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產城融合、科學發展、改革創新、依法治理,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一發動全身”的綜合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建設集約節約、生態宜居、智慧人文的現代化城市,更好更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提供強力支撐。
顯著成就有目共睹
河南歷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城市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放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謀劃推動,積極探索符合我省實際的新型城鎮化路子,城市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城市已成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引擎。
1、城鎮體系更加完善
20XX年,全省設市城市達到38個、縣城86個,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3個、中等城市8個、小城市113個,中原城市群成為國家重點培育的城市群,初步形成了以中原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協調發展的現代城鎮體系。
2、城市規?焖贁U大
20XX年,全省設市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4170平方公里。其中,設市城市建成區面積2460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近7倍。全省城鎮化率46.85%、比1978年提高33個百分點,城鎮常住人口4441.38萬人、是1978年的近5倍。
3、城市承載能力明顯增強
城市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全省設市城市和縣城人均道路面積12.39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平方米。其中,設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積11.8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5平方米,分別比1978年提高5平方米、8.3平方米。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設施從無到有,處理率分別達到93%和94%。一批城市獲得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稱號。
4、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證制度,強化“一基本兩牽動三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不斷完善,“三個一批人”城鎮化加快推進;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深入實施;積極開展城市管理下沉,深入推進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初步構建了權責明確、功能完備、管理規范、運行順暢的城市運行體系。
5、城市作用顯著提升
據測算,目前全省經濟總量的70%左右在城鎮產出,投資的80%左右在城鎮發生,消費的82%左右在城鎮實現,勞動力的42%左右在城鎮就業。全省有近5000萬人生活在城鎮,與城市發展緊密融合的產業集聚區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80%左右。城市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成為集聚人口、資源、要素、產業的最大平臺。
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6%左右,爭取新增1100萬左右農村轉移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0%左右。以米字形為主體的城鎮化空間格局基本形成,中原城市群引領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增長極作用進一步凸顯。鄭州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達700萬左右,洛陽市達350萬左右,10個地區性中心城市達100萬以上,13個左右城市(縣城)達50萬~100萬,80個左右城市(縣城)達20萬~50萬,100個左右中心鎮鎮區達3萬以上,現代城鎮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輪驅動”強動力
改革:
大力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規范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建立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激勵機制、因地制宜推進低丘緩坡地開發、完善土地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加快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
科技:
強化科技支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讓城市更智慧、運行更高效、生活更便捷,大力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動力。
文化:
充分發揮文化對城市發展的引領、導向、激勵作用,充分挖掘和發揮我省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獨特優勢,提升城市品位,讓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城市提升“三部曲”
城市工作千頭萬緒,抓住規劃、建設和管理關鍵環節,就抓住了城市工作的“牛鼻子”。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對此進行了整體部署,奏響全面提升城市水平和新型城鎮化水平的“三部曲”。
規劃:全面提升城市規劃水平,繪出城市的“成長坐標”。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我省將積極對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抓緊編制全省城鎮體系規劃,啟動省轄市和縣城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爭取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設市城市、縣城控制性詳規全覆蓋,規劃布局一批特色小鎮。同時,配合國家盡快完成中原城市群規劃編制,逐步形成“一極三圈八軸帶”發展格局。
——全面推行城市設計。今年起,全省全面推行城市設計工作,爭取三至五年實現城市設計全覆蓋,達到落實城市規劃、指導建筑設計、塑造城市特色風貌的目的。
——加快實施“多規合一”。我省各規劃部門將統籌兼顧,通力合作,統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以及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規劃,建立統一銜接、功能互補、相互協調的規劃體系。
——嚴格執行城市規劃。我省將成立省、市、縣三級城市規劃委員會,實行規劃委員會審議票決制,避免“一言堂”。同時,將建立省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監管服務平臺,開展城市違法建筑專項治理行動,力爭用三年左右全面清理拆除城市建成區的違法建設。
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塑造城市的“骨肉之軀”。
——大力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擴容提升。全面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公廁建設、供水水質提升、供暖、道路交通暢通、燃氣延伸、綜合管廊建設等八大工程。
——健全公共服務設施。加快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設施建設,配套建設中小學、幼兒園、超市、菜市場以及社區養老、醫療衛生等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
——加強城鎮住房保障和棚戶區改造。從今年起,我省原則上不再新建公租房,主要通過發放貨幣補貼、由政府購買或長期租賃存量商品房解決。同時,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工作的指導意見》,力爭使我省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有明顯提高。
——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我省將以燃煤污染防治、工業大氣污染防治、機動車污染控制為重點,重拳治理“霧霾”,實施河道生態用水補給工程,加強水生態保護,著力解決垃圾圍城等問題。
——切實提高工程建設標準和質量。全面推行工程質量承諾書和永久性標識牌制度,地方政府嚴格落實工程質量屬地管理責任,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網絡。
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通城市的“血脈之源”。
——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我省將筑牢城市產業支撐,使廣大非戶籍常住人口有更多就業機會;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將有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等常住人口納入住房公積金覆蓋范圍,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擴大社會保障參保繳費覆蓋面,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逐步將農民工及隨遷家屬納入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并探索將其納入城鎮社會救助和養老服務范圍;將農民的戶口變動與“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脫鉤。
——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爭取兩年時間內所有市縣都建成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拆除各部門之間信息不共享的“信息墻”;大力實施“寬帶河南”戰略、“互聯網+城市”行動計劃,打通“信息路”;加快智慧交通、智慧管網等城市智慧化應用和推廣,編制“信息網”。
——強化城市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整治城市老舊建筑和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提高城市綜合防災和安全設施建設標準,健全防范地質災害等應急指揮體系,健全城市安全監管責任制。
——大力傳承培育城市文化。今年,我省所有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完成保護規劃的編制和報批,并對歷史建筑、優秀近現代建筑普查和掛牌保護。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力治理道路違章、車輛亂停亂放、亂擺攤亂設點、占道經營、露天燒烤、渣土車封閉不嚴隨處傾倒的居民區商業擾民等“頑疾”。
最新黨員一對一談心
時間:2024-04-24 02:0:08通用版一對一談心談話記錄2
時間:2024-04-24 02:0:27最新普通黨員一對一
時間:2024-04-24 02:0:33最新一對一談心談話
時間:2024-04-24 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