長效宣傳機制,使廣大民眾掌握地震應急避險知識。建設市(縣)防震減災科普館或教育基地,利用“互聯網+”推廣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拓寬受眾面。
全國兩會什么時候結
時間:2023-09-17 02:0:44公司搬遷員工內部通知范文
時間:2023-09-16 02:0:47公司搬遷怎么發朋友圈通知
時間:2023-09-16 05:0:41公司搬遷告客戶通知書范文
時間:2023-09-13 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