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兩會正在進行時,一波又一波的房地產、城市相關提案陸續被披露。
據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房地產的內容延續了去年末以來的政策口徑,重申“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具體內容分為五點:
1、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
2、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3、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4、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5、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房住不炒、三穩基調、租購并舉、長租房市場……相信大家對這些詞匯并不陌生,具體還要看跟往年的對比。
01
堅持“房住不炒”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房地產部分內容只有109個字,但核心仍在于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其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保障剛需、滿足改善,因城施策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比如,鄭州,近期發布19項措施,力撐鄭州樓市,包含變相放松限購,限價、限貸等措施。四川自貢也于1月17日起,實行只認貸不認房的認定標準。
其次,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因城施策執行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并給予新市民一定力度的信貸政策支持。比如部分城市首套房和二套房已下調首付比例,最低可按20%執行,同時各地也實施下調房貸利率,縮短放貸周期等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這是一個最為強烈的信號。
因為上一次提到支持購房者買房的定調,還在6年前。2015-2016年,正是上一輪房價大潮的起點,全國降利率降首付,啟動棚改貨幣化“去庫存”,人們跑進售樓處,擠破腦袋搶房。
而現在,仿佛故事重演,算下來,雷打不動的樓市大周期,也如約而至。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政策支持下,預計2022年保障性租賃住房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且各大城市“十四五”期間一直在著力提升保障房覆蓋率,重點解決新市民、困難群體住房難題。
02
租賃,物業等將迎來政策紅利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社區養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在規劃、用地、用房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這對租賃、社區養老、物業等方面都將帶來政策紅利。
從租賃市場來看,保障性租賃住房將改變租賃市場格局。據國家住建部表示,2022年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相比2021年任務量高出1.5倍,占十四五總目標的37%,2022年保障性租賃住房或將迎來增長。
此外,據悉,近年眾多一二線城市積極響應,增加了每年的公租房、藍領公寓、人才專項用房的供應量,持續完善租賃市場。
從養老市場來看,據數據顯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齡人口數達到2.64億,占總人口比重的18.70%,預計2025年高齡人口數量將達到4600萬人,養老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2萬億,涉房部分達到3萬億,產業空間巨大。按區域養老潛力來看,長三角區域作為養老潛力的風向標,遙遙領先,其次是京津地區、山東、廣東潛力較為突出,而東北和西北較弱。
03
貨幣政策堅持房地產去金融化
從宏觀角度來看,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2022年政府工作任務表述,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未來房地產金融政策將精準收放,既要支持居民自住以及改善性購房消費,支持房企合理的融資需求,更要堅決遏制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問題,嚴防信貸資金通過各種渠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行業將繼續去杠桿,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房貸管理的“兩道紅線”也將持續發力,真正將房企負債率、居民杠桿率逐步調降至相對合理的水平。
房地產金融政策精準收放房地產行業,可以預見市場需求羸弱、庫存高企的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仍可以通過購房補貼、稅費減免等財稅刺激措施托底樓市。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及到新型城鎮化質量方面,將有序推進城市更新,穩步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建設。
新型城鎮化建設主要體現兩個方面:其一,推進農村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并將縣城作為承接人口轉移的核心載體。其二,大中城市將進一步放開落戶限制,核心一、二線城市仍將調降人才落戶門檻,弱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或將實行“零門檻”落戶。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更新或將成房地產市場穩定劑,隨著棚改、舊改持續推進,有望帶動一定數量的增量購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