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兩型社會建設,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多管齊下開展污染防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完成湘江保護與治理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養殖污染等源頭防控,實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加大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陽水口山、郴州三十六灣、婁底錫礦山,以及邵陽龍須塘等其它重點區域的污染整治。大力推進霧霾治理,降低工業污染物排放強度,嚴控建筑工地和道路揚塵,推廣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提高城市污染物擴散和消納能力,抓好長株潭等重點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完成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繼續實施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
堅持不懈推進節能減排。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因地制宜發展綠色能源。突出分業施策和減量調整,嚴格執行節能節地節水和環境、技術、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遏制產能盲目擴張。加快推進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加強污染治理設施日常運行監管。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推進節能改造和節能技術產品產業化。支持環保企業發展,培育環保產業集群。
持之以恒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完成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第二階段改革。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探索建立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推進“一市兩縣一片”主體功能區試點示范和武陵山片區、湘江源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創新昭山生態綠心保護發展模式。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對山水林田湖統一保護、統一治理,修復治理礦山生態,在重點生態敏感區域實施禁伐限伐,推進裸露山體復綠。加強兩型標準體系建設和認證,完善節能環保監測監管機制,實行重大環境問題責任追究。倡導生態文明理念,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六)切實改善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積極擴大就業。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依法保障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就業。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構建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完善收費減免、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微企業、非公經濟發展,擴大吸納就業的容量。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優化收入分配格局,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企業職工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推進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深化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改革,研究實行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以及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作補貼制度。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和工資指導線制度,增強剛性約束。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落實同工同酬,增加農民和低收入者收入。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推進醫保城鄉統籌,鞏固完善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深化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繼續做好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工作。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試點和五險合一征繳,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75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標準提高到380元。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特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規范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