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體驗經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青海大學預測分數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青海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青海大學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據,及2023年青海大學預測分數數據。
青海大學預測分數線是348分到631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79450名到1140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青海大學在天津2022年綜合(化 或 生)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00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110名;
2、青海大學在福建2022年物理(物理+(選考生物或地理))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46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8191名;
3、青海大學在福建2022年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50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6324名;
4、青海大學在陜西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78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3334名;
5、青海大學在青海2022年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3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186名;
6、青海大學在新疆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17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870名;
1、2022年青海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 | 2022 | 544 | 17717 |
北京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547 | 17152 |
北京 | 綜合(地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2022 | 547 | 17152 |
天津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2 | 600 | 14110 |
天津 | 綜合(化) | 本科A | 2022 | 601 | 13914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地 或 政) | 本科A | 2022 | 612 | 11660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615 | 11049 |
天津 | 綜合(物 或 生 或 政) | 本科A | 2022 | 615 | 11049 |
天津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A | 2022 | 631 | 8146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66 | 7438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37 | 51825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523 | 23289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31 | 32026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504 | 15881 |
吉林 | 理科 | 本一B | 2022 | 403 | 43127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68 | 24958 |
上海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 | 2022 | 475 | 23018 |
上海 | 綜合(物 或 地 或 政) | 本科 | 2022 | 482 | 21514 |
上海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488 | 20201 |
上海 | 綜合(物 或 生 或 政) | 本科 | 2022 | 488 | 20201 |
上海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 | 2022 | 493 | 19101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65 | 40274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67 | 38366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72 | 34004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2 | 591 | 57969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52 | 37116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生物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46 | 28191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50 | 26324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2 | 551 | 25875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555 | 24203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44 | 25869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541 | 71458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60 | 47459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57 | 9039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56 | 6800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538 | 36890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9 | 36279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43 | 33823 |
湖北 | 物理(物理+(生或地)) | 本科 | 2022 | 546 | 32007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46 | 8480 |
湖南 | 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36 | 41129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41 | 3755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43 | 3617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45 | 34869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43 | 79450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2 | 546 | 7634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49 | 71544 |
廣東 | 物理(物理+(生物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55 | 64829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00 | 33684 |
海南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 | 2022 | 596 | 11135 |
海南 | 綜合(政 或 物 或 生) | 本科 | 2022 | 629 | 6545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634 | 5980 |
海南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 | 2022 | 636 | 5753 |
海南 | 綜合(地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2022 | 640 | 5339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32 | 27557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52 | 49417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57 | 10708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93 | 27668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41 | 27520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78 | 43334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17 | 6954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97 | 13994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348 | 14683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365 | 12244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384 | 9773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25 | 5668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2 | 434 | 3186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2 | 460 | 1842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2 | 482 | 1140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40 | 9125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17 | 14870 |
2、2021年青海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539 | 17770 |
北京 | 綜合(地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2021 | 544 | 16884 |
北京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 | 2021 | 548 | 16248 |
天津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1 | 589 | 14727 |
天津 | 綜合(化) | 本科A | 2021 | 591 | 14334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1 | 601 | 12510 |
天津 | 綜合(地 或 政 或 物) | 本科A | 2021 | 605 | 11779 |
天津 | 綜合(政 或 物 或 生) | 本科A | 2021 | 607 | 11390 |
天津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A | 2021 | 627 | 7842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67 | 8211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43 | 49037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534 | 21915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39 | 28845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91 | 16449 |
吉林 | 理科 | 本一B | 2021 | 396 | 38367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81 | 20579 |
上海 | 綜合(物 或 地 或 政) | 本科 | 2021 | 468 | 22835 |
上海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 | 2021 | 473 | 21738 |
上海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477 | 20819 |
上海 | 綜合(物 或 生 或 政) | 本科 | 2021 | 479 | 20397 |
上海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 | 2021 | 481 | 19970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46 | 41356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1 | 36946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58 | 31480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1 | 580 | 63277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56 | 35990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61 | 23881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1 | 565 | 22230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570 | 20223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生物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70 | 20223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60 | 23845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542 | 7161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80 | 42114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92 | 8893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79 | 7859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87 | 6130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1 | 558 | 36603 |
湖北 | 物理(物理+(生或地)) | 本科 | 2021 | 568 | 3135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1 | 569 | 30796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71 | 2975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72 | 29250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73 | 28749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1 | 579 | 25780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81 | 24824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58 | 847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48 | 40690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60 | 32451 |
湖南 | 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60 | 3245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61 | 3180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63 | 30513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71 | 25655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1 | 531 | 91988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44 | 76512 |
廣東 | 物理(物理+(生物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49 | 70420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0 | 70037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5 | 63494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1 | 556 | 63175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8 | 61199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61 | 57498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1 | 573 | 45434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21 | 27314 |
海南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 | 2021 | 586 | 12038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608 | 8682 |
海南 | 綜合(政 或 物 或 生) | 本科 | 2021 | 611 | 8277 |
海南 | 綜合(地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2021 | 620 | 7145 |
海南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 | 2021 | 636 | 5377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70 | 26903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53 | 5313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57 | 11401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97 | 27378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 | -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22 | 37247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69 | 44354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28 | 7717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93 | 1622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341 | 1542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359 | 13027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394 | 9019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13 | 7133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1 | 437 | 2926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1 | 453 | 2264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38 | 931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33 | 13935 |
青海大學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寧。學校前身為青海工學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與青海農牧學院、青海醫學院、青海財經學院合并為青海大學,“文革”初期被撤銷。1971年恢復青海工農學院,設有工、農兩大學科。1988年恢復青海大學。1997年10月,青海畜牧獸醫學院并入青海大學。2001年1月,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青海財經職業學院整建制劃歸青海大學,2004年青海醫學院并入,組建成新的青海大學。六十年風雨兼程,六十年薪火相傳,學校譜寫了一部砥礪前行、自強不息的創業史。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農、醫、管四大學科為主,其他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2001年以來,清華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6所知名高校先后對口支援青海大學,2004年成為青海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2008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2年入選全國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為國家首批百所創新創業示范校,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成為教育部與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學校占地3000余畝,面向全球和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校生2.5萬余人,其中研究生2850人(含博士研究生206人)、本?粕2.2萬余人。目前,學校有教職工5356人(含附屬醫院3054人),其中專任教師1365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532人,占比達39%,碩士以上教師占比達86%。學,F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內一流建設學科2個、省內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12個,省級二級重點學科5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個,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共計160余個;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個,共計60個專業領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擁有本科專業6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雙語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一流課程7門、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0個、國家級卓越計劃項目9項、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項;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其中培育中心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農業部實驗室(中心)5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育華漁VR世界實驗室1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18個、省級科技重點實驗室23個(其中分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學校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7人,雙聘教授2人,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青年項目1人,國家“”專家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入選國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國家級人才2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4人,獲國家創新爭先獎、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第三世界國家科學院全球唯一基礎醫學獎等19人,全國及省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級優秀專家、優秀專業技術人才60余人,入選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人才項目241人,團隊項目14個,青海省“135”高層次人才、省級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220余人。1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6個研究團隊入選“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學校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科專業設置與國家和青海省著力推進的三江源生態保護、柴達木循環經濟建設等相關的特色傳統產業和新興戰略產業聯系緊密。在三江源生態保護、高原農牧業、高原醫學、藏醫藥學、鹽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培養了一大批應用型人才,為青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近五年來,學校獲批科研項目1690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項,科研經費總計超12億元,鑒定科研成果648項,其中國際領先12項、國際先進77項、培育新品種37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國爭先創優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以上獎60項、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2人次。在國內外各種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969篇,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Nature》上發表學術論文4
青海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0 11:0:47青海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0 10:0:00青海高考往年征集志愿的院
時間:2024-07-02 15:0:23青海高考錄取結果什
時間:2024-07-02 1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