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的第二次社會實踐:我當了一次售貨員。我們學營銷專業的也就是去做銷售,本來心里設想的面對顧客要微笑,然后利用所學的那些《消費心理學》、《公共關系學》里面的知識去應用于實際,但這也只是設想,等自己親身去體驗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夢想和現實的差距是多么的離譜。做的是零售,所以顧客也比較多,可以說是薄利多銷。來來往往的不只是需要我們有冷靜的頭腦,更重要的還有一顆平常心態和熱情心。記得在一次銷售過程中,由于顧客買的東西比較多,等賣完東西時顧客看了我一眼,我也同樣用疑惑的眼神對視著,等待了兩秒多鐘,他說:“我需要一個塑料袋!”這時的我,突然有一種不適應的感覺,是自己的服務不周到,更是自己想的太少,沒有急顧客之所急。如是在日后也出現這樣的毛病,豈不是失去了一大批的顧客源?這是我對那件事情后自己的感悟,也是對日后工作時對自己的警示。應該為顧客多想,因為顧客就是上帝!還有一次由于顧客比較多,找零時,顧客買了1.5元的物品,給了我5元,我想的找3.5元時,顧客突然給了我5角,當時我便不知所措了,其實也蠻可笑的,只是小小的加了五角,我便不知道找顧客多少錢,我慌張了幾秒。最后總算草草收尾。也許是我的第一次面對零售,也許是我對自己沒有自信,但這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我們可能在日后面臨更多的復雜的情形,需要我們更加冷靜的去思考,但這些的前提,便是我們的基礎知識很扎實,不要到那時才懂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