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中,不少委員向醫療衛生問題“開炮”
昨日的政協委員分組討論,醫療衛生話題成為了不少委員的關注焦點,甚至有不少委員對東莞醫療衛生問題“開炮”,尤其是社區醫療問題,不少委員認為存在的問題較大,需要及時進行改革。
有委員表示,在社區就診,只能定點,卻無法在全市范圍流通,造成不便。此外,在社區轉診也帶來麻煩,甚至耽誤病情。
市政協委員張敏表示,東莞醫療人才流失嚴重,亟待扭轉這一局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國英也坦承,在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社區醫療點平時冷清周末“爆棚”
“假如平時我在石排上班,周末到橫瀝會朋友,臨時生病要回到原來的社區看病才能用社保卡。”市政協委員吳平說,這樣一來耽誤病情,二來增加了就診費用。
吳平還提到,大多數新莞人在參保后,因為工作時間限制,只能選擇在周末就診,但社區醫療點的醫生配備每天都是一樣的,“導致周一到周五醫生在喝茶,周末就診的人排隊排好幾個小時。”無形增加了新莞人就診的難度。對此,吳平建議社區醫療點增加周末看診的醫生。
委員們同時還提到,當市民遇到疑難雜癥,需要到鎮級醫院多次就診時,按規定,先要到定點的社區醫療站開具轉診單,才能憑社?ㄔ阪偧夅t院就診,導致患者必須多次往返于社區醫療點和鎮級醫院之間,也造成了不便。
針對社區看病和轉診麻煩的問題,民革市委會建議,應該簡化從社區門診轉診到市內定點醫院的轉診手續。目前有個別鎮街已實現授權社區門診可以直接辦理轉診到市內定點醫院門診就診,無須再攜“轉診單”到社區中心辦理,大大方便了參保群眾的轉診就醫。民革市委會建議全市社區門診的轉診均實行這一模式,或者社區門診與社區中心實現聯網,通過網上即時審核的方式,讓參;颊咴谏鐓^門診就能辦好轉診手續。
大醫院不少卻缺人才和設備
市政協委員、市人民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袁明杰提出,東莞雖然有著數家大規模的醫院,但是只重視規模,不重視人才和設備的建設,也不了解東莞人究竟需要多少張床位,這需要對東莞全體人口進行詳細調查,比如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比例,不同群體易高發病癥等。
市政協委員、市人民醫院的眼科主任醫生張敏補充表示,根據較新的數據,東莞60歲及以上人群占全體東莞人口的14.2%,也就是說東莞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談到東莞醫療人才現狀,張敏很是無奈。她表示,現在東莞醫療界的處境就是:“不進來,人要走。”張敏介紹道,由于東莞目前醫生普遍待遇較低,對全國各地的優秀醫生缺乏吸引力,難以引進人才,尤其是各學科帶頭人。而現有的優秀醫生,則不斷跳槽,人才流失極為嚴重。她透露,不少鎮街醫院,由于缺乏醫生,陷入長期向人民醫院借眼科醫生的窘境。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國英表示,在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為了建設社區衛生中心,市政府批了3000個編制,目前鎮街招募到的人員還不到500個。一方面,青年醫生不愿意下到社區基層衛生中心,另一方面,梁國英指出,不少鎮街也存在不愿意增加財政負擔的問題。
希望東莞打造無“醫鬧”城市
昨日的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中,不少市政協委員還談到了“醫鬧”問題,尤其是對職業“醫鬧”表示義憤填膺。
市政協委員李鏡波說,希望東莞能打造無“醫鬧”城市。他說,這幾年,“醫鬧”案例越來越多。而且呈現出賠得越多,“醫鬧”越多的趨勢。
記者也從官方發布的數據了解到,至期間,東莞發生的醫患糾紛共755宗,其中屬于“醫鬧”事件的118宗。醫患糾紛和“醫鬧”事件逐年上升,全市正在運營的各級各類醫院基本上都受到過“醫鬧”事件的沖擊,東莞的醫院每年擺平“醫鬧”要花費超過千萬元。
對此,李鏡波表示,“醫鬧”的行為本來就不合理,但醫院往往最后都是賠錢了事。他認為現在急需公安部門重視此問題。
市政協委員麥天恩更加尖銳地說,對于“醫鬧”的預防和處理,首先要界定“什么是醫鬧”,不管是家屬還是職業醫鬧,如果有不恰當行為都應該采取措施,依法處理。他認為,只要有法可依,對于“醫鬧”就是最好的預防和處理。
他表示,很多學校都設置了法制副校長,醫院是否可以參考借鑒此做法。
東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嚴小康在聽完政協委員們的意見后表示,目前各大醫院基本都已經建立了警務室,這是遏制醫鬧的基礎,未來可能需要在機制上進行完善,配合醫院,攜手打擊醫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