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現在有4個校區,分別為:四平路校區、嘉定校區、滬西校區、和滬北校區
1.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赤峰路71號。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0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2.同濟大學嘉定校區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復旦大學楓林校區是復旦大學的四大校區之一,俗稱醫學院校區,位于繁華的徐家匯東側。楓林校區因所在地徐匯區楓林橋地區而得名。楓林校區是原上海醫科大學的校址,占地288畝,是復旦大學除藥學院外各醫學院系的所在地,包括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護理學院。因東安路(原東廟橋路)穿越校區,楓林校區被分為東苑和西苑,此外護理學院單獨位于楓林路305號。
3.同濟大學滬西校區
地址:滬西校區位于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校區占地面積414畝,校舍總面積30.2萬平方米,包括新建設的現代化學生公寓5.2萬平方米。按照學校資源配置與校區布局規劃,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大三安排在滬西校區就讀。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附屬工廠整建制單位設在校區。此外,為充開始利用校區教學資源,民辦大學歐華學院、誠信學院部分學生入住滬西校區就讀。
4.同濟大學滬北校區
地址:同濟大學滬北校區位于上海市中山北路727號(共和新路口),1958年創建上海鐵道醫學院。 1995年5月上海鐵道學院與上海鐵道醫學院合并成立上海鐵道大學。 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同濟大學,學校決定在原鐵道大學醫學院原址設立滬北校區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3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學校始于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17年由華人接辦,先后改稱為同濟醫工學校和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同濟大學經過六次搬遷,先后輾轉滬、浙、贛、桂、滇等地,1940年遷至四川宜賓的李莊古鎮堅持辦學。1946年回遷上海以后,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綜合性大學。
在始于1949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同濟大學原有的文、法、醫、理、機械、電機、造船、測繪等優勢學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體搬遷內地。同時,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筑相關學科匯聚同濟,使之成為國內土木建筑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1978年以后,學校實行“兩個轉變”——恢復對德交流由封閉辦學向對外開放辦學轉變,拓展學科范疇由土建為主的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轉變。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并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2017年,列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同濟大學始終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為崇高使命和責任,以本科教育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為強校之路,確立了“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經過大學階段的學習、熏陶以后,具有“通識基礎、專業素質、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全球視野、社會責任”綜合特質,成為引領未來的社會棟梁與專業精英。創校至今,先后培養了36萬余名畢業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企業家、醫學專家和工程技術專家。校友中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的有159人。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49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45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2 09:0:39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2 0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