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幼兒園好得很!”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達拉土族鄉山清水秀,地處湟水谷底,祁連山的懷抱中。這里的小朋友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7月7日中午,達拉鄉馬趟幼兒園的張孟欣小朋友翹首等待著爺爺帶她回家。這位小女孩四、五歲左右,收拾得很干凈?吹綘敔,她高興地跑過去。老人六十開外,面色黝黑,著一身漿洗干凈的青布外衣。從學校外一大片的稻田和油菜花地間的土路穿過,路過一只被鐵鏈栓著的大狗,拐過幾家土房子,就到了她家的院子。
張孟欣的爸爸在村衛生室工作,這時剛好趕回家,一家人其樂融融。張爸說,現在孩子每天早早地就想去幼兒園,老師教些唱歌啊、跳舞啊,孩子非常喜歡上學。寒暑假在家玩得也很開心,不過快開學的時候就等著、盼著老師什么時候能來。老師也不怎么批評孩子,而是以表揚為主,經常給孩子畫小紅旗、豎大拇指鼓勵之類的。有時候孩子之間生氣了,老師也會教孩子們要團結、教育孩子不能打架。
張孟欣已經上了兩年幼兒園,張爸覺得她變化非常大,“早上上學的時候會跟爺爺說再見,回來的時候會跟爺爺打招呼,也會介紹學校里面的情況,晚上放學的時候跟老師再見,早上去的時候跟老師問好,懂禮貌方面非常好。孩子也非常講衛生,飯前洗手,進門的時候在腳墊上踩踩灰再進門。老師教她們早晚都刷牙。尕尕脾氣也變好了,知道跟同學之間團結,變得聽話了!
張爸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今年六一兒童節的時候,老師挨家挨戶通知,讓父母、爺爺奶奶全都去看孩子們的表演,家長和孩子們都很高興。學校還拍了錄像,給每個孩子的家長送一張光盤。另一位小朋友袁友濤,從3歲就開始去山村幼兒園,到現在已經有兩年。每年袁媽媽都會被邀請去幼兒園參觀孩子表演,她笑著說,今年友濤表演的是《最炫民族風》。
“來自四川眉山的感謝”
2012年9月,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直接推動下,中共眉山市委與中國救助兒童會、聯合利華共同合作實施的洪雅縣“山村幼兒園提升計劃”正式啟動并與5月正式結項。
中共眉山市委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來感謝信,稱通過專業指導,三年來洪雅縣學前教育實現了從“有”到“好”的轉變,學前兒童入園率達到95%以上,實現了“教師素質更優秀、幼兒身心更健康、幼兒園環境更規范、監測評估機制更科學”目標,解決了“保姆式”看護和“小學化教學”問題。
以此為基礎,洪雅縣探索創新“政府主導+企業資助+社會參與”“民辦公助”的學前教育“洪雅模式”,著力破解了機制、資金、設施、質量等難題,為中西部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有益探索和示范。“洪雅模式”應加以推廣,建立健全長效發展機制,推進貧困地區兒童學前教育不斷健康發展。
“貧困地區兒童的早期發展需要更多關注和投入”
學前教育對人的終身學習和技能發展具有關鍵影響。幼兒未來的潛力有一半是在4歲以前形成,如果以17歲少年的智力發育水平為100,那么4歲時的發育水平就已達到50。兒童早期所形成的語言、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將影響到其一生的發展。國際測算表明,學前教育的回報率遠高于學校教育和職業教育,每投入1美元可以獲得高達17美元的社會回報。因此,保證每一個兒童獲得平等的學前教育,將從根源消除貧困,促進社會公平發展。
在廣大中西部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居住分散等原因,多數幼兒缺乏進入幼兒園的機會,在很多貧困鄉村,幼兒學前教育仍是空白。由于無法獲得早期啟蒙教育,山區農村幼兒普遍存在怕見生人、缺乏自信的特點,在認知、語言等領域與城市在園幼兒存在明顯差距。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組織開展的專家調查顯示,他們的認知能力得分不足城市同齡幼兒的60%,語言能力得分只相當于城市同齡幼兒的40%。
“將山村幼兒園計劃進行到底”
2012年起,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實地調研、專家論證和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開始正式推行“山村幼兒園”計劃,目標是在中西部省區選擇貧困偏遠的縣,由企業和個人捐資,基金會提供技術支持和監督指導,當地縣教育局組織實施,聯合政府與社會的共同力量為山村幼兒普及學前教育、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該計劃自2009年試探索以來,堅持“送教到村、就近入園”、“注重培訓、保證質量”、“營養和教育并重”的辦學理念,實現了山村幼兒園的高質量、低成本、廣覆蓋,符合中國國情。截至1月,“山村幼兒園計劃”已經建立了771所山村幼兒園。這項計劃應該進行到底,使中西部貧困偏遠地區的幼兒獲得有質量保障的學前教育,實現中西部地區全面推廣。(王曄)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