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支持薄弱地區發展。繼續實施第二階段城南行動計劃,加快南部地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重點項目建設。落實首鋼老工業區改造調整和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引領帶動西部地區轉型發展。積極推動生態涵養發展區綠色發展,加快提升鄉村旅游業發展水平,發展生態服務型經濟。推進延慶、密云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支持門頭溝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制定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行動綱要,完成園區綜合規劃及周邊基礎設施規劃方案,做好園區拆遷和土地騰退。
。┤ζ平獬鞘邪l展難題。破解發展難題是適應新常態、落實新定位、邁向新目標的迫切需要。我們必須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堅定不移的決心,加大力度,綜合施策,堅決打好治理“城市病”的攻堅戰。
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全面實施人口規模調控方案,落實區縣調控責任,強化依法管理,實現常住人口增速明顯下降。出臺居住證制度,研究制定積分落戶政策。推動制定房屋租賃管理條例,開展新一輪地下空間三年整治,依法治理群租房,加強人口數據信息動態監測,做好流動人口的服務與管理。合理運用財政、稅收、價格等經濟手段,就地淘汰低端、低效、高能耗產業,關停300家制造、鍛造、小家具等領域的污染企業,逐步清退鎮村工業大院,以產業疏解帶動人口疏解。
持續抓好大氣污染治理。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全面實施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措施。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核心區全面實現無煤化,城六區基本取消燃煤鍋爐,農村地區新增減煤換煤120萬噸。淘汰老舊機動車20萬輛,水泥產能由700萬噸壓縮到550萬噸,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和住宅產業化,開征施工工地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污費。推動編制實施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完善預報預警、科技治污、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大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的實施力度。落實企業環境責任,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霧霾治理。全面完成平原百萬畝造林任務,統籌做好新增林木、原有林地的流轉和管護,新增城市綠地600公頃,建設市級健康綠道200公里。開展農用地、廢棄地和山區生態修復,完成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400平方公里。抓好農業源污染減排,促進秸稈、糞污等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循環利用。
著力緩解交通擁堵。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制定實施新一輪綜合緩堵措施,加快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大軌道交通建設力度,開工建設4條新線,開通14號線中段、昌平線二期。完善中心城道路網絡,推進廣渠路二期、蘋果園交通樞紐等項目。建設12個停車管理示范小區、30條示范街,推進駐車換乘停車場建設。加大停車治理力度,嚴格停車執法,規范停車收費。圍繞交通擁堵重點區域,加強交通秩序整治。實施公交站臺改造、疏堵項目、規范自行車道“三個一百”工程,施劃公交專用道30公里,增開微循環公交,合理規劃人行步道,公共租賃自行車達到5萬輛,方便市民出行。
不斷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總結推廣石景山試點經驗,出臺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意見,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制定一批城市治理和建設發展方面的地方標準,新建500個智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