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目標定位,必須提升發展標桿,努力在經濟轉型發展、提質增效上爭當排頭兵;必須提升工作標準,努力做到站位高、謀事深、要求嚴;必須提升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敢于擔當、銳意進取。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重點任務,把創新驅動作為主攻方向,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增強現代制造業和新興服務業的帶動作用。
積極應對干旱等各種不利氣候,千方百計奪取農業豐收。加快形成千億斤糧食產能,實施好糧食高產創建、“渤海糧倉”科技工程和耕地質量提升計劃。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及畜牧業,加快“海上糧倉”建設。抓好黃河三角洲國家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創建工作。加快種業創新,實施小麥、玉米雙高產工程。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支持發展節水農業和水肥一體化。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水平,抓好農產品保鮮物流體系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整體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落實好制造業行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啟動工業強基工程,加快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跨界融合,培育智能制造、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云制造等新業態。繼續化解嚴重過剩產能,穩妥推進主城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或轉產。進一步加強“好品山東”網絡營銷。運用“敲開核桃”的方式,對服務業進行解剖分析,支持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制定轉型升級實施方案。重視發展教育、醫療、健康、養老、體育、休閑和社區家政,積極發展金融保險、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法律咨詢、會計審計、知識產權評估等服務業。把旅游業作為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加快發展鄉村旅游,著力打造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好客山東”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公共技術創新和服務平臺,加快推進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圍繞新一代信息產業、新材料、海洋開發、基因工程、節水灌溉、清潔燃煤、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等方面,努力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調動高校、研究機構和各個領域科技人員積極性,促進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項目同實際生產對接,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的聯結通道。努力實現科技和文化融合發展新突破,在提高產品和服務科技含量的同時,增加其文化元素的價值,使創新成果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元化需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從注重主導資源配置向注重市場監管和平臺建設轉變,從選拔式、分配式扶持向普惠式、引領式資助轉變。深入實施泰山學者和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加大高層次創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健全對人才的股權、期權及分紅激勵機制,讓科研人員獲得合理合法回報,使做出創新貢獻的人“名利雙收”。
強化生態環保倒逼作用。嚴格執行逐步加嚴的區域性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抓好超低排放技術推廣、建筑揚塵整治、加油站清理整頓等工作,繼續加大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力度。深入實施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進一步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體系,著力解決污水直排環境問題,省控重點河流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嚴肅查處土地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守住耕地紅線。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繼續抓好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推動城鄉環衛一體化鎮村全覆蓋。設區城市全部建成餐廚廢物處理和利用設施。加大植樹造林、荒山綠化和森林資源保護力度,提高林木覆蓋率。
推進轉型升級過程中,著力用好以下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