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語文卷評析
上海高考語文試卷命題原則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體現,遵循語文學科特點,注重命題的準確性和測量的科學性,體現二期課改理念,切實做到有利于高校選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語文教學實際。
一、閱讀材料的選擇
文本材料在高度契合測量目標的同時,保證材料的普適性,讓大多數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心理上做到自然、公平接受,同時材料選擇的多樣性,體現出個性化的閱讀需求,還能夠緊密貼近考生現代生活,比如第一篇現代文《地圖與理論模型》是一篇典型的說明文,其說明對象是科學家研究世界所構建的理論模型,說明對象具有虛構和理性的特點,不過作者通過地圖這一人人熟悉的“模型”來類比說明,虛構變成具體,理性落于感性,達到了清晰明白、平易近人的說明效果。這一文本有利于提高現代都市人的科技素養,與考生現在及將來的學習生活一致,也與高考“是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而進行的選拔性考試”的考試性質相一致。古詩文閱讀的選文注重文本測試的適切性,力避偏、難、怪,同時注重民族文化,體現核心價值,注重對傳統文化中美的挖掘。
二、閱讀試題的編制
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考試結果需要具有高信度,考試結果的解釋和使用應該具有高效度,試題編制需要科學嚴謹,試題的題干指向和試題考查的能力需清晰明確。今年試題設計注重文體特征,落實整體閱讀,題干表述的答題要求有利于考生從提供的角度理解文本,將思維聚焦于具體的內容和問題,測量的目標明晰,如試題:“作為說明文,本文的語言除嚴謹準確外還有其他特點,請舉例分析!痹陬}干中點明本文“作為說明文”的“嚴謹準確”的特點,既是從文體角度給考生提供切入點,同時是從語言特點角度給考生提供分析“其他特點”的起點和參照,考生面對這樣的試題不會無從下手,其答題在清晰、準確的指示下,給出的答案更能確實反映考生在“分析文章寫作上的特點”這一測量目標上的能力,如果再通過準確地評分,考生在這一能力上的表現就能以分數的形式準確呈現,考試目標也能得以實現。
本次命題尤其注重對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考查,使閱讀的測試更加貼近真實閱讀的實際需要和感受。文本二文學作品的閱讀,減少了一道試題,更加突出對敘事性文本整體閱讀的要求,設計的試題分別指向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人物形象的塑造、情節的變化等,正與敘事性文本的文體特征緊密相關。本試卷繼續編制評分量表,有利于閱卷的操作和評分的準確。
三、作文試題的設計
上海高考語文卷的作文題目延續了近年來已形成的注重思辨的風格,也有新的特點。材料主體由兩個句子組成。第一句中的“堅硬”和“柔軟”可以激發考生進行豐富的聯想,對它們做出個性化的理解。第二句既沿襲了前幾年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又有所不同。第一,“和諧的自我”對個性化的理解起到收斂、約束作用;第二,“如何對待它們”不局限于二元對立,具有更大的開放性;第三,“如何對待”不僅關乎“知”,更關乎“行”,考生必須思考自己選取的方式、方法與“和諧的自我”之間具有怎樣的邏輯關系、是否具備可行性等問題;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和諧的自我”不僅引導考生思考個人的修養,更引導考生意識到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構建自我意識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
另外,本題貼近考情,與考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有很強的契合性。材料表述平白淺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內涵豐富:一方面,它上承了傳統文化中剛柔相濟、反躬自律、知行合一等精神;另一方面,它順接了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公民意識、公民責任?忌磳㈤_始他們的社會化過程,正處在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也處在文化身份認同的關鍵時期。對考題的思考不僅能考查他們的作文水平,而且還有利于他們的人格成長和后繼學習。
貼近實際應用鼓勵創新思維
??上海高考數學卷評析
上海高考數學試卷的設計,著重考查考生在高中的數學學習情況,既考查高中數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少數試題又有些難度,使試卷具備選拔功能,為高校錄取新生提供依據。
一、試題貼近實際應用
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而又自成體系的學科。有些同學在多年的學習中,不知不覺養成了從題目到題目的習慣,遇到題目就“模式化”。對此,今年試卷更貼合實際,設計了較多的應用題和有實際背景的客觀題,這些題目的難度不大,非常貼近實際問題,能有效反映出學生對于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的運用能力。同時,設計原創性試題,在掌握基礎概念和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考查考生探究與創新能力。
二、解題有一定的思維量
今年的數學試卷,解答篇幅不長,但有一定的思維量,關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卷對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點覆蓋面較廣,考查考生對數學基本知識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有些試題突出基本方法,有些試題體現知識點的融合,有些試題涉及概念本質,有些試題具有生活背景。試卷的總體難度不大,對于有難度的考題都有引導性的問題作為鋪墊,以期減少考生的畏難情緒,發揮出考生的水平。
三、鼓勵考生勇于嘗試
對于難度較大的最后一道證明題,評分標準有所變化。以往試卷評分是按考生可以做到哪一步來評分的,對于有一定難度的證明題,不少考生即使有些想法,也不易于完成其中任何一步,因而無法得分,容易造成考生望“分”興嘆,踟躕不前,但是研究新問題總是從試探開始的。對于年輕學子,更要遇事積極思考,有想法就敢于嘗試;诖,最后一道證明題的評分標準,不再以達到哪一步為標準,而是依據考生的論述所反映的想法的合理程度來評分。同時,在教學中更要鼓勵學生面對新問題時,勇于嘗試,失敗不等于失分。那些“知難而退”的所謂考試技巧,并不適應于有思想的同學,變“不知”為“可知”總是在試探中完成的。
注重語言應用考核交際能力
??上海高考英語卷評析
上海高考英語試卷在考查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適應語言測試的潮流,也注重考核語言的運用和交際能力;通過豐富的考核內容,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發揮的平臺。全卷視野開闊,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一、試卷題材廣泛、內容新穎、語言地道
高考英語卷在選材方面力求既有傳承,亦有創新。首先,試卷延續了近年來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的優秀傳統,涉及的主題包括社會交往、工作環境、科技進步、歷史文化符號、商務領導力培訓等等,使擅長于閱讀不同題材的考生均有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其次,試卷語篇體裁多樣,包括對話、調查報告、新聞報道、影評、論文等,既能全面測試考生的語言能力,又在難度方面保持合理梯度。再次,所有語篇均取材于原版教材、書報,不僅語言地道,且盡可能還原英美國家的真實場景,使考試所用語言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用語相一致,最大程度保證測試的公平性與客觀性。
二、試卷注重能力考核,順應語言教學趨勢
本次英語卷注重綜合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及思維能力,要求指向明確,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
1.語法:為了充分體現語法知識的語用功能,全面了解考生活用語法知識的能力,在堅持“基礎、常見、實用”的原則上,著重考查考生語法知識在語境中的應用。此舉旨在避免機械、孤立的考核方式可能帶來的弊端,能較好地反映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
2.詞匯:除了考核學生基本掌握詞匯的詞義、詞性外,今年的考題也考核了兼類詞的靈活運用以及詞匯在語境中的詞性變化,有利于引導教師在平時教學中關注一詞多義,利用真實語境進行教學。
3.閱讀:除了考核學生對文本的基本理解以及上下文內容推斷外,今年的閱讀語篇題材和體裁均有創新。其中“雪人”曾是歷史上的文化符號,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是經典素材,內容真實、新穎,開拓學生眼界。影評語篇則繼續注重真實生活中的英語實用性,有利于引導教師平時適當選用各種英語題材進行閱讀教學,同時鼓勵學生進一步拓展課外閱讀,增加閱讀量。
4.簡答題:除了考核學生對基本信息的獲取能力外,今年的考題繼續注重檢測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引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和歸納、表述等能力。
5.漢譯英:除了常規考查學生的基本翻譯能力之外,如單詞拼寫、詞匯搭配、句型運用等要素外,今年的考題側重關注中學階段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英語的習慣表達、尤其是中英文表達上的文化差異。有利于引導教師平時在教學中注重知識與能力訓練的同時,注重漢英表達差異,使英語表達更地道。
6.寫作:除了考查學生的英語語言準確和流暢的表達能力外,今年的寫作主題不僅力求貼近學生生活,且給予考生充分自主選擇的權利,讓考生有話可寫,表達空間更大。
三、試卷講求思想性、實用性
本次試卷從思想性角度,通過“身殘志堅、勇攀高峰”的對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故事等,弘揚高尚的精神情懷。從實用角度而言,本次高考英語卷希望通過測試的導向作用讓學生明確語言學習同樣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并最終有益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為此,試卷中出現了諸多“新”詞匯,包括最新列入詞匯手冊的單詞以及一些報章雜志中經常提到的高頻詞,盡可能真實地呈現學術英語閱讀的形態,體現高考的選拔作用。此外,試卷注重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包括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進一步指明教師應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從而真正完成從“考什么教什么”到“教什么考什么”的轉變。
貫徹立德樹人優化試題設計
??上海高考政治卷評析
上海高考政治試卷以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牢固把握今年高考考試內容改革主題,增強考試的基礎性和綜合性,加強考查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全面落實高考考試內容改革主題
今年高考政治卷命題的核心是“一點四面”,即以立德樹人為重點,加強對、依法治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的考查。
試題設計把握了文化傳播潤物無聲的特點,在兩個方面落實主題,一圍繞主題,挖掘真實性強、內容具體的情境材料;二通過設問引導考生對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政治、經濟和哲學等領域試題,旨在引導考生正確理解“我國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總體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等學科基本知識;建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方法,從而提高人文素養。
二、著重考查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在保持分值權重不變的前提下,加深了對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學科能力的考查。試題設計中體現基礎性與綜合性有機結合。
1.在診斷影響因素中考查學科思維精確性
思維精確性決定了考生解決問題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能把握規律,運用規律對社會現象作出預測。思維達到的精確水平標志學科理性判斷能力的程度。今年第31題“作為居(村)委會,調動居(村)民參與自治積極性的關鍵有哪些?”、第33題“根據材料信息,運用經濟常識,預測2015-2020年我國非金融領域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趨勢,并分別列舉一個最主要的預測依據”等,其命題立意就在于能夠運用學科知識精確診斷問題產生的原因,或社會現象的影響因素,并加以區分主次。
真實世界中任何現象的產生,都可能是綜合因素的結果,考查思維精確性旨在糾正社會科學領域考生泛泛而談,缺乏針對性、缺乏理據的思維習慣。
2.在理論論證中考查學科思維完整性
理論論證包括論證層次和每個層次內部的因果論證等兩個方面。第34題試題援引評論家觀點:“京劇要傳承,必須通過‘戲引人’,以戲爭取票房;‘人抬戲’,以票房支持戲!币筮\用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原理,評價這位評論家的論述是否完整地論證了他的觀點,并加以分析說明。第32題要求運用政治常識簡要回答,“黨為什么提出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這些試題正是考查考生在理論論證中學科思維的完整性。
一般認為,只有論述題可以考查論證層次的完整性。事實上,這是學科的基本能力,無論是社會生活中還是學術環境中,能夠直接進行因果論證的情況并不常見,而學科思維的完整性恰恰是學會獨立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維的基礎。
3.在選項設計中將哲學融于試題材料敘述語境
今年部分哲學試題的正確選項和錯誤選項,都不再直接以哲學知識呈現,而是將哲學基本概念、原理與試題材料敘述語境相結合,加以重新表述。其內容主體、客體等要素都是具體的,與語境相符,而關鍵詞“和/或”句式則是哲學的,也就是說選項表述與哲學知識特征相符,但不是哲學知識本身。
這種選項設計的積極意義在于:(1)豐富和提升哲學選擇題考查的學科能力。在選項設計中將哲學融于試題敘述材料語境,考查的能力主要集中在運用哲學知識說明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運用哲學知識推斷社會現象發展趨勢或可能結果,運用哲學知識歸納材料所反映社會現象的實質,運用哲學知識解決社會實際問題,運用哲學知識評價社會現象等,這些能力都是進行大學學習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2)引導考生學會哲學思考。同樣是運用哲學知識認知社會現象,將哲學融于試題敘述材料語境,為考生創設的是哲學思考的情景,融于試題情景就是融于生活,這種考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知識與生活分離的問題,也相應地提高了能力要求。
三、探索在分析評分中融入整體評價
從試題構成角度看,評分是實現命題意圖、決定試題有效性的關鍵。為響應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的改進評分方式,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要求,今年力求通過完善評分量表,進一步解決分析評分中的整體感缺失問題。
分析評分法是對認知過程中的各個行為特征分別進行評分的方法,優點是考試結果可用于診斷考生能力表現,幫助教師與學生調整、增益教與學。然而,各評分項獨立評分帶來的問題是行為特征的孤立化,對考生缺乏整體評價,也帶來了投機的應試行為,使得考生能力發展背離了初衷。為此,今年探索通過建立評分項之間的邏輯關聯,進而增加評價結果的整體感。如第33題著眼于試題內在因果聯系,同時觀察兩個能力,避免機械割裂彼此。第34題立足于觀察考生的完整評價過程,促使考生掌握學科評價能力的元認知。
關注“全球視野”與“中國情懷”
??上海高考歷史卷評析
上海高考歷史試卷一直致力貫徹“三個有利于”的指導精神,注重對思維能力的考查,著力引導中學歷史素養的培養,凸顯歷史教學的現實意義。今年在堅持歷年命題理念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了如下理念:高考歷史試卷不僅擔負著選拔人才的任務,同樣擔負著引導正確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的重要功能。因此,今年歷史試卷體現了如下特點:
一、倡導看待歷史的“全球視野”
在中學歷史學習中,采用什么樣的“視野”來看待問題,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只有站在一個更加寬闊的視野中,才能對歷史達成整體性的理解和反思。因此,今年試題中特別突出從“全球視野”理解歷史,引導學生形成“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的全球意識。例如,從歷史方法上來看,第13題指出了近代以來的世界歷史就是“從分散走向整體”的歷史;從對史實的理解上來看,第28題暗喻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于人類文明的破壞以及深刻反思的必要性;在歷史觀上,第40題更是直指西方近代形成的以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為中心的進化歷史觀的局限性,希望引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厚資源來重看和重構中國和世界的現代歷史,建立中國傳統文化所強調的人類共同體意識,為今后的中學歷史教學提供新的論述基點。
二、樹立牢固的“中國情懷”
采用國際化的視野,是為了更好理解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加深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自信與熱愛,所以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是今年命題的重中之重,其中包括: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綿長和自成一體(第1題);儒家的禮樂制度對規范“和而不同”社會秩序的功能(第32題);中國傳統中獨具智慧的中央和地方管理體制(第4題、第33題);中華文明的強大包容性,這種包容性不僅體現在古代的民族交往中(第8題、題39題),也體現在新中國“求同存異”的外交理念中。特別是非選擇題第39題,摒除了西方漢學家對于絲綢之路較為簡單和狹隘的理解,嘗試從中國眼光、中國立場來為絲綢之路的大歷史建立坐標。
三、熔鑄
今年命題特別希望通過歷史追溯來凸顯的倡導和引領。例如對于世界各地法律實踐的考查(第3題、第15題、第16題、第27題);對于愛國主義的引導(第12題、第20題、第26題);對于科學的認識(第25題)等。
四、貫通歷史知識
歷史學習貴在“貫通”。今年試題繼續引導學生做到“三通”,即“古今打通”、“中外打通”、“文史哲打通”。例如第38題,通過“霸權興衰”這一主題,引導學生回顧20世紀英國的世界霸權漸漸走向衰落,美國則一步步上升至執世界之牛耳地位的歷史,希望從兩國地位升降的歷史過程的考察來引導學生全面地理解兩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第40題從時間上講,上涉周秦、下到近代和當下;從空間上說,源自古老中國,延伸到整個現代世界,從中頗能體現歷史的縱深感和廣闊性。
五、書寫“活的”歷史
歷史不是死的知識的堆積,而是過去與現在的一場不間斷的對話,這種對話離不開對當下政治、經濟、文化等問題的歷史維度的思考。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萬隆會議召開60周年,命題沒有回避這些熱點,引導學生通過“再現歷史”的方法,感受歷史,體會勝利和成績的來之不易;通過回顧古代“絲綢之路”的發展歷史,理解今天的“一帶一路”宏偉戰略具有現實的意義。此外,非選擇題第36題,要求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反思雅典民主政治,引導學生“走進歷史”,提升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
六、加強對于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試題,進一步明確了時空意識是歷史思維的核心要素,進一步加強了對歷史方法的考查,特別是歷史學所特有的對史料處理的方法。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史料為基礎,強調史料的來源與準確性,做到“論從史出”、“言必有據”。今年第39題,用整整一個大題的篇幅,以全新的情景、全新的方式考查了歷史學中最重要的方法“兩重證據法”。一方面,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考查學生在新情景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養成歷史學習的“證據意識”。
突出上海特色加強能力考查
??上海高考地理卷評析
上海高考地理試卷,本著有利于為高等院校選拔合格人才、有利于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有利于地理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的“三有利”原則,凸顯地理學科特點與核心素養,從地理知識、地理技能與地理思維等三大測量目標,全面考查學生的地理認知水平。今年的試卷“穩中出新,穩中求進”,與往年相比難度持平。試題多為新穎鮮活的原創題,素材大多來自新聞媒體、學術書刊等。試卷內容覆蓋面廣,其中世界地理與中國地理、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比重分別約占一半?v觀整張試卷,體現了兩大特點:
一、突出上海本土特色
學習地理要注意聯系實際,關注當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尤其要關心身邊的生態、環境、資源、災害等地理問題。今年地理高考試題堅持正確導向,加強對考生進行本土地理的考查,涉及考題在30道選擇題中有9題,在6道綜合分析題中有1題,考分共計34分,占全卷的23%之多,內容涉及上?萍、商業、人口、城市化、產業調整以及臺風天氣等多方面。例如,有一題根據“上?蒲腥藛T成功設計低成本咸水淡化裝置,為‘一帶一路’戰略做貢獻”的新聞素材而命制的試題,將時事熱點與“中亞、西亞干旱區”的考點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閱讀上海人口增長統計圖,考查學生對上海人口發展的認識,同時要求推測人口新政實施對上?赡墚a生的影響;上海產業調整與積極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考題,要求考生聯系上海的區位條件與大力發展科創中心的新形勢來回答問題,體現了“突出上海本土特色”的試卷風格。
二、加強地理能力考查
今年的地理高考命題從地理的空間性、區域性、綜合性的特點出發,著重考查學生的空間認知能力、成因詮釋能力、區域綜合能力、地圖閱讀能力與人地關系的評價能力。
空間認知能力是地理的基本能力。試卷中有些考題沒有給出地圖,需要依靠學生頭腦中的“心理地圖”來完成答題,如“新絲綢之路”橫貫亞歐大陸,自東向西依次經過的世界文化圈的選擇題,是無圖考圖的題目,體現了對學生空間認知能力的考查。
地圖閱讀能力是地理信息獲得與處理的能力。例如“新西蘭”一題,如果從知識內容的角度考慮不應該列入考試范圍,因為該國地理概況不是必學內容,但從能力的角度同樣能考查學生。該題提供的地圖蘊含了豐富的地理信息。通過閱讀其緯度、國土形狀、河流分布等信息,可以分析出,新西蘭為南太平洋島國,終年溫和多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還能從中推測出,該國能源以地熱能、水能、風能為主,這是因為新西蘭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地帶,斷裂多,巖漿活動頻繁,因此地熱能豐富;全年降水豐富且均勻,國土狹長,中部為山脈,河流多向東西兩側流入海洋,河流短,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資源豐富;多數國土位于西風帶,風力較大,因此風能資源豐富。該題能夠有效考出學生在閱讀地圖能力上的差異。
成因詮釋能力是運用原理解釋地理問題的能力。“法國羅訥河”一題包括了對若干地理成因的考查,即羅訥河上游洪峰得到有效削減的自然環境原因,該河出現春汛與夏末枯水期的原因,法國拆除部分水電站的原因。解答這些原因,需要運用相應的徑流調節、河水補給、地中海氣候特征、河流生態保護、能源消費結構等地理原理,學生在答題中能夠反映出對地理原理的掌握狀況和對地理成因的詮釋能力。
區域綜合能力是地理學科的核心思維能力。近幾年來,每年地理試卷均有一道區域綜合分析題,它能夠有效地考查學生對一個區域的整體把握、因素聯系、綜合思維的能力。今年試卷中“分析中亞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及其對該地區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一題,要求學生在綜合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因素的基礎上,概括出中亞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并且從人地關聯的角度分析其對人文環境的影響。該題對綜合思維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時還需要較高的地理表達能力。該題的評分采取等級評分法,能夠較好地體現地理學習水平的區分度。
緊扣科技前沿考查應用能力
??上海高考物理卷評析
上海高考物理試卷的結構與去年相同,全卷試題數為33題,閱讀量與去年基本相同,計算量則略有減少,在難度上有較好的梯度分布。
試卷注重對高中物理學科的核心內容、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思維方式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視對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進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卷對知識點的覆蓋分布合理,其中牛頓運動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氣體實驗定律、功和能等高中物理教學核心內容在試卷中占有相應的比例。
試卷強調聯系社會、德育滲透,緊扣科技發展的最新前沿,如我國首家、全球第三家質子重離子醫院在滬正式投入運營。這一尖端科技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也在試卷中有所體現。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同時,激發學生關注科技前沿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動力。試卷力圖充分體現“物理源于生活”的教學理念,在努力傳遞“課堂教學必須注重對物理本身的理解”這一信息的同時,體現物理知識的學有所用。
整卷強調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運用,對教學基本要求中規定的不同認知層次的考查比例恰當,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均與考試的性質、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一些試題在設問、考查角度等方面均注意了逐步深入和提高,從而使試題能區分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試題依據教材內容、緊扣課程標準,其目的是希望在教學過程中能對教材予以充分的關注,而非以練代學。
今年上海物理高考試卷在考查學生高中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重點考查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物理實驗能力、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試卷力圖體現二期課改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在試題中的滲透。在加強對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注重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14、20、25題考查了根據物理原理進行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第2、8、11、17題考查了根據圖像進行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第25、31、33題考查了對物理過程中的多種可能進行討論和分析,并正確判斷結果的能力。
在物理實驗能力以及基本技能的考查方面,試卷以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為基礎,設計了與課堂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相關的試題,并在基本實驗的基礎上有所拓展。實驗題的設計旨在考查學生觀察現象、實際操作、分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改進實驗操作、定性分析簡單實驗誤差等基本實驗技能。
強化基礎聯系實際注重能力
??上海高考化學卷評析
上海高考化學試卷從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有利于促進中學化學教學改革等角度出發,緊扣課程標準及考試手冊,重視教材,注重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強化對化學學科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以及對學生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的考查。試題總題量較去年略有減少,題干表述更簡潔,應答設問指向更明確。
一、注重對化學學科主干知識的綜合考查
今年試卷的考查內容聚焦化學學科核心知識,突出知識的基礎性,注重知識的綜合考查,比如第五大題把氧化還原反應和電解質溶液知識通過氯堿工業及應用聯系起來;第八、九大題有機化學以官能團性質以及官能團之間的轉化規律為主線,著重考查反應類型、反應條件、結構簡式、有機物命名、同分異構、有機合成路線以及官能團性質的比較等有機化學核心知識。
同時,試題設計注重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建立起一類問題解決的模型與方法,比如第17題考查電解質溶液中離子反應與離子共存知識,需要學生根據題設條件對溶液性質進行分類綜合判斷;第20題考查外界因素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需要學生結合“速率?時間”圖像進行逐一分析,這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方面的學科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大有幫助。
二、注重與生產、生活以及社會的聯系
今年試卷選材與實際生活結合多,注重突出化學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正面宣傳化學,彰顯綠色化學理念。考試中遇到的元素中文名稱的確定、一鹵代烴的制備、白云石生產鈣鎂系列產品、用于果蔬保鮮等的過氧化鈣等素材,不僅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生產中,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認識化學學科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保護世界的有力武器,有力彰顯化學學科內涵以及學科的育人價值。
依據這些素材設計的試題,還可以很好地考查學生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考試對高等學校選拔合格人才以及引導中學化學教學的雙重作用。
三、強化學科探究能力與思維能力的考查
今年試卷主要以對探究過程與結果的評價能力、方案設計能力為取向,考查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從文字、圖、表等情景資料中獲取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推理等,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如第24題要求學生分析碳化溫度偏高、偏低對碳化反應的影響;第28題分析離子交換膜的作用;第33題要求分析制備過氧化鈣過程中為何采用氫氧化鈣過量的原因等,通過這些分析評價對提升學生的質疑精神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另外,第36題要求學生列舉用重量法測定過氧化鈣質量分數所需要的實驗數據;第40題要求根據所給定的試劑和儀器設計實驗方案證實對教材有關反應的質疑,有一定的開放性,可有效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相關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的考查都要求學生能夠準確運用化學語言表述相關問題,有效檢測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理解的深度和準確性,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
關注前沿研究成果合理劃分層次差異
??上海高考生命科學卷評析
上海高考生命科學試卷的特點是:強化考查和評價考生建立在學科基本理論基礎之上的創新思維能力;強化與社會實踐和生命科學新進展的密切關聯,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精神;強化“教、學、考”三位一體之間的平衡,制約應試教育和題海戰術的影響。
今年試卷的命題旨在通過以下方面求得有益的進展:
一、強調情景材料的選擇,提供學生解決問題的新鮮背景
今年試題的材料多選自前沿的研究成果,又緊密貼合教材內容,以材料的科學性與新穎性為出發點,注重將最新的生命科學研究滲透在測量目標之中。讓考生在已有的學習基礎上,側重于通過分析、判斷來解決問題,從而將已知的知識與新獲取的知識融為一體。同時通過試題情境的生動性與趣味性來減弱考生的應試緊張感,為考生正常發揮水平創造條件。
二、考核教材的主干知識,均衡把握知識點的分布
今年試卷內容的選擇覆蓋了教材的主干知識,命題嚴格把握各個知識點的分布,所有的考核內容都與高中教學實際密切聯系。在強調試題原創性的基礎上,做到有出處、不超綱、有梯度、便于思考。
三、緊扣測量目標,側重思維能力的考查
試題的編制與測量目標的設定保持一致,繼續立足考查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同時強調科學解決問題能力和科學思維的訓練,竭力引導中學教學去更多地關注學生在對基本概念的準確剖析、增強信息獲取及思維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多讓學生在學習中關注生命科學的本質,體會生命科學的學科樂趣,而不是盲目地在題海中純粹記憶,枯燥強化。
四、準確評價,合理劃分學生的層次差異
試卷的多種題型可以在不同層次上考查反映學生的基礎知識與能力程度,而閱卷評分中多處采用了等級評分,這種分層評分更看重考生對于復雜問題的理解程度以及生命科學思維表達能力,因而等級評分能有效地選擇出不同思維程度的學生,將具有良好分析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與死記硬背的學生區分開來,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49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45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2 09:0:39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2 0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