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權力的本質是幫助學生成長,要預防教師“以權謀私”,關鍵在于有效約束教師權力,讓教師恪守權力邊界。
■劉楚漢
近日,多條曝光中央民族大學一副教授強迫學生送禮的微博引發關注。微博中稱,該女教師以售書、做學生粉絲QQ群等為由向學生收取費用,還要求學生送禮、請客吃飯。涉事教師通過微博回應稱,曝光學生經常不來上課,其言論“不能代表大家”“希望學校來查查”。對此校方表示,已專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1月7日《新京報》)
究竟是老師強迫學生送禮,還是學生無中生有、因經常不來上課而蓄意誣陷老師,暫時還不能定論,需要學校進一步調查,還真相于公眾。不過,這不并影響我們對師生關系,尤其是教師以權謀私、從學生身上撈取好處這一現象的反思。畢竟,無論是教師向學生推銷產品,還是強制、暗示學生送禮,在高校都時有發生。區別僅僅在于,大部分學生沒有把它公之于眾。
每種職業都有其道德要求,教師當然也不例外。作為一種具體職業,教師崗位與其他崗位并沒有本質區別,也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但教師的服務對象是人,而且常常是處于身體和思想雙重成長階段的青少年,所以較之于其他職業道德,師德常常有著更高的要求。強迫學生送禮,無疑是嚴重有違師德、令人不齒的行為。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學校教師道德職業規范》,就明確要求高校教師要敬業愛生,不得損害學生的合法權益。
不過值得重視的是,對于教師以權謀私等一系列違背師德的行為,我們不能僅僅止于道德評判。一方面,這是因為道德標準的剛性不足,而且常常隨著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出現波動;另一方面,具體到師德問題上,它還具有超越一般職業道德意義的價值內涵。從學生身上謀取私利,并不只是當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私事,很多時候可能發展成為公共事件,影響社會對教師、學校乃至教育的整體判斷。換言之,師德問題還需要師德范疇之外的防范。
教師以權謀私現象的多發,其實是師生關系不對等的反映。為什么教師很容易以權謀私,而看不到學生從老師身上謀取私利?究其根本,教師因為承擔授業解惑的職責,客觀上擁有著一定的管理學生、要求學生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