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狠抓節能減排,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以最堅決態度和超常規手段推進節能減排,確保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綠色廣東、美麗廣東。
強力推進節能減排。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嚴格考核問責。加強工業、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大力發展綠色建筑,逐步實施公共建筑能耗定額管理制度。推進電機能效提升及注塑機節能改造。持續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和清潔生產。推進大中型燃煤工業鍋爐脫硫脫硝和現役燃煤電廠降氮脫硝改造,開展“趨零排放”試點。加強機動車減排,完成國家新下達的“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任務。推進農業源減排。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
深入推進污染治理。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強化跨行政區河流污染聯合治理,推行“河長制”,加快廣佛跨界河流、石馬河、茅洲河、練江、小東江等重點流域污染整治。深入推進跨省水環境保護合作。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強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抓好工業鍋爐、建筑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治理,嚴控PM10、PM2.5和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堅決遏制粵東西北地區空氣污染上升勢頭。推進汕頭貴嶼等區域重金屬污染全面整治。加強環保執法,強化環保執法與司法銜接,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劃定生態控制線、林業生態紅線。深入開展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推進林業四大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推動生態公益林擴面提質,加強森林撫育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促進綠道網升級,構建省域森林公園體系。開展海岸帶綜合整治修復,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加強圍填海管理,探索劃定禁填區、限填區。加快推進“三舊”改造,建立健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與建設用地存量掛鉤制度,嚴守耕地紅線,加大查處違法用地力度,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快建立省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廣工業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電器,推動LED綠色照明產業化,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實施重大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工程。修訂完善重點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推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研究與試驗示范。完善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制度,建立低碳發展基金。加快建立節能量、排污權和水權交易制度。擴大環境監測社會化、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
(九)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以更大投入和更有力舉措,加快發展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強化社會治理,有效提升社會發展水平。
推進教育創強爭先。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標準化發展,鞏固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抓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評價制度改革。加強校園安全工作。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扎實推進“創新強校工程”、“四重”建設、“2011計劃”,建設高水平大學。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推進特殊教育、民辦教育、社區教育、成人教育與農村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穩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統籌推進“強師工程”。積極推進與港澳及國際教育機構合作辦學,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支持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合作院校申報建設。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縱深發展,開展醫師多點執業試點,鼓勵社會辦醫,加快構建多元辦醫格局。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完善藥品集中交易制度,推動醫保目錄和非醫保目錄藥物、醫用耗材進入平臺交易。推進衛生計生信息化建設,拓展完善全員人口信息系統。加強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提高重大傳染性疫病防控能力。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健全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網絡。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支持轉企改制文化企業發展壯大。加快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資源整合和體制改革,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弘揚,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推動高水平新型智庫建設;繁榮文藝創作,打造一批嶺南特色文藝精品。加強文化市場信用監管和版權保護。加強對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記憶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
做好體育、民族、宗教、國防等工作。加快市縣兩級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推動鄉鎮農民健身工程全覆蓋,完善城市社區體育公園、小區體育場地設施,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全面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發展校園足球。壯大職業體育,提升競技體育,辦好第14屆省運會。出臺扶持政策促進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維護宗教和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