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成敗的關鍵在于信念而非方法,無論是你靈光乍現還是摸索出來的方法,或嘗到過些許甜頭,但久而久之以后都會被棄忘。而若是有了信念,其實方法就不缺了,就算是遭遇沖擊,你還是能夠“柳暗花明”又一策。
教練技術作為一種管理技術亦如此。眾多管理者非常青睞教練管理技術的高效,經過培訓和輔導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了基本技巧,但回到企業教練的成果并不高效。透過觀察,發現答案是非常簡單,但卻非常嚴重,就是在與員工教練時,可以清晰看到,在內心無法相信員工是“有”的,無法堅信他們是可以的。
如果你領教了教練式的高效,就必須明白它高效的核心之所在。這就是取決于她的本質—— “取”,而在傳統的管理或溝通中,主要是在“給”的概念下開展. 而“取”即從員工頭腦里找到方法,之所以高效原因如下:
首先,是由員工自己發現的方法和策略,員工更加富有工作主動性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而不是“什么都要聽別人的”,情緒和思維長期壓抑,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常是反彈和消極;
其次,因為自發地參與了hr369.com目標的制定。更加清晰自己工作角色的使命,形成自我的命令狀態,工作中自律性和調適力非常高,不用你太多監督,也不用總是遇到問題就來咨詢你。降低了過多“溝通”和“交接”帶來的損耗與風險;
再者,無論是目標、路徑和策略,因為是自己想到和選擇的,是自己的承諾,所以更愿意負責,養成員工的成果導向意識,激發員工對成功、對奉獻、對目標的追求欲望;
同時,因為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狀態,更加能夠激發自己的能力以及提高資源使用率,當然,當自己的能量不斷地增加以及目標的自主完成,自然是激發了員工的自信心和斗志;
同樣,激發員工自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感,讓員工提高對目標、對企業、對團隊的忠誠度。“什么事是自己的事?”。答:“我正在做的事,正在參與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當這些都養成為一個團隊習慣、企業習慣,成為一種文化的時候,那她的效應和成果,作為管理者應該清楚。
而這一切都歸功于“取”,取出了員工的智慧、才能和熱情,取出了員工的思想、目標和信念。因為有很多東西,事實上是他人永遠也“給”不了的。
所以管理者自然是愿意“取”,但問題是“取”不下去。這就是一個現實的矛盾,想“取”但無法堅信員工是“有”的,當然也就“取”得心里毛毛的,而放不開手腳。原因在于:
一是源于傳統的管理思想。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我說他們照做,我開單他們拿藥,他們按照規章辦事就行了。突然把“頭腦和手腳”都由他們來,心里還是比較虛。突然改變還是不習慣;
二是要面對現實目標。企業要效益,我是要完成目標的,哪有空去搞什么新模式,哪有空去“取”什么員工能力。工作不是練習,我還是守住過去比較穩當;
三是自己比較能干。說來說去還是我自己“行”,比較有把握,“無法決定他人,但我可以把握自己”,我自己想怎么調整就怎么調整,心里踏實。干的好與壞,至少我不會欺騙自己吧。再說,我都做這么久了,還是有成績可以驗證的;
四是員工真的不行,真的“沒有”。他來公司這么久了沒有做出什么成績,平時“溝通”他也說不出什么東西啊。他雖然是個部門負責人了,但還是個“孩子”。
因為“取”的核心恰是信其“有”,既然“沒有”又如何取呢?那么到底是我不愿意信,還是員工還真的沒有什么可以取呢?這就是我們很多管理者對于教練式管理在實際運用中的最大障礙了。
第一,員工如果真的不行,真的“沒有”,那么為什么要聘用他呢?這和你聘用人才的初衷完全相背的。請你列出當時你聘用他的理由,就可以看到有還是沒有?有什么?
第二,你剛才列出的理由只是你能看到的,是否還有你沒有看到,但事實上他也可以的呢?
第三,請你列出員工“沒有”、員工不行的關鍵因素,如果將這個因素移除了呢?
第四,你是否認同,能力是鍛煉出來的,就如同你我一樣,也是從無到有,從不行到行。而我們有了經驗,如果讓員工比我們更快些,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第五,假設我們一直在“給”,他們真正能“受”的到底有多少呢?(即你的鞋他們穿著跑)。這僅僅是你期待的成果和速度嗎?
第六,我們自己是否也有不及之地?有多少?
第七,如果他們有了意愿,有了要求,而我們是否可以支持他們的不及之地呢?
“相信每個人都有巨大潛能”,這并不是一句僅用于鼓勵的語言,而是要在內心堅信。至少,“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的古諺,做為帶“團隊”的你應該不會懷疑吧。很多管理者或是老板之所以累得死去活來,而不能自拔,就是因為始終不相信這兩句已經普及了許久的話是真實的。
我國古代思想家管子在其《心術篇》中就提到:無代馬走,使盡其力;無代鳥飛,使臂其翼。意思是,你不代替馬兒走路,馬兒自然會奮力前奔,你不用代替鳥兒飛翔,鳥兒自然會振翅高飛。激活員工xuexihr.com智慧,擁有真正的團隊能量,建設適應知識經濟環境下的現代高效企業,關鍵還是在于相信員工,相信員工有能力,有潛力,有意愿。如何“取”出來?這就是“教練”的工作了,也正是管理者的天職。
所以,教練式管理是一種模式,更是一種思想。
至于你說,即使相信員工“有”,但還是感覺速度有些慢。如果真是能做到這樣那就好辦了,我們的接下來的目標和任務就是如何加強她的進度就可以了。我說過了,只要有了信念,方法就不遠了。
作者: 彭晉杰 來源: 價值中國
銷售的技巧與口才 高情商
時間:2023-09-14 03:0:46銷售的實戰技巧與口才 提
時間:2023-09-20 01:0:01電話銷售技巧與口才溝通話術
時間:2023-09-20 10:0:51職場減少無效學習的5個關鍵
時間:2023-09-16 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