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日,廣州市人社局、廣州市留學人員服務管理中心一連兩天組織企業到香港兩所著名大學招聘,吸引大批在港讀書的內地畢業生到場應聘,廣州的生活氣息和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成為吸引香港高層次人才的魅力點。副市長貢兒珍指出,廣州和香港雖一衣帶水,但由於歷史原因和其他因素限制,卻又分別形成兩種不同的文化氛圍,兩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差異。存在這種差異和差距,使得穗港兩地的互補有了必要和依託。(廣州日報2014.3.21)
這個招聘不是只去了一次而是“一連兩天”。
201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比2012年同期增加19萬人,而用人單位招聘崗位下降10%,就業形式嚴峻,被稱為史上難就業季。,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比2013年增加28萬,再創歷史新高。
廣州相關部門卻于如此沉重的就業壓力而不顧,赴港招聘,把本可以讓內地生就業的崗位讓港校生取代了。
外企反映中國教育滯后,學校教的知識還是20年前的,學生應聘到企業還必須培訓后才能上崗,銀行業人士也說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實際脫節,學生上崗后,一般都得重新學習。
企業為了發展,傾向于直接招聘知識技能勝人一籌的高素質人才,無可厚非。而企業的低成本、高效率,也更有利于一方經濟的發展,這是個擇優原則。但作為政府主持的招聘,政府就不能只考慮這些有利因素,而應考慮整個社會的諧調發展,哪怕是減緩發展。如果說香港的教育有優勢,那么,內地教育的相對落后和結構的不合理,這個結果政府就應承擔。對于不能完全適應用人單位職業要求的,政府或企業應組織再培訓,政府應該來承擔這個再培訓的成本。并且,經過了這個過程,也才能作好總結,才能找準問題的關鍵所在,作好以后的教育方向上的改革與結構上的調整,解決后目前教育存在的工學脫節、產銷不對路問題,解決教育與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政府應主導培養人與用人相結合,不能學校只管教育,企業卻不用學校培養的人才,二者完全分離,學校培養的人是否有用,政府也不去管,用人需求的結構性矛盾就永遠無法解決。
招聘方認為“由于歷史原因和其他因素限制,又分別形成香港與內地兩種不同的文化氛圍,港穗兩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差異。存在這種差異和差距,使得穗港兩地的互補有了必要和依托!边@個招聘目的是為了兩種文化的互補,結果倒是吸引了大批在港讀書的內地畢業生到場應聘,文化互補的效果不一定能達到。如果要說引入競爭和互補,那么可以削減在港校招聘的名額,適當地起到示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