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特色現代農業建設
強化糧食安全保障。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規;Z食生產者扶持力度。繼續抓好糧食產能區和150個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建設,加大超級稻、再生稻推廣力度。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拋荒山垅田復墾改造。加快大型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支持規模化糧油生產流通企業發展,搞好糧食產銷銜接。
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扶持農產品轉化加工,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特色高優農業,引導園藝、畜牧、水產、林竹等向全產業鏈拓展,建設一批特色農業產業集中區。出臺差別化扶持政策,支持山區發展特色農業。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提升“一區兩園”建設水平,扶持一批投資上千萬元的設施農業項目和上千畝的設施果蔬基地。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一批示范項目。加快農業標準化示范縣、示范場建設,加快農業標準化示范縣、示范場建設,支持“三品一標”認證,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大力實施種業創新和產業化工程,加強閩臺種苗業合作,培育10家省級以上“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
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鼓勵流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以股份合作、托管、信托等多種方式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扶持發展家庭農場,規范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經營性服務組織,完善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繼續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發展“三農”融資擔保服務,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
(四)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更大進展
進一步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優化前置審批,規范中介服務行為,全面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加快公布政府部門責任清單。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三證合一”,實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快建設全省統一的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加強以隨機抽查為重點的日常監督檢查。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加快資源配置市場化。穩步實施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等確權登記發證,加強流轉、抵押等方面機制建設。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推進林權聯戶證分發到戶和流轉,探索建立林木收儲中心。深化港口管理體制改革,集中力量打造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實施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推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啟動實施省直部門信息中心、數據中心的整合。
深化財稅和企業改革。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實行全口徑預算,逐步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規范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逐步減少財政對企業直接補助,通過設立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按照國家部署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加快發展民營經濟,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社會事業、特許經營等領域,繼續向民間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推進國有企業整合重組,提高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推進社會事業綜合改革。實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實現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覆蓋,深化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鼓勵組建醫療聯合體,推動形成分級診療制度,全省醫療機構新增床位8400張以上。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設區市統籌,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竟残l生服務經費人均標準提高到40元。完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