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的整整兩年中,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的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今年是80周年勝利。
【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手抄報資料:吳起鎮會議】
00人分左、中、右3路縱隊北上,通過通渭地區,翻越六盤山,又經過1000多里的艱苦行軍和英勇作戰,從甘肅進入陜北,于1935年10月18日抵達鐵邊城。黨中央在這里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張聞天;毛澤東、王稼祥、博古,以及林彪、聶榮臻、楊尚昆等。會上,張聞天指出:關于在陜北建立蘇區問題,政治局同志無一異議;毛澤東在上次榜羅鎮召集的會議上作出決定,大家是同意的,應批準;至于中央整個政治決議,應在與二十五、二十六軍同志商量后再發。在這次會議上,根據當前形勢和部隊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議案,如紅軍入陜后的作戰方針主要是在西邊打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還是在南邊打東北軍,或是向北打的問題,同西北紅軍會合的方向和解決戰略方針的問題,整頓部隊,提高戰斗力、群眾工作、解決物資、冬衣等問題,認為上述這些問題迫切需要中央迅速作出決定。毛澤東在會上還指出,現在我們已到陜西,到保安尚有45天路,需要一天休息才好,這幾天沒有飯吃,不得不走,到前面有糧地方休息。我們要把保安變為蘇區,過去敵人對我們是追擊,現在改為圍剿,我們要打破這圍剿,我們須在敵人圍剿前做很多工作。這次會議實際上是吳起鎮會議的預備會議。
10月19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進駐陜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隨后又同十五軍團勝利會師。至此,中央紅軍勝利地完成了歷時一年,縱橫11個省,行程2.5萬里的長征。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終于找到了長征立足點,抵達最后的目的地,勝利地實現了歷史性的戰略轉移。
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吳起鎮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張聞天、博古、毛澤東、王稼祥、周恩來、鄧發、李富春、聶榮臻、劉少奇、葉劍英、凱豐、賈拓夫、彭德懷等。會議的中心議程是,總結俄界會議后紅軍的行動,確定新形勢下陜甘支隊的行動方針。
毛澤東在會上首先報告俄界會議以來的形勢與陜甘支隊的任務。主要內容是:1.宣布中央紅軍已完結一年長途行軍,提出黨的新任務是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以領導全國革命。報告指出:自俄界出發已走2000里,到達這地區的任務已完成了,敵人對于我們追擊堵擊不得不告一段落,現在是敵人圍剿,而我們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主要敵人是蔣介石、張學良、閻錫山。他們正準備對陜北蘇區的圍剿。所以,現陜甘支隊,應提出保衛陜北蘇區的口號。俄界會議與張國燾決裂,那時口號,打到陜北去,以游擊戰爭與蘇聯發生聯系,榜羅鎮會議改變了俄界會議的決定,因為那時得到了新的材料,知道陜北有這樣大的蘇區與紅軍,所以改變,決定在陜北保衛與擴大蘇區。在俄界會議上想在會合后,帶到接近蘇聯的地區去,那時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觀點是沒有的,現我們應批準榜羅鎮會議的改變,從陜北蘇區來領導全國革命。2.確定了紅軍當前作戰方針。毛澤東根據陜北的環境和形勢,闡明了紅軍的作戰方針。指出,10月到11月初約20天,我們方向應是西和西北,大的方向是陜甘,陜甘晉3省是發展主要區域,現在先向西,以吳起鎮為中心,整頓部隊,擴大部隊,群眾工作。3.規定了紅軍當前中心工作。報告指出:在部隊方面應提高戰斗力,擴大紅軍,解決物質問題。這三件是目前部隊中心工作。4.決定繼續加強與國際聯系。報告說:與國際聯系派一支隊去,取得國際技術幫助,現在仍是一項重要任務,但目前我們具體不能派去,條件還不夠。5.重視同西北同志的團結。毛澤東指出:現我們應極大注意兩方面關系問題。南北軍隊有些不同,互換領導,亦須注意。我們應以快樂高興的態度,和他們見面。
在討論中,鄧發、李富春、聶榮臻、劉少奇、葉劍英、凱豐、博古、賈托夫、張聞天、彭德懷先后發言。他們著重闡述了下列主要問題:1.粉碎敵人圍剿,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指出:如沒有動員廣大陜北群眾,單靠陜甘支隊力量,是不能粉碎敵人圍剿的。由于陜北蘇區領導全國的革命運動,所以,我們的任務是“擴大和保衛陜北蘇區”,要“采取一切力量來鞏固與發展陜北蘇區”。2.擁護榜羅鎮會議決定,使陜北成為領導全國革命的中心。指出榜羅鎮決定的改變是很正確的重要的,是很應該的,應決定在此建立鞏固蘇區,應向戰斗員解釋。彭德懷指出:俄界會議還不能決定在陜甘的什么地區建立根據地,現已勝利的到達這一地區,保衛這一蘇區是惟一正確方針。3.打通國際路線,取得蘇聯援助。劉少奇認為:打通國際路線,取得聯絡,現雖不能派部隊,但用電報或通訊,與之聯絡是很重要。博古指出:派一個支隊在打通國際路線應拒絕,取得聯絡,求得指示,是很重要,長期失去國際聯絡是損失。張聞天認為:打通國際路線,無論如何要打通,主要是政治幫助,與之發生直接聯系。4.加強與西北紅軍聯系。葉劍英認為,應使二十五、二十六軍了解中央紅軍到陜北蘇區,為著領導一方面軍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軍,我們應公開軍委與中央機關,他還提出,恢復一、三軍團名義,有很大歷史意義。
毛澤東作會議總結發言時指出,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已經完結一年長途行軍,開始新的有后方的運動戰。他還強調指出:正確的方針,需要我們一致的努力,首先統一領導問題,應由政治局委托常委去解決。
吳起鎮會議是榜羅鎮會議和鐵邊城會議的繼續和完善。會議批準了榜羅鎮會議把紅軍長征落腳點放在陜北的戰略決策,決定黨和紅軍今后的戰略任務是建立西北蘇區,以領導全國革命,從而宣告了中央紅軍長征的完結,開創了黨中央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陜北的新的歷史時期。這次會議為1935年11月上旬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順利會師作了準備,對團結和匯聚西北革命力量起了重要作用。這次會議對我們黨由土地革命戰爭向民族革命戰爭的轉變和黨在西北地區開始建立抗日反蔣統一戰線,作了重要的準備,起著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10月29日,陜甘支隊發表《告紅二十五、二十六軍全體指戰員書》,明確指出,陜甘支隊與紅二十五、二十六軍的會合,為的是“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的大局面替中國蘇維埃運動定下鞏固的基礎迅速赤化全中國!敝赋觥拔覀兊臅鲜侵袊K維埃運動的一個偉大勝利是西北革命運動大開展的導炮”。號召全體指戰員,“團結起來為保衛和擴大陜北蘇區粉碎敵人新的圍剿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的大局面開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戰爭武裝保衛蘇聯而斗爭!
【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手抄報資料:榜羅鎮會議】
俄界會議后,黨中央率領一、三軍團,突破天險臘子口,然后翻越岷山,于1935年9月19日占領甘肅哈達鋪。黨中央在哈達鋪利用3天時間對部隊進行了休息整編,使紅軍的物質生活有所改善,體力逐漸恢復,同時正式宣布組成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共約7000多人,下轄3個縱隊:原紅軍一軍團編為第一縱隊,縱隊長林彪(兼),政委聶榮臻;原三軍團編為第二縱隊,縱隊長彭德懷(兼),政委李富春,軍委直屬縱隊編為第三縱隊,縱隊長葉劍英,政委鄧發。
陜甘支隊于1935年9月27日占領通渭縣的榜羅鎮。紅軍在榜羅鎮休整兩天。黨中央和毛澤東從國民黨《大公報》等報紙上,了解到日本侵略我國北方的形勢以及紅二十五軍與陜北紅軍會合的消息。《大公報》上刊載:“陜北則有廣大之區域,與較久根據地”,還報道,陜北的延安、延長、保安、安塞、靖江5座縣城為紅軍所占領,“現在陜北的狀況正與民國二十年之江西情形相仿佛”。從報紙上了解到陜北有一個大的蘇區根據地,有一支活躍的紅軍,還有游擊隊和很好的群眾基礎。于是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榜羅鎮召開會議。會議討論研究了當前的形勢和陜北的軍事、政治、經濟狀況,認為陜甘支隊應迅速到陜北同那里的紅軍會合。會議決定改變俄界會議關于首先打到甘東北或陜北,以游擊戰爭與蘇聯發生聯系,取得國際幫助,創建根據地的原定戰略方針,作出了把紅軍長征落腳點放在陜北的正確決策,提出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新的戰略方針。會議還決定派一支部隊,與國際聯系,取得國際的技術幫助。后來因為條件不具備,主觀力量達不到而未能實現。
9月28日晨,黨中央召開了陜甘支隊連以上干部會議。支隊政委毛澤東在會上傳達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的新決策,進行了政治動員,提出:“1.日本侵略北方的嚴重性;2.陜北根據地和紅軍狀況;3.北方可成為抗日新陣地的經濟、政治條件;4.要避免同國民黨軍作戰,要迅速到達陜北集中;5.嚴格整頓紀律,充分注意群眾工作,解釋我軍北上抗日的意義,注意擴大新戰士等!
支隊司令員彭德懷,黨中央總負責人張聞天和支隊副司令員林彪先后講了話。賈拓夫還向大家介紹了陜北根據地和劉志丹的情況。會后,各部隊立即進行政治動員和物質準備,提出整頓軍隊風紀,做群眾工作,擴大新戰士,進行宣傳等具體要求。
榜羅鎮會議解決了俄界會議所未能解決的在陜甘建立根據地的具體目的地問題,確定了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根據地的重大戰略決策,這對于黨中央把陜北作為抗日的前進陣地和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會后,毛澤東、彭德懷于9月29日率第一縱隊先行出發,抵達通渭城,邁出了向陜北前進的第一步。
小學生五年級詩歌小報手抄
時間:2023-09-18 13:0:42小學生詩歌小報手抄報圖片
時間:2023-09-18 03:0:39小學生詩歌小報手抄報內容
時間:2023-09-16 15:0:30三年級中國傳統節日手抄報
時間:2023-09-13 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