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生防災減災教育專題入口:https://zhuanti.xueanquan.com/special/earthquake2018/school.html
5月12日,是我國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筑生命安全防線”。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5月6日至12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這期間,應急管理部將組織舉辦全國首屆社會應急力量技能競賽、第十屆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和網絡直播的防震減災公開課、第五屆“中國減災杯”減災救災攝影大賽、防災減災綜合演練等一系列活動,通過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廣泛動員全社會重視參與防災減災事業,推動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一)防災減災日的由來?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我國為何要設立“防災減災日”,它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設立的?
1989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國際減災日”,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
與此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如日本將每年的9月1日定為“防災日”;韓國政府自1994年起將每年的5月25日定為“防災日”;印度洋海嘯以后,泰國和馬來西亞將每年的12月26日確定為“國家防災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發生7.6級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將每年10月8日定為“地震紀念日”等。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 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2009年3月2日起,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通過設立 “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二)我國都有哪些典型的自然災害?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那么,都有哪些典型的自然災害?人們在遭遇自然災害的時候,應該采取怎樣的應對手段?
海洋災害??
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烈變化,導致在海上或海岸發生的災害。海洋災害主要有災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嘯和風暴潮,等等。
其中,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以及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海嘯在外海時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到達岸邊淺水區時,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驟然升高,形成內含極大能量,高達十幾米甚至數十米的“水墻”,沖上陸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摧殘。
遇到海嘯,怎么辦?
地震是海嘯最明顯的前兆。如果你感覺到較強的震動,不要靠近海邊、江河的入?凇H绻牭接嘘P附近地震的報告,要做好防海嘯的準備,注意電視和廣播新聞。要記住,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后到達離震源上千公里遠的地方。
海冰指直接由海水凍結而成的咸水冰,亦包括進入海洋中的大陸冰川(冰山和冰島)、河冰及湖冰。海冰是極地和高緯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災害。在北半球,海冰覆蓋面積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以3~4月最大,8~9月最小。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塊和冰山,會對海上的石油平臺和船只產生災難性的影響。據計算一塊6公里見方,高度為1.5米的大冰塊,在流速不太大的情況下,其推力可達4000噸。
風暴潮是發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種嚴重自然災害,來自高緯度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旋通過交互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
防御風暴潮災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以及監測預報和緊急疏散計劃等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在可能遭受風暴潮災的沿海地區修筑防潮工程。
洪澇災害??
洪災是由于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災害。洪水泛濫,淹沒了農田、房舍和洼地,災區人民大規模的遷移;各種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沒引起群落結構的改變和棲息地的變遷,從而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
洪水還將地面的大量泥沙沖入水中,使水體感官性狀差,混濁,有懸浮物等。一些城鄉工業發達地區的工業廢水、廢渣、農藥及其他化學品未能及時搬運和處理,受淹后可導致局部水環境受到化學污染,化學品外泄造成較大范圍的化學污染。
洪澇災害還使供水設施和污水排放條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廁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來水水源污染,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標的數量增加,飲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腸道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
洪水來了該準備什么?
1、接到洪水預報時,應備足食品、衣物、飲用水、生活日用品和必要的醫療用品,妥善安置家庭貴重物品,也可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好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處,票款、首飾等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服內隨身攜帶。
2、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設備。收集手電、口哨、鏡子、打火機、色彩艷麗的衣服等可作為信號用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準備。
3、嚴重的水災通常發生在河流、沿海地帶以及低洼地帶。如果住在這些地方,當有連續暴雨或大暴雨時,必須格外小心,應注意收聽氣象臺的洪水警報,要時刻觀察房屋周圍的溪河水位變化和山體有無異常。特別是晚上,更應十分警覺,隨時做好安全轉移的準備,選擇最佳路線和目的地撤離。
4、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
地質災害??
指以地質動力活動或地質環境異常變化為主要成因的自然災害。
其中,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潰壩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溝谷或山坡上產生的一種帶有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
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沖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下,土層或巖層整體或分散地順斜坡向下滑動的現象。
如何預防?
1. 外出前關注提起預報預警,適度調整出行安排。
2. 到山區旅游前,根據天氣預報考慮適當調整日程,進山前做好準備。
一旦遇到危險,如何自救?
跑:切勿貪戀財物,切勿沿溝谷往下跑,應向兩側高處躲避。
躲:避免強行渡河,防止被沖走。遠離高壓線。
快:立即爬上屋頂、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救援。
穩:如時間充裕,要穩定情緒,有組織地向高地轉移。
警:警惕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響。
地震災害??
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強烈地面振動及伴生的地面裂縫和變形,使各類建(構)筑物倒塌和損壞,設備和設施損壞,交通、通訊中斷和其他生命線工程設施等被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災、爆炸、瘟疫、有毒物質泄漏、放射性污染、場地破壞等造成人畜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災害。
避震三大原則:因地制宜,正確抉擇。行動果斷,切忌猶豫。伏而待定,不可疾出。
避震四大常識:大地震時不要急、人多先找藏身處、避震遠離危險區、被埋切記保體力。
森林災害??
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公共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業發展,加強生態建設的基礎和前提,事關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民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森林火災的征兆有以下幾種:1、有煙出現。2、有一股焦糊味道。3、辟哩啪啦的聲音。4、電氣產品突然斷電、損壞等。
怎么預防森林火災?
1.將農事用火管理規定納入鄉規民約,用村規來約束用火陋習。村民之間相互監督,互相提醒,共同遵守。
2.建立健全野外用火巡邏制度,鄉、村兩級成立巡邏隊,專門進行野外用火的巡查打擊和監督工作。
3.建立舉報、獎懲制度。舉報野外用火,情況屬實的,給予一定的獎勵;違反農事用火造成森林火警、火災的,對掛村領導、工作隊長、村支書、村主任以及林業站包村人員、山場業主以處罰,火災肇事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4.加強野外火源的管理;痣U等級4級以上,嚴禁林區一切野外用火。因特殊情況需要用火的,必須經縣級人民政府或縣級人民政府授權單位的批準,領取生產用火許可證。
5.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林區內進行機械狩獵、實彈演習、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動。因特殊需要的,必須由有關部門批準,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滅火準備工作。
(三)自組建以來,應急管理部都做了哪些工作?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表示,自組建以來,應急管理部堅持邊組建、邊應急、邊防范,有力有序有效應對了一系列重大災害事故,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穩步推進機構改革。先后整合11個部門的13項職責,其中包括5個國家指揮協調機構的職責,順利完成了機構改革、人員轉隸和公安消防、武警森林2支部隊近20萬人的轉制,新組建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31個省級應急管理廳局全面組建。應急管理組織體制初步形成。
二是全力做好搶險救災。時刻保持應急狀態,部黨組同志帶頭24小時在崗值班值守,探索建立了應急響應專題會商機制,形成了救援扁平化組織指揮模式、防范救援救災一體化運作模式等。
三是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部長辦公會每周分析研判安全生產形勢,建立常抓嚴管的長效機制,加強約談考核,推進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對生產經營單位實施分類分級嚴管,嚴格監管執法,深化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行為。
四是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研究制定加強自然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逐步推進自然災害風險管控、城鄉抗災能力和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
五是建強應急救援力量。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27支專業救援隊、一批跨區域機動救援力量和7支國際救援隊,著力打造應急救援“尖刀”和“拳頭”力量。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表示,去年成立了應急管理部,統籌各種自然災害的防治,組織協調各部門、各地方有序防災減災救災。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應急管理部在成立之后就承擔起統籌、協調、組織全國防災減災救災的職責,立即組織制定了各個災種的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全體人員進入了應急狀態,每一次重大自然災害都是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派出應急救援隊伍,同時我們把每一次應急響應作為實戰演練,逐步磨合、完善應急處置方案和措施。
二是很快建立了部門聯動機制,發揮國家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指揮部的作用,加強部門間溝通協調。
三是探索建立完善防范救援救災一體化的運行機制。根據災情預判,提前在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工程預置救援力量,一旦有事,第一時間應急救援,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四)如何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
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表示,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動員全社會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非常重要。應急管理部準備從幾個方面著力抓好工作:
第一,將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地發布信息,依托氣象、地震、水利、自然資源等方面的監測設施,發揮全國70多萬災害信息員的作用,及時搜集、監測災害信息,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針對重特大的災害事故,除發布災害信息以外,應急管理部還將發布安全提示、救援進展,讓社會公眾能夠及時了解防災避險知識和現場救援情況。
第二,將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推動基層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網格化管理,建設基層應急救援中心,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創建。鼓勵支持社會救援力量、社會應急力量有序參與應急救援和基層減災工作。
第三,將廣泛開展應急避險知識的科普宣傳。將整合地震、消防、安全生產、防汛抗旱等方面的科普資源,匯集應急專家,圍繞重大災害事故及時開展科普和警示教育。開設科普專欄,舉辦大型公益活動,打造防災避險全民公開課,不斷增強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今年我國自然災害情況如何?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今年一季度,我國自然災害以風雹、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地震和雪災為主。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39.6萬人次受災,87人死亡,1.3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900余間房屋倒塌,1.1萬間嚴重損壞,8.6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71.1千公頃,其中絕收13.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7.9億元?偟目,一季度全國災情較近5年同期均值偏輕,其中,受災人口、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減少85%、82%和73%。
一季度,全國自然災害主要有以下特點:
1.強對流天氣引發的風雹災害較常年偏早,影響持平。
2.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突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3.地震活動總體水平不高,四川、青海地震造成一定損失。
4.低溫冷凍和雪災年初集中發生,青海玉樹等地受災較重。
5.南方地區降雨偏多,江西、湖南、云南3省洪澇災情相對突出。
今年4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災害為主,地震、滑坡、低溫冷凍、雪災和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70.1萬人次受災,47人死亡,3人失蹤,1.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200余間房屋倒塌,近3000間嚴重損壞,3.8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52.9千公頃,其中絕收17.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3億元?偟目矗4月份全國災情較近5年同期均值偏輕,其中,受災人口、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減少82%、76%和68%。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