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道德教育計劃 每位教師都應依據不同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成長規律,抓住學生成長中的入學、升學、青春期、成人期等關鍵時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對學生要注重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的教育,引導他們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人生坐標。
.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做到全過程育人
充分體現課堂教學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要求,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中的德育資源,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使教學過程成為向學生傳遞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因地制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美育、體育、科技、國防教育的育人功能,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科學態度。開展“四個一”活動,每組織學生看一場電影,觀摩一場藝術演出,參觀一次教育場館,參加一次社會公益勞動。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創設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發展性和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多種途徑,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材、教法的研究并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各學科教學之中。積極創設條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或選修課。
.發揮青團、學生會組織的作用
充分發揮青團、學生會組織的育人優勢,支持團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自我教育實踐活動。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統籌安排好團隊活動時間。通過團隊組織活動、中學生業余團校和高中生業余黨校等途徑,培養青團員、對黨、國家和的情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三、推進學校文化建設
學校文化對學生品行、素質的形成具有深層次影響和教育意義。大力推進學校文化建設是加強和改進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要讓學生在參與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體驗和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功能的影響。
.培育先進的學校文化理念
校長應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引領者,以師生為主體,通過理念鑄造、行為反思,逐步形成學校團結向上的核心價值觀。重視校訓、校歌對學校文化建設的凝聚作用,加強校風建設和班集體建設。以核心價值觀為引導,以學校的人文資源、社會資源及歷史發展為基礎,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優良校風。
.創造具有學習型組織特征的學校氛圍
創造師生主動學習、同發展、有創新精神為特征的學校氛圍。校長努力成為師生相互溝通和思想交流的促進者,使學校的干部教師通過行為反思、問題發現等方法不斷改善學校的德育實踐,形成師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諧關系。
.加強學校環境建設與文化資源建設
組織師生同參與建設整潔優美、富有教育意義的綠色校園環境。利用銘言、人物、故事、文物和景觀布局、建筑裝飾等,形成學校健康向上的人文生態景觀。
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建設以愛國主義和優秀民族文化為主體的校園文化。
運用網絡、動漫資源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引導學生把網絡、動漫作為學習知識、獲取信息、增加交流、培養創造精神和動手能力的手段,提高對網絡、動漫信息的是非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