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復雜多變世界經濟形勢,中國可動用調控政策空間還有不少。今年第四季中國經濟企穩反彈,達到全年GDP7%左右增長目標的概率依然很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63.65萬億元,gdp被低估,因為很多小企業沒有被計算進去。讓我們看看有關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gpd的發展。
推薦閱讀:中國新經濟悄然而來,很多小企業沒被算入gdp被低估
中國經濟三季報10月19日“出爐”,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回落至6.9%,雖然創金融危機6年以來最低水平,但好于普遍預計的6.8%。
當一些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產生憂慮時,另一些人卻因為某些行業呈現出的亮點而驚嘆,甚至有人認為,中國GDP還在按照傳統方法進行核算,而近年結構轉型效應明顯,一些新經濟形態和大量興起的小微企業沒有統計進去,GDP很可能被低估。
業界人士認為,面對中國經濟的新動能、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光用一個GDP的漲跌,恐怕很難反映全貌。
三產超半壁江山民生數據亮眼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單一數據已經難以準確把脈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的變化,不少機構分析認為,6.9%的增速相較過去,產業結構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其總體特征是新舊產業分化繼續加大。
從總體來看,服務業增長比較快,產業結構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的趨勢更加明顯。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到51.4%,比上半年的49.5%高出近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出2.3個百分點。
從傳統龍頭產業來看,鋼鐵、水泥、建材等傳統產能過剩行業增速都出現了下滑,短期來講對工業下行產生壓力。另外,前期增長較快的汽車、手機等行業市場容量也進入了調整期。與之相對應的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新經濟、新動力發展繼續加快。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透露,1~9月份,網上零售額增長接近40%,此外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都在翻倍增長。
在工業結構中,1~9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仍然達到10.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高出4.2個百分點。
盡管新興產業接棒“龍頭”的態勢逐步顯現,但傳統產業的順利落地依舊值得關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昨日對本報表示,新興產業的成長固然值得關注,但是決不能因此就高枕無憂,而應該只爭朝夕地處理傳統產業中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
盡管“重數據”表現疲軟,但一些“輕數據”卻表現亮眼,也是這些數據,更能體現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
盛來運在會上表示,今年經濟運行中的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收入總體的增速是超過GDP的。
根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義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7%,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超過同期GDP增速。
收入增加的同時,價格卻穩定在可控范圍。數據顯示,1~9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4%。雖然三季度CPI漲幅比上半年擴大了0.1個百分點,但仍處于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調控目標之內。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