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總理你好。去年,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放松貨幣條件,中國還加大了減稅降費的力度,今年中國表示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條件,將進一步減稅降費,還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請問,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否比之前預想的更為嚴重?如果經濟放緩繼續持續下去,中國是否會考慮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包括取消房地產限制和降低基準利率等?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這位記者朋友喜歡單刀直入,那我也開誠布公。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現在世界經濟都在放緩,就在這一個多月期間,幾大國際權威機構都在調低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中國適度調低增速預期目標,用的是區間調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經濟增速相銜接,也表明我們不會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的區間?梢哉f給市場發出的是穩定的信號。
去年,在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全國上下奮力拼搏,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中,面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我們能實現6.6%的增速的確是來之不易?偭窟_到90萬億,在這個基礎上,今年預計增長6%-6.5%,這是高基數、大總量上的增長,可以說本身就是進。
當然,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有有力舉措。一種辦法是搞量化寬松,超發貨幣、大規模提高赤字率,所謂“大水漫灌”,蘿卜快了不洗泥,一時可能有效,但會帶來后遺癥,所以不可取。我們還是要堅持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來頂住下行壓力。前些年,我們也遇到下行壓力,我們采取的就是激發市場活力的措施,因為市場活力增強了,發展的動力必然增強。
現在中國市場主體已經超過1億戶,把他們的活力激發出來,這個力量可以說是難以估量的,我們還是要政貴有恒,繼續推進減稅降費、簡政,培育新動能、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一系列的措施,為市場松綁,為企業騰位,為百姓解憂。把他們的創造力釋放出來,我們一定能夠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而且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然,今年不確定的因素不少,我們還要有更多的應對準備,我們留有了政策空間。比如我們今年提高赤字率0.2個百分點,沒有超過國際上說的所謂3%的警戒線。而且我們還可以運用像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型或價格型工具,這不是放松銀根,而是讓實體經濟更有效地得到支持。不管發生什么樣的新情況,我們都會立足當前、兼顧長遠,保持中國經濟穩定,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不變,這都是很重要的。中國經濟會始終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穩定之錨。謝謝。
記者:
我想提問關于減稅降費的問題,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減稅降費的舉措,不少企業家反映企業稅收依然很重,今年政府出臺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我想請問您認為企業能得到實惠嗎?財政可持續嗎?謝謝。
李克強:
近幾年我們利用營改增等載體,平均每年給企業減稅降費一萬億元,三年三萬億元。應該說,我們減稅的規模是比較大的,今年下決心要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把增值稅和單位社保繳費率降下來,減稅降費紅利近兩萬億元。這可以說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性舉措。
這樣做有利于公平,因為按照規則各類所有制企業普遍能從減稅費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市場主體。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全面推開。我看還沒有其他辦法比這種辦法給企業帶來的感受更公平、更有效。
今年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實際上是一項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擇。之前我們反復測算,有多種方案,有一種就是今后幾年每年把增值稅率降一個百分點,但在當前情況下企業可能感受不深。所以我們下決心把占增值稅總量近60%的制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率明顯降低3個百分點。把建筑業等部分行業降1個百分點,其他所有行業也確保只減不增。由于稅制的原因可能在推進過程當中有些行業抵扣少了,稅收有增加的可能,我們也做了認真的準備,就是對他們加大抵扣的力度,用打補丁的辦法,并對所有的中小微企業實行普惠性減稅,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我們還明確,可以從原規定的20%降到16%。
減稅是要減收的,我們今年安排財政支出和GDP增長同步,確保民生重點領域、三大攻堅戰支出只增不減。那么人們會問你錢從哪里來,赤字只提高了0.2個百分點,填不上這個窟窿怎么辦?我們的辦法是,政府要過緊日子,不僅要壓縮一般公共預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進入國庫,并把長期沉淀的資金收回。通過這些舉措,我們籌集了1萬億元資金。我們還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挖潛,把自己的功課做足。對中西部地區,我們將給予適當的轉移支付支持。大規模減稅降費,是要動政府的存量利益,要割自己的肉。所以我說這是一項刀刃向內、壯士斷腕的改革。
剛才記者問,這樣做財政可持續嗎?這我們也是認真算過賬的。我們是給制造業等基礎行業、給帶動就業面最大的中小企業明顯減稅,這實際上是“放水養魚”、培育財源。我們前幾年營改增過程中起先也是財政減收的,但后來稅基擴大了,財政收入增長了,F在看,我們還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這也是一項改革。從趨勢看,應該給實體經濟、給企業讓利,讓他們在國民收入分配的蛋糕中的比例更大,這樣能更多帶動就業,讓就業人群增加收入。為此,政府就要過緊日子,就要讓利,政府的存量利益也要動,得罪人也要動,讓利于企業,讓利于民,這樣財政才更可持續,反過來講可能就要打問號了。我們這樣做,不是說在預支未來,恰恰是在培育未來。
現在可以說是真金白銀已經備好了,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都要去落實,決不能讓政策打白條,更不允許變換花樣亂收費來沖擊減稅降費的成效,還是要讓企業、讓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實實在在效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