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十幾年的學生,做了十幾天的老師,角色的轉換,換來了更多的是理解。以前總覺得老師跟我們說的“老師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都有出息”之類的話是那樣假,聽多了甚至覺得反感了。但是現在,那些話卻是我想對這些學生說的,我希望他們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勇敢的面對困難,能夠一直像現在一樣,充滿活力,積極向上。我牽掛他們,我們走后,他們的學習,他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了?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們,無論嚴厲或慈祥,都是用心的傾注了他們的所有,讓我在溫馨的氣氛里學習生活,讓我感受到他們的溫暖,現在的我想用另一種心情來感謝他們。
在整個支教活動中,在隊里我是日常記錄員,在教學中我僅需教英語,而且課程安排不多,所以我的任務是比較輕的。盡管事實上我想能更多的和孩子接觸,了解孩子,但是一個團隊的決定,需要每個人去遵守和服從。我只有在平常的工作之余,用心的傾聽,用心的感受。每次的例會上,我一邊聽一邊記錄,特別是在各班主任匯報各班級情況的時候,隊友們都是如此的細心,許多在我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的問題被提出,被討論,然后得到大家的重視,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成長環境,每個人看問題的層次,看問題的深度都是截然不同的,這樣的討論,這樣的交流,集合了每個人的細膩,讓我的視野更加的開闊,而且確實讓我對孩子的了解多了很多。
按照我們的規定,每天都需要進行走訪的,一方面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家庭,學習,生活狀況,另一方面對老人的生活狀況進行調查。我走訪的次數不是很多,可是每次都感慨頗多。小朋友很熱心,每次都幫忙帶路,給我們講他們的趣事,還像小大人一樣,提醒我們注意這注意那的。這里的孩子家庭狀況普遍不是很好,留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每天忙完田里的活,回家后還得照顧孩子,做家務,非常辛苦。而他們的生活費及孩子的教育撫養費幾乎都由這些老人承擔,F在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一幕,走在路上,老人背著背簍,低著頭在爬坡。有點心酸,農村的生活固然比不上城市,年輕人出外謀生許多也是為生活所迫,留守老人更是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可是那些子女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寄些生活費,多多關心一下孩子,即使是電話里簡短的幾句話,都可以替老人們分憂的,至少可以讓他們在精神上不感孤單。想起了在家的爺爺奶奶和外婆,爸爸媽媽在我六歲的時候就出外打工,至今還在為生活奔波,每年只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我和妹妹一直跟爺爺奶奶住,現在我們姐妹兩也出來讀書了,每次打電話回家都能感受都他們的欣喜,簡單的問候也是強心劑。生活苦點,累點,他們已經習慣了,也不在乎,可是心靈的孤獨是需要孩子去關注的,我真希望那些年輕人能給老人們多一些關心,能夠承擔更多的責任。
大學生志愿活動實踐報告范
時間:2023-09-19 03:0:43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時間:2023-09-14 18:0:07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
時間:2023-09-17 18:0:12大學生假期實踐總結報告范
時間:2023-09-14 1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