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推動力。發掘做大產業新增長點,構筑多點支撐、多極發展的產業格局。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扶持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3D打印、北斗應用、通用航空、兩型住宅等產業。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促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跨界融合,引導石油化工、工程機械、鋼鐵有色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加快推進上海大眾長沙生產基地、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吉普車、中聯重科農業機械、三一重工產品研發項目、中興通訊研發基地、中航湖南通用發動機、藍思科技三期、泰富重工二期、IGBT優化提升、格力電器寧鄉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實施創新創業園區“135”工程,推動科研、生產、服務、銷售全產業鏈集群發展。大力扶持小微企業,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幫助解決融資難、融資貴,以及用工、社保等問題。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穩定大宗農產品生產,確保糧食總產保持在600億斤左右。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抓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大型灌溉泵站更新改造、“五小”水利等重點項目建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重點打造糧食、畜禽、果蔬三大千億產業,做強做優油料、茶葉、竹木等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壯大10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行農業標準化清潔生產,完善節水、節肥、節藥的激勵約束機制,嚴控農村面源污染,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重大技術推廣,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健全農業產業化信息服務平臺,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制,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培育新興業態,推動電子商務、文化創意、互聯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培育一批知名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和平臺。積極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礦物寶石、汽車和農業等國際博覽會辦會水平。改造提升商貿流通、住宿餐飲、家政服務、健康養老、社區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擴大技術、文化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