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創建創新型城市工作規劃——建立區域科技研發享平臺。整合經濟區現有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資源,建立研發享平臺,圍繞經濟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性、關鍵性重大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以產業技術升級帶動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建立科技資源享平臺。整合各市現有各類科技信息資源,建立沈陽經濟區區域性文獻信息網絡、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用網絡、科教信息網以及包括專家庫在內的各種數據庫信息網絡,建立科技資源享平臺。
——建立區域技術產權交易享平臺。依托沈陽技術產權交易中心以及經濟區內各市技術產權交易機構,建立沈陽經濟區享技術交易網絡,享技術產權交易平臺,享科技投融資渠道,聯辦展覽及展示活動,同開展計劃項目招標以及享科技成果拍賣業務等。
(二)推進鐵西新區、渾南新區、沈北新區創新能力建設。
——以產業為紐帶,推進鐵西新區、渾南新區、沈北新區等三個重點產業聚集區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創新引領、示范和先導作用,為沈陽經濟區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鐵西新區重點發展機械裝備制造業,將機械裝備制造業建成規模大、產業密集度高、產業體系完整、大型企業聚集和產品技術水平領先、公服務體系完善、環境友好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充分發揮老工業基地改造示范效應。
——渾南新區重點發展軟件、動漫、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動漫、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基地建設,積極開展信息化、工業化融合專項試驗,引導創新資源向創新產業基地集聚,使之成為帶動沈陽自主創新的“火車頭”和全國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充分發揮其在沈陽經濟區內的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
——沈北新區重點布局農產品精深加工、光電信息、文化創意、商貿服務等產業,充分發揮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先導示范區作用,支撐沈陽市“五大發展空間”和諧發展,努力建設成為沈陽老工業基地加速振興的新引擎,將新區打造成為現代化、高品質、國際化的“生態新區”。
(三)促進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發展的空間承載力,形成沈陽經濟區核心城市的空間優勢。統籌規劃、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優化土地資源開發格局,積極推進節約用地和集約用地的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模式,做優發展空間,以空間整合促產業集聚。優化產業布局,把握國際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促進產業技術相互滲透融合和資源優化整合,催生新產業和新業態發展,拓展城市發展的產業空間。完善基礎設施,構建中心城市的支撐體系。開拓虛擬空間,優化虛擬空間管理,培育虛擬空間產業。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沈陽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市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市委宣傳部、市委教科工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規劃管理委員會、市環保局、市農經委、市中小企業局、市服務業委、市外經貿局、市文廣局、市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統計局、市金融辦、市國資委、市工商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等部門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全面推進、統籌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分別設在市發展改革委和科技局,負責全市創建創新型城市工作的指導協調、督辦、檢查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