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實施十周年。為充分反映各地特崗教師扎根基層的感人事跡,吸引更多優秀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人民網聯合組織“播種希望與未來——鄉村特崗教師巡回報告團”,展示特崗教師群體的青春之美、奉獻之美。本報同時推出通訊,報道特崗教師群體的感人事跡。
曾經,當大別山南麓一個小山村里的高中生郭勇面對礦場塌方、父親重傷的家庭變故而消極迷茫時,班主任的傾心相助為他本已灰暗的心靈播撒了一片光亮。那時候,郭勇還不知道,幾年后,中央實施的一項對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特殊政策,會讓一批批和他一樣的青年學子,有機會給更多大山深處的孩子帶去人生的亮色。
自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以下簡稱“特崗計劃”)至今,已有十年。
十年間,由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特崗計劃”公開招募50.2萬名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兩基”攻堅縣以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覆蓋中西部22個。▍^)的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村小、教學點)。一批批青年學子用他們堅實的臂膀扛起農村教育發展的責任。
村校來了大學生
如果寫一部我國農村教師成長的歷史,2006年注定是其中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因為這一年“特崗計劃”啟動實施,每年幾萬名高校應屆畢業生告別大學校園,走進一所所偏遠的農村中小學校。
2008年,當土生土長的湖南安化籍畢業生劉習聰選擇到貴州省威寧自治縣新發民族小學擔任特崗教師時,他并未意識到,自己是建國后第一個到新發布依族鄉這個地處貴州省海拔最高的石漠化高寒山區工作的外省人。
不通班車,沒有固定電話,外出辦事全憑徒步走山路。初來乍到,惡劣的環境便給了劉習聰一個下馬威。
用最短的時間融入當地群眾的生活,是劉習聰備的第一課。于是,遇到鄉親們不識字,他會把農藥化肥的說明書念給他們聽;有村民收到匯款單后不知道怎樣取款,他會幫村民代;平日走在路上,遇到背莊稼或者肥料的老人,他也會熱情幫忙。
家訪,是劉習聰的另一個法寶。在新發民族小學工作的6年里,他累計家訪學生1168人,行程超過3萬里。校長何順發說,他用6年時間完成了至少8年的工作量!
付出之后,便是收獲。
劉習聰利用自己的信息技術特長,積極通過互聯網為學校尋求支持,讓學校有了操場、圍墻、學生宿舍,讓學生們第一次踢上了足球、玩上了排球、打起了羽毛球。6年間,村里有56名學生考上了高中,數量超過他來之前的總和。每到新生入學季,村民們總是樂呵呵地把孩子送到學校去。
因為父母身體原因,在經過了兩個聘期后,劉習聰不得不告別布依族鄉親回家鄉任教,但那些鄉親們的信任與真情,早已成為他生命中無法忘懷的一段經歷。家訪時,住在石頭房中的鄉親會拿出過年時留下的肉招待他;村民辦喜事時,也要等到“文化人”劉習聰到了才會開席。
如今,“特崗教師”被稱為農村教師隊伍“換血的一代”。因為他們的到來,有效化解了我國西部地區農村教師隊伍總量不足、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學科短缺等結構性問題。
很多農村學校通過“特崗計劃”歷史上首次引進了大學生,特崗教師的到來,讓農村學校的面貌為之一新。招聘到崗的67372名特崗教師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有52629人,占78.12%,較2013年增加4個多百分點。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