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高等教育與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的關系,高等教育大眾化等問題,不斷涌入潘懋元的研究范圍。這時,他已經過了60歲,但他卻享受著自己學術的春天。
1986年,66歲的潘懋元應邀去日本參加“亞洲高等教育系統中的公立和私立體制——問題與展望”理論研討會。聽了與會歐美高校代表關于民辦高校情況的報告,回來后他提出了一個新命題:中國能否發展好民辦教育?
當時黨的十三大還沒有召開,所有制問題還是“雷區”,在教育這個領域討論“私有”,有踩“紅線”的危險。
為了說服反對者,他采取了迂回策略,他對西方國家私立高校進行了深入研究,又認真領悟了國家政策和改革趨勢。1987年,他發表文章提出,民辦高等教育在中國發展是可行的。這個觀點首先破解了發展民辦高校的理論難題,為當時剛萌芽的民辦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論支持。之后的實踐,也驗證了他的預言。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領域,潘懋元再次體現了作為研究者的前瞻眼光。
1997年,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是7.6%,加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也僅為9.1%。而這方面的國際權威理論學者馬丁·特羅認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于15%為精英教育階段,15%到50%為大眾化階段,高于50%為普及化階段。因此,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個時候在中國提出高等教育大眾化不符合國情,是“理論誤導”。
但潘懋元堅持關注并研究高等教育大眾化問題,他認為中國走高等教育大眾化道路是必然的選擇,需要提前進行研究。隨后,他陸續寫了《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之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質量觀》等系列文章。
他還預言,21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