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始建于2004年,由1999年建立的四川師范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和四川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合并而成,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為獨立學院。學院位于成都市外東洪河中路351號,2011年,在成都市金堂縣學府大道9號建成金堂校區,現有洪河和金堂兩個校區。環境優美,設施設備齊全,“書香、墨香、花香”,是一所現代化的園林式大學。
在校友會排行榜上,成都文理學院2017年在全國排名是69名;成都文理學院2016年在全國排名是66名;成都文理學院2015年在全國排名是56名。以下是成都文理學院歷年在全國排名表,供大家參考: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類型 |
2017 | 69 | 成都文理學院 | 綜合 |
2016 | 66 | 成都文理學院 | 綜合 |
2015 | 56 | 成都文理學院 | 綜合 |
2014 | 49 | 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 綜合 |
2013 | 47 | 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 綜合 |
在金平果排行榜上,成都文理學院2015年在全國排名871名;成都文理學院在全國排名6名;以下是成都文理學院歷年在全國排名表,供大家參考: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類型 |
2015 | 871 | 成都文理學院 | 綜合 |
2014 | 6 | 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 綜合 |
學院遵循“博文、明理、弘毅、篤行”的校訓;以“創辦學生滿意的學校,培養社會滿意的學生”為辦學宗旨;以“文以養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與時俱進”為辦學理念;以“是否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個性特長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為教育教學評價標準;以陶行知先生的格言:“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為教職員工的行為規范。經過多年辦學探索和實踐,學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理念,建立了自主自治的管理機制、唯才是舉的用人機制、以生為本的評價機制、自上而下的服務機制、先支持后規范的創新激勵機制、終身學習的教師成長機制以及同發展共分享的可持續發展等七大創新機制。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者型、專家型、雙師型的教師隊伍。高級職稱比例是33.14%,博士、碩士占的比例是66.47%,同時擁有多名省級教學名師和多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近五年來,學院獲批國家和省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43項。承擔教育部等各級各類課題71項,出版專(譯)著、教材46部,發表學術論文425篇,美術、影視等藝術作品發表(參展)120件,獲得含省政府獎和教育部科研成果獎在內的各類科研成果獎勵26項。
學院緊密結合四川省乃至西部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努力培養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職業素養三位一體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形成了文、理、經、管、法、藝、工、教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并在“跨界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學院與包括“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威普羅(Wipro)”、“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等1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國內外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簽訂了深度校企合作戰略協議。與包括中央電視臺、峨嵋電影集團等在內的多家文化傳媒單位建立合作辦學關系,共同探討傳媒藝術人才培養的道路。與《星星》詩刊、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四川省作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與“思科公司(CISCOSYSTEMS)”、“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普華永道(PWC)、“四川省知識產權局”、花園酒店等共建了人才培養基地,推動了學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前店后!比瞬排囵B模式的形成。
西南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02成都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1川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