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組織編寫的《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指南》正式出版發行!吨改稀啡娣治隽丝蒲性u價的基本原則、分類標準、指標體系、方法程序和制度設計,對于改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本報特邀6位高校專家,從不同角度深入解讀《指南》,以幫助讀者更為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踐行《指南》。??編者
改進科研評價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
??《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指南》專家筆談
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分類評價機制
《指南》指出,“分類評價的推廣面不足”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部分高校在評價中“無分類或者分類不合理、有分類卻無實質性分類評價活動”。這嚴重影響了科研評價的實際效果,應引起高度重視并予以解決。
第一,加快創建分類評價機制。實施分類評價,是科研評價精細化的必然要求!吨改稀芬,“建立健全以品質標準為主體的、適合不同類型要求的分類評價標準體系”?梢赃x擇一部分高校作為分類評價機制試點單位,揚長避短,再把實際效果較好的分類評價機制加以推廣。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更新和完善符合哲學社會科學特點與發展規律的分類評價機制,實事求是地選擇合理、適用的評價方法。
第二,合理確定分類評價標準!吨改稀凡捎枚嘀貥藴,對科研評價進行科學分類:在評價功能方面,區分了選拔功能、配置功能、開發功能、診斷功能和考核功能等;在評價對象方面,區分了科研人員、科研項目、科研機構和科研成果等;在學科領域方面,區分了人文類學科、社會科學類學科和藝術體育類學科等;在研究類型方面,區分了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在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指南》分別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特定功能或效用的評價標準。
第三,避免分類評價中的過度均衡。有一部分科研評價工作,片面追求評價結果在各分布面上實現均衡,經常出現為平衡各種關系而輕易打破評價標準、隨意干預評價結果等問題。這種過度的“均衡”,已經成為評價工作實現真正公平公正的重大障礙,成為滋生學術腐敗的重要因素!吨改稀诽岢,在進行制度設計時要“避免過度追求‘均衡’”,在評價制度、機制設計中,應當注意“例外”的特定規則,以避免和抑制這種過度的“均衡”現象。
第四,對不同的研究成果進行分類評價!吨改稀穮^分了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并針對不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考量重點:在研究成果方面,基礎研究成果要在理論觀念上有所創新、文明傳承上有所貢獻、學科建設上有所推動;應用對策研究成果要在提升國民素質上有所作為,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上有所突破,在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服務上有所建樹。在研究項目方面,基礎研究項目要以原始創新性成果和創新性人才培養為評價重點,應用研究項目要以關鍵問題突破、經濟社會效益等為評價重點。
第五,評價方式要恰當靈活。《指南》具體分析了同行評議、引文分析法、文摘法、綜合評價法等科研評價方法。要深刻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評價的復雜性,準確把握評價對象的不同特點,堅持同行評價與社會評價相協調、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銜接、當前評價和長遠評價相補充,選擇恰當的評價方式,增強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公信力。
。ㄗ髡撸簞⒋蟠,系中國人民大學一級崗位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凝聚共識釋疑解惑引路領航
近日,由學科專家編寫、有關部門審定的《指南》正式發布,這對于改進高?蒲性u價工作,乃至于人事考評、職稱評定、學科評審、學位認定等,均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讀后有以下一些感想。
一是問題導向。在導言部分中,《指南》直接指出了目前高校文科科研評價中存在的七大現實問題,如基本價值取向偏失、分類評價的推廣面不足、評價方法的科學化程度不高、評價工作的規范化水平偏低等。在明確了科研評價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分類標準和指標體系、主要方法和程序設計、制度設計和組織實施之后,《指南》又從端正理念、健全機制、優化方法、創新文化四個方面回應了這些現實問題。
二是凝聚共識!吨改稀窂V泛吸收了學術界、教育界、管理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反映了多數專家的共識。例如,關于評價主體、標準、指標、方法、程序和評價體系是什么的界定,評價目的對于分類評價的制約性,人文類學科和社會科學的不同特點,定性評價法、定量評價法和綜合評價法的闡釋,評價者的制度設計,等等。通過《指南》這種具有“規范化”性質的文件寫下來,對于明確共識、解決疑難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辯證適度!吨改稀肺淖植欢,但很多內容體現出“辯證”“適度”的思想方法。例如,關于價值性和科學性,要求“既突出正確的價值導向,又體現合理的科學要求”;關于數量與質量,強調“正確把握數量和品質的辯證關系,堅持以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內在品質為評價的首要和核心標準”;關于評價功用,強調“應該在日常管理與學術促進之間找到平衡”;關于評價周期,強調評價缺失有違學術規律,而評價過度會讓學術變質。
四是簡潔可用!爸改稀睉撌怯嘘P文件關鍵內容的進一步“闡釋”,是具體如何做的“說明”,必須既簡潔又可用!吨改稀烦浞煮w現了這個要求。例如,關于評價指標的構建,既講構建的四大原則,又列出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還一一說明了指標等級、指標標準值、指標權重、指標觀測方法要點、指標品質要求以及不同評價對象的主要評價指標,便于使用單位根據特定的評價目的設計具體指標,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五是指引方向!吨改稀诽貏e強調科研評價的“導向”作用,即評價活動體現出的價值取向,“能夠引領科研的發展方向”,“可以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確立經過實踐檢驗的、反映事物發展規律的正確發展方向,確保哲學社會科學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明傳承的牽引力、推動力”。有了正確的評價大方向,就能夠合理推動評價綜合改革,“構建具有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體系”,“促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
。ㄗ髡撸喝~繼元,系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國家創新基地副主任)
探索社會科學研究的客觀性實質評判標準
《指南》提出,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應當堅持“定性評價方法與定量評價方法相結合,以定性評價方法為主體”?陀^性實質評判就屬于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的結合,它要求全面考察指標,對涉及諸多問題進行實質性分析和評價,主要評判被評審人的論著水平、教育背景、學術影響、學養、學術口碑、學術旨趣、學術潛力,以及學術生命力等諸多方面。
客觀性實質評判的標準包括一般客觀性實質評判標準和個性化(特殊性)評判標準。
一般客觀性實質評判標準,包含顯性指標和隱性指標。顯性指標有:研究水平,重點考察的顯性指標包括研究依托單位、研究課題內容、承擔課題級別等;教育背景,重點考察的顯性指標包括本科就讀學校、最高學歷學校、學位、留學國別及學校。
隱性指標有:學養,重點考察學業上的修養,主要是指文化修養和學術修養,直接的形式化指標可以用“閱讀面”“知行合一”等要素來衡量;學術旨趣,重點考察其研究選題、論著的智識品位,對于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比較適用;學術潛力,重點考察年輕學者的外語能力、教育背景、學術激情等方面;學術生命力,重點考察其學術發展慣性規律,及其掌握的中外文資料數量;學術聲譽或口碑,重點考察內在的、無形的學術影響,這一點無法通過外部證據證明,更多依賴于同行的口碑,可通過小范圍專業人士調查獲取;學術的社會影響,重點考察學術成果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在人文社科領域則側重于學術界和社會對成果的預期能否實現。
每個時代有不同的社會熱點和時代使命,因而學術研究就有不同的學術主題、學術范式和學術追求,不能囿于時代談學術形式和質量,不能脫離時代背景討論學術質量和影響。有些成果以與時代相適應的文章、隨筆、雜文形式出現,批判現實或啟迪民智,同樣影響決策或引領社會。
個性化(特殊性)評判標準。以往對教師的學術評判追求整齊劃一的評判標準,往往會使評價活動誤入歧途,評判標準被固化、程式化或數據化。這種評價標準忽視了大學文科教師的個體差異,包括學術周期差異、成果形成方式差異、專業差異等。這些個性化的評判標準是無法統一的,只能由各學科、各學院自行制定相應的具體標準,甚至對每一個體都要作出主觀的、自由心證式的平衡和評判,而非工具式測量和評判。這依賴于評判者的學養和良知,更加證明了評判主體的重要性。
缺乏客觀性實質評判,就可能使科研進入重形式輕內容、重數量輕質量的誤區。采用客觀性實質判斷,需要兩個前提保證:一是要明確同行作為評判的主體,即使有了科學標準卻并非由同行專家來評審,也無法進行實質性評判;二是要確立正當程序,正當程序可保障評判的客觀性和實質性。
。ㄗ髡撸簩O笑俠,系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院長)
以評價改革提升能力增強動力激發活力
《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實施以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入,研究能力不斷提升。但我們必須看到,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創新動力不足、創新活力不夠等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科研評價制度還不夠科學。《指南》要求從五個方面統籌綜合評價機制改革,以進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增強科研動力,激發科研活力。
一是要建立利益、績效驅動與文化引領相結合的科研評價機制。《指南》一方面強調評價的科研激勵作用,認為“科學有效的評價具有獎優促優、罰劣汰劣的雙重激勵功能”;另一方面強調評價的文化引領作用,要求促進職業道德“與高?蒲性u價工作的有機融合”,倡導“熱愛學術、淡泊名利的良好文化風尚”。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質量、創新和績效為導向的科研評價標準。《指南》強調質量優先,反對只講數量不講品質的錯誤傾向,要求“以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內在品質為評價的首要和核心標準”;《指南》鼓勵實質創新,認為“創新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指南》突出社會績效,重視對咨政類成果進行“社會貢獻力水平的測定”。
三是要加大研究方法在科研評價中的比重,引導科研工作者重視研究方法改革。《指南》在“指導思想”中著重指出,要以推進科研方法創新為重點,進一步“規范評價方法”。在自然科學研究方法日新月異的今天,哲學社會科學有必要充分借鑒其經過實踐檢驗的先進方法,改造創新之后應用到社會科學研究中。
四是要重視學術共同體文化、團隊文化、創新文化與學術道德文化的建設。學術道德、學術精神和學術文化,是科學研究的軟實力,可以為提升科研能力、增強科研動力、激發科研活力提供“潤滑劑”和“防凍液”!吨改稀窂娬{“研究人員在從事科研活動中踏實嚴謹、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要求在評價活動中堅決抵制不正之風,“積極開展高校創新文化建設、科研評價信譽制度建設、學風建設,形成創新性的評價文化”。
五是要協調推進科研評價與人事制度、學科評審、人才培養、機構評定、課題立項、成果評獎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對高校來說,科研評價活動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科研評價結果也不僅適用于單一場合,這就要求學校能夠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吨改稀诽岢觯敖y籌協調評價制度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科研體制的關系”,將科研評價的標準和要求“貫穿于履行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基本職能的各個方面”。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全面深化綜合改革,離不開科研評價的綜合改革。只有通過評價機制改革提升能力、增強動力、激發活力,才能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創新能力、價值引領功能和國際交流能力。
。ㄗ髡撸簞团d,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師范大學副校長)
評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基本標準
如何評價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指南》根據哲學社會科學的特殊性,提出了科學制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標準和辦法的指導性意見,強調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標準至少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有正確的價值導向!吨改稀诽岢觯軐W社會科學成果的第一位標準就是“自身價值”,即“它們必須對人類社會發展具備正面的有用性”。從一定意義上講,人類社會既是一個物質世界,更是一個價值世界。哲學社會科學,正是涉及價值世界的科學,它自身又產生影響精神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新價值。一個好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必須符合并且引領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傳承的正確方向。
第二,要有清醒的問題意識。任何科學研究都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吨改稀窂娬{,應用對策研究的評價標準應該“側重評價成果的應用價值和社會效益,堅持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有“安邦之志”,以直面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己任。與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沒有密切關系的研究成果,或者社會價值不大,或者只是一種文字游戲。
第三,要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吨改稀吩谡劦窖芯砍晒摹皩嶓w質量”時,把“研究方法是否科學”作為其七大指標之一。毛澤東曾把方法比作完成任務的“橋”或“船”,沒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很難取得優秀的研究成果。20世紀二三十年代,晏陽初、梁漱溟、黃炎培等眾多學者號召博士下鄉,到農村開展社會調查和改造實驗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當前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很需要深入社會底層,開展調查研究和社會實驗。
第四,要有客觀的研究對象!吨改稀氛J為,社會科學類學科是“對客觀規律的發現和應用”,在評價時要重點衡量“評價對象在揭示社會事物發展規律方面的作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不可能做到“價值無涉”,必須以一定的價值取向為前提,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就可以歪曲事實,更不能無中生有。作為一種科學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客觀性原則,如實地反映社會現象的本來面貌,揭示其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第五,要有獨創的研究結論。沒有創新,科學研究就變成了無意義的重復!吨改稀诽岢,創新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不僅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價值需要用創新程度量度,能否為科學研究創新程度的提高確立保障,也是研究人員評價、研究機構評價、研究項目評價的核心標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應做到發他人之未發、見他人之未見,比一般人站得高些、看得遠些,對社會現象的本質揭示得更深刻些。
以上五條標準,是《指南》總結出來的指導性意見,也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內在要求,應當作為評價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基本標準。
。ㄗ髡撸黑w安啟,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學報主編)
尊重學科差異加大同行評價權重
長期以來,文學藝術創作成果被眾多綜合性高校排除在科研評價范圍之外,嚴重影響了文學藝術類教師從事文學藝術創作的積極性,阻礙了文學藝術學科的繁榮發展。
當前,文學藝術創作成果評價中還存在著多種問題,比如過多借用傳統科研評價方法,無法體現文學藝術創作成果的藝術特性;偏重成果外在形式,難以體現“質量導向”;由非創作專家主導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外行評價”問題。
《指南》尊重科研規律和學科差異,強調推進分類評價,為探索完善文學藝術創作成果評價辦法指引了方向。
第一,充分尊重文學藝術創作成果!吨改稀窂娬{,“可依據成果產出勞動的基本性質對成果進行類別劃分,如文獻資料類、理論原理類、實踐探索類、綜合類等”。文學藝術創作成果同理論研究成果一樣,都是科學研究成果,都應該受到認可和重視。只不過理論研究偏重于把研究成果抽象成思想、觀點和文字,而文學藝術創作偏重于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文學藝術作品。
第二,協調發展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文學藝術創作成果納入科研評價體系,必將推動文學藝術創作的快速發展,進而影響文學藝術創作與其他科研活動的關系。探索和實施文學藝術創作成果評價辦法,必須站在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大局的高度,正確處理好文學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平衡關系。
第三,堅持行業標準優先。《指南》認為,“不具備可比性的對象絕不能歸為一類,更不能用相同的指標標準和方法去評定”。藝術創作不同于理論研究,其意義在于為社會提供藝術產品,滿足藝術需求,提高藝術素養。藝術創作成果的核心品質是藝術價值,而不是理論價值。對于文學藝術創作成果的評價,不能直接套用理論研究成果的評價指標,只有充分尊重行業協會的評價標準,才有可能得出較為科學的評價結論。
第四,加大同行評價權重!吨改稀肥謴娬{運用同行評價方法,指出以同行評議為基礎的綜合評價法“有更強的適用性”。理論研究成果特別是學術論文的外在影響大多可以量化,而藝術創作成果無論是內在品質,還是外在影響,都很難量化,量化出來的數據也很難反映成果的藝術價值。評價藝術創作成果,應該更多地交給真正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的同行專家,加大同行評議比重。
第五,統一評價與自主評價相結合。在科研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方面,《指南》強調“學術自主”原則,還特別提出學術評價應由學術機構“分級分類分層自主決定”。綜合性高校評價藝術創作成果,宏觀層面上應該采用統一標準,由校學術委員會進行統一評價;微觀層面上應該采用獨立標準,由文學藝術創作專業委員會進行自主評價。這樣才能既體現藝術創作成果與其他研究成果的共性,又不掩蓋藝術創作成果的個性。
。ㄗ髡撸豪钪鞠,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科學處副處長)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