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人口政策聚力長期均衡發展
可謂石破天驚。多位人口學者2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可能在“十三五”期間,甚至在其開局之年實行,但10月29日晚上,新華社發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公報還提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全國“十二五”規劃提出的人口工作基調,并出現在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中,“人口均衡發展不是‘十二五’一個5年時間就可以實現的,所以仍要在‘十三五’期間堅持。”北京大學[微博]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說。
與此同時,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仍被明確堅持。“此前有學者認為應該取消計劃生育,這在短時間內是不現實的,但國策的內涵會發生變化,在以后,鼓勵生育也可能成為基本國策!币幻丝趯W者說。
人口總量緩慢增長
“十二五”規劃提出,全國總人口控制在13.9億人以內。不久前,社科院人口所所長張車偉預測,中國人口為13.75億左右。
“‘十三五’期間的全國總人口肯定要多于‘十二五’期間”,陸杰華說。
歷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十二五”前四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每年保持在1600萬人左右,持續保持低速增長,并表現出逐漸上升之勢。
截至底,中國總人口達到了13.68億,較2010年增加了約20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相較于“十三五”前三年年均增長約660萬人,出現小幅攀升。
但“十二五”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延續了“十一五”末期以來處于歷史低位的趨勢,保持在5‰以下。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中國人口保持低速增長的原因是我國已進入低生育水平狀態。
自20世紀90年代初總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以來,中國的生育水平持續下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總和生育率僅為1.18。而國際公認總和生育率為2.1時,才能達到人口最終停止增長,保持穩定狀態的“更替水平”。
實施的“單獨二孩”是“十二五”期間的重要生育政策調整,但多名人口學者普遍認為,盡管出生人數和總和生育率都有顯著回升,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申請“單獨二孩”數量明顯低于預期,回升幅度有限。
“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僅增加出生人口47萬!斑@47萬增量可能是受到育齡婦女人數增長的影響,而不一定是‘單獨二孩’政策的效果”,陸杰華說。
同樣道理,多名受訪學者認為,如果“全面二孩”在全面實施,當年新增人口增長數量也不會太大。
人口結構亟待改善
五中全會公報提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人口老齡化已是不可逆轉”,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認為。
中國社科院人口所所長張車偉亦認為,人口老齡化持續加速是“十二五”時期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主要特征。進入“十二五”時期以來,中國人口發展出現了少兒人口比例和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雙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局面。
《中國統計年鑒》數據顯示,0-14歲少兒人口比例從2010年的16.6%下降到了2013年的16.4%,但下降速度有所放緩。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在2010年達到74.5%的高峰基礎上開始下降,2013年下降至73.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則從2010年的8.9%上升至2013年的9.7%。
“人口紅利的消失在‘十三五’期間可能不會體現出來,而是要到2030年以后可能顯現”,陸杰華認為,“因為這是以勞動力人口數據來衡量的指標”,也即是0-14歲人口放緩的趨勢要在十幾年后顯現為勞動力人口增長放緩。
但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2011年時即認為,中國人口紅利的最大化時期是撫養比2013年降到最低點之前達到的,并且于2013年之后迅速消失。他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不僅不會延續至2030年以后,實際上目前已經越過其最豐裕的收獲期。
《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居高不下,人口結構性矛盾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中國統計年鑒》數據顯示,目前24歲以下年齡組的性別比普遍接近或超過了110,14歲以下年齡組的性別比均超過了117。
“我國比2013年的出生性別比下降得比較快,大約下降了兩個點,我比較吃驚,因為‘十二五’規劃要求達到期末115的水平,但我還是看好‘全面二孩’政策將改善人口性別比!鄙鲜鋈丝趯W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