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1】
《勞動最光榮》這是一首非常有童趣的歌曲,學生興趣很足在演唱的時候,在教學中,我利用利用談話導入,激發一年級學生興趣,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真實的感受一下勞動的辛苦與快樂,我這堂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開心的音樂課堂中學習所要學習的音樂知識,寓教于樂
在我們平常的音樂課堂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老師的課堂教學幾乎都是按照自己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特別在示范課、教研課、觀摩課上,教師課前用心良苦準備的“教案”成了一雙“無形的手”,控制著學生,就好象把一群孩子圈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整個課堂成了孩子們身上一把沉重的枷鎖,孩子們的自由完全被老師所控制,這樣的課堂只是為了成就一個老師,違反了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有點本末倒置。老師教學突出“以師為本”,過分地強調預設與封閉,有意執行教案,漠視教學生成,冷落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孩子們心理世界的差異,把教學僅僅看成是執行教案的過程,具有非常強的目的性,將原本充滿激情的教學過程人為地變成了知識的簡單傳授過程,整個課堂就好象回到了奴隸社會,老師是奴隸主,學生是奴隸,老師說什么,學生就跟著做什么。精神自由飽受摧殘!兑魳氛n程標準》指出:“音樂教育要關注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充分調動他們的主體意識,為他們創設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的條件,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藝術活動,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以期實現學生在真正生活世界中人格的完善,精神的豐富。”由此我們可以了解新課改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因此,隨著新課程地不斷深入實施,在我們音樂教學中,營造一種使孩子個性得到真正凸現,調動學生的整個精神自由世界的新型的學習環境,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的生機,構建開放和諧、動態生成的音樂課堂尤為重要。筆者認為,變預為生成,運用動態生成式教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教學方式,它可以還給孩子們一個自由的課堂,讓他們乘著歌聲的翅膀在藝術的課堂展翅自由飛翔。
【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2】
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樂的愉悅性,它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我的課是從聆聽一首《勞動最光榮》開始的,伴隨著音樂還呈現出了一幅幅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然后提問學生看了以后有何感受?學生的回答都很好:勞動很光榮,很辛苦,是件快樂的事情~~從視屏中的勞動場景慢慢引進到了我們生活中,小朋友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呢?學生的回答還是很積極地,需要使用哪些勞動工具?并且把這些工具呈現在了黑板上,但是課后我覺得教師直接在黑板上示范勞動工具會更好,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會更好。
《我們愛勞動》通過感受,使學生體會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同時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及表現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地,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回想、模擬、欣賞的方法,讓學生對于人物的運動規律有一定的了解。為了更好的強化學生們心中的印象,我讓學生進行模擬,通過模擬不但使課堂氣氛得到了活躍,而且為學生更好的表現人物打下了基礎。接著,我就在黑板上出示學生最常見的和孩子們自己也參加過的一些勞動畫面如《擦桌子》《拖地》等。
本人在教學中對教材重、難點把握還不夠。在“動態線”這一知識點透露中這一概念的呈現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我應該用二年級學生的口吻來闡述這一知識點,這樣的話學生更能理解,在人物模型的運用中拼擺人物的準確性還不夠。本課教學還體現了一個人文性:熱愛勞動,要幫家長做家務。在課堂中這一關鍵點我還沒有很好的滲透到學生的心中。
整堂課板書和示范是很欠缺的,在評價學生作業的環節也過于簡單,沒有很好的運用本課的知識點和重點去講解。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而這,與我對美術課美術教師的期望正好吻合。
【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3】
各行各業人的工作對于幼兒來說比較空洞,怎樣讓幼兒更好的了解各種職業,知道各行各業人的工作內容呢?
為了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我們以走出去的活動方式提高幼兒的見識,根據幼兒園所居社區帶領幼兒參觀郵局,銀行,理發店,菜場等,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采訪,了解工作人員的工作.并知道各行業工作與人們的關系。各行業的工作對幼兒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我們積極取得家長地配合,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體驗了成人工作意義,我們在主題墻設置了人們工作的大調查表提供給幼兒操作、交流,展示自己的發現:成人工作的特點,態度。在此活動基礎上,引導幼兒展開豐富聯想:我長大了做什么,樹立遠大的理想,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勞動者的情感。
由于主題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空間,因而無論是教師,還是幼兒都擺脫傳統“教師教、幼兒學”的模式,而是鼓勵幼兒更多的嘗試,體驗不同的學習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參與,使幼兒更積極,更專注于自我實踐獲得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幼兒獲得知識的過程,獲得學習方法、策略的過程,特別是幼兒對調查表的選用,主題開始初期,我們引導幼兒通過繪畫的形式在調查表上了自己的調查結果,幼兒從老師給定的表格中,通過成人的適當指導,了解了“調查表”的作用及表現形式;之后當他們在記錄自己的調查結果時,許多幼兒遷移了已有的經驗,設計出自己能理解,別人也能看明白的調查表。
在一系列的區域活動中幼兒對各種職業服裝特感興趣,于是小朋友、家長、老師共同收集廢舊材料投放于創意坊,讓幼兒給教師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服裝,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在班內的調查區,我們請幼兒調查自己家里人的職業,能請幼兒記錄在調查區內,并能主動講述給同伴聽,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調查能力、記錄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
通過這次主題活動,我們發現,區域活動不是僅限于活動室內,走出教室,社會是更好的活動區域,能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不是在課堂內,了解空洞的書面知識。
勞動最光榮手抄報內容
時間:2023-09-17 05:0:00勞動最光榮手抄報資料
時間:2023-09-13 13:0:58勞動最光榮手抄報圖
時間:2023-09-15 10:0:16勞動最光榮手抄報版
時間:2023-09-16 1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