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深化城市網格化管理,設立街鎮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推動網格化管理向城市住宅小區和農村地區拓展,推進網格化管理與大聯動、大聯勤、“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融合互動。加大城市管理頑癥整治力度,鞏固擴大整治成效。加強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健全物業服務市場機制,著力解決小區難題頑癥。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推行中心城區道路擁堵分級管理,深化公交行業改革,新增140公里公交專用道,優化公交線網,創建國家公交都市。
(六)著力縮小城鄉差距,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致力于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繼續推動城市建設重心向郊區轉移、公共資源配置向郊區傾斜,加快形成與城鄉發展一體化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推進以人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促進新城產城融合、有序發展。分類推進鎮域發展,加快編制鎮村規劃,制定實施不同類型鎮的公共設施配置標準,強化非建制鎮服務管理,支持有條件的鎮發展特色產業。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開發。加快建設連接中心城與郊區的重要交通線和區區對接道路。
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繼續推進村莊改造,建成一批美麗鄉村示范村。加強農村水環境整治,將鎮村級河道整治納入市級補貼范圍,加大鎮村級河道輪疏、村溝宅河治理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力度。提高市對鄉村道路建設的補助標準,建立鄉村道路管養的長效機制。加快薄弱地區教育、衛生等設施補點建設,健全教師、醫生等專業人才到農村工作的激勵政策。
整建制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著眼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附加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進一步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聯社。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加大農業科技應用推廣力度,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和林網化建設,推進蔬菜生產核心基地建設,確保地產農產品生產供應和質量安全。整合財政支農政策,將涉農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純農地區發展,對純農地區實行差別化考核。
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實施離土農民就業專項扶持政策,新增非農就業崗位10萬個。探索新型農業經營組織以集體形式參加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市級統籌,實行城鄉職工統一的失業保險制度,統一城鄉低保制度。
積極穩妥推進農村改革。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集體經濟組織治理結構;就瓿赊r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因地制宜推進宅基地置換和歸并,鼓勵農民集中居住。優化農村綜合幫扶資源配置,拓寬幫扶渠道,強化“造血”機制,增強經濟相對薄弱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七)推動文化改革發展,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
著力培育和踐行。圍繞中國夢、城市精神等主題,面向全社會,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市民將核心價值觀作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城市歷史文脈。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守秩序、講文明、重禮儀,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綜合素質。
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公共文化內容配送網絡,健全公共文化資源市區聯動機制。加快公共文化服務云和數字博物館群建設,啟動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專業化、社會化管理試點。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健全文化創投引導基金運作機制,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加快國際影視園區、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