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加快構建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問1:請簡要介紹《意見》出臺的背景。
答:2011年,教育部、原衛生部聯合召開了全國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對醫學教育綜合改革進行了系統推動。三年來,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提速,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上海市等地“5+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取得突破性進展,面向基層的全科醫生培養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學生醫德素養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進一步加強,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醫學教育投入不足問題得到緩解;特別是2013年底,衛計委、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為加強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提供了根本性和基礎性的制度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從醫學教育改革發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需要以及面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看,醫學教育仍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和困難。突出表現在:一是醫學教育學制學位多軌并存,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二是臨床醫學人才標準化、規范化培養制度建設,特別是職業素養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支撐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制度的育人機制、條件保障亟待完善。此外,醫學教育如何全面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把握發展節奏,優化調整結構,提高教育質量,也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加大力度,推動各項改革不斷深入。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學教育改革和醫學人才培養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關于教育改革、人才培養和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為全面推進醫教協同、深化醫學人才培養改革指明了方向。李克強總理對醫改和醫學人才培養十分關心,強調指出,醫教協同是培養臨床醫學人才的有效途徑,人民群眾需要更高水平的健康衛生,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構建具有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劉延東副總理多次就“醫教協同推動醫學教育改革”作出重要批示。中央領導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為深化醫學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針對醫學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廣泛開展調研,總結試點經驗,借鑒國際經驗,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形成了《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明確了構建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近期任務、主要舉措、路線圖和時間表。
問2:此次《意見》提出的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近期任務是什么?
答:指導思想是:立足基本國情,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遵循醫學教育規律,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醫教協同,深化改革,強化標準,加強建設,全面提高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為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具有的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院校教育質量顯著提高,畢業后教育得到普及,繼續教育實現全覆蓋。
近期任務是:加快構建以“5+3”為主體(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3+2”(3年臨床醫學專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問3:如何認識此次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工作的重大意義?
答: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社會改革與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實現上述目標,人才培養尤為關鍵。此次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明確了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目標,明確了建立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的醫教協同培養體系,統一了“5+3”培養路徑模式,突出了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臨床能力與人文溝通相結合、專業素質與醫德素養相結合的培養內容與方式,是構建現代臨床醫學教育制度的重大突破,是實現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標志著我國臨床醫學教育發展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首先,這是深化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和衛生事業的必然要求。維護億萬人民的健康離不開一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務人員隊伍。加強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努力建設一支人民群眾可以信賴的合格的臨床醫師隊伍,既是早日實現醫改目標、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長久惠及人民健康要求,也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應有之義。
其次,這是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培養高素質臨床醫學人才的必然要求。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醫學教育具有周期長、分階段細、連續性強等特點,合格的、高素質的臨床醫師培養必須遵循特殊的醫學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需要經過嚴格的院校醫學教育、規范化的畢業后醫學教育以及終身的繼續醫學教育。這些階段各有側重,都是從邁入醫學殿堂到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必由之路!5+3”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更加注重臨床實踐訓練,體現了醫教相長,學以致用,是參照國際主流醫師教育培訓模式、行業慣例和中國國情基礎上的重大制度創新。
第三,這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立分級診療體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分流病人、緩解看病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基層醫療衛生資源總體上短缺,尤其是醫務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的狀況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執業醫師尤其是全科醫師數量嚴重不足,而且大多未接受過規范化的住院醫師培訓。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需要建設一支技術過硬、群眾信賴的合格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有利于實現基層醫師與城市大醫院醫師臨床診療水平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統一考核,讓人民群眾就近獲得較高質量、較低價格的醫療服務。
問4.國家建立實施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請問什么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指高等院校醫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生,即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中醫學類和中西醫結合類學生,在5年院校醫學畢業后,以住院醫師身份接受的系統化、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按內科、外科、全科、兒科、精神科等不同專業方向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屬于畢業后教育,即5年醫學類專業本科教育后,進行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在省級及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具備良好臨床醫療和教育培訓條件的培訓基地進行,以在臨床有關科室輪轉為主,參加培訓者在經驗豐富的上級醫師指導下從事臨床診療,接受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育培訓,著重培育和提高臨床醫療能力,達到能夠獨立、正確、規范地處理臨床常見問題,并為今后具備處理復雜疑難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醫德醫風、臨床實踐技能、專業理論知識、政策法規、人際溝通交流等。完成培訓并通過過程考核和結業考核者,可獲得全國統一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問5:作為“5+3”培養模式的基礎,如何深化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本科生培養改革?
答:5年制醫學本科教育是醫學教育連續統一體的第一階段,是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基礎。構建“5+3”人才培養體系,深化臨床醫學本科生培養改革至關重要。因此,一是要深化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把醫學生職業素養和臨床能力培養作為改革關鍵點,積極推進基礎醫學與臨床課程整合,優化課程體系;積極推進以問題為導向的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法改革;積極推進以能力為導向的學生評價方式;強化臨床實踐教學,嚴格臨床實習實訓管理,著力提升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要加強醫學生的全科醫學教育。這既是醫學生知識、能力結構的內在要求,也是培養全科醫生的重要基礎。要強化全體醫學生的全科醫學理念和專業素質培養,著力提升學生醫患溝通、團隊合作、健康教育、預防保健、衛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要切實加強醫學教育質量監控,到2020年建立具有、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教育認證制度。要探索分階段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辦法,切實保障臨床實踐教學。要探索實施實習醫師執照制度,為醫學生臨床實踐教學活動提供法律保障。
問6:建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有機融合的制度,是這輪醫學教育改革的重點。請問有哪些重大創新?
答: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的緊密銜接是臨床醫學教育制度的重大突破,是這次改革的著力點。有四項重點推進工作。一是在各人才培養環節上實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緊密銜接、相互融合。起,新招收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時也是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他們具有“雙重身份”,其臨床實踐訓練與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要求一致。實現招生與招錄、培養過程與培訓過程、學歷學位授予與職業規培證書發放相結合,確保合格的畢業生可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等4證。二是調整7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招生培養工作。從招生起,7年制臨床醫學教育將全面調整為“5+3”一體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完成5年相關課程學習并考核合格后,可免試進入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習階段,納入培養單位當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和管理。三是改革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辦法。針對5年制醫學本科畢業并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的臨床醫師,創造條件,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同等學力申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工作有機銜接,為醫學畢業生多樣化選擇、多途徑成才搭建“立交橋”。四是探索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開展將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緊密銜接的改革試點,逐步建立“5+3+X”培養高水平臨床專科醫師的制度。
問7:在建設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中,為何還要提出“3+2”為補充?如何加強面向基層的全科醫師培養改革?
答:基于我國城鄉、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國情,在相當長的過渡時期內,還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開展3年?平逃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一是要培養醫學生能夠“下得去”。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情、民情、醫情教育,充分利用社會實踐等方式,加強醫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教育,用基層醫療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典型事跡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增強學生為保障基層群眾健康貢獻力量的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培養醫學生能夠“用得上”。加快推進培養模式改革,推動教學標準與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標準有機銜接。要緊密圍繞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特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見習、實習實踐,著力提高醫學生的基本診療能力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三是要使醫學畢業生“留得住”。加強醫學畢業生服務基層的政策保障,既要用感情留人,還要用待遇留人、事業留人。
問8:醫學生的醫德及職業素養教育極端重要,這次改革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醫師職業的特點要求從業者必須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德和仁愛之心,醫學教育尤其強調以德為先。此次改革要求將醫德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融入課堂教學、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融入臨床實習等,教育引導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著力加強職業道德、醫學倫理、社會學、法律等職業素質教育;注重人文關懷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使醫學生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和關愛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團隊合作的良好職業素養。
問9:在這次改革中,如何全面促進醫學教育更好地適應衛生行業需求?
答:目前衛生計生部門正在編制《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醫學教育在規模、類型、結構等方面也都要更加主動地適應衛生行業發展需求。一是要把握好醫學教育發展規模。控制醫學本科招生規模,逐步擴大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漸增加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二是要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體現中醫藥特色與規律,深化傳承與創新并舉的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三是要統籌各類醫學專業協調發展。加強護理學、藥學、預防醫學等學科專業建設,當前特別要加強兒科、精神科等臨床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四是要充分發揮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優勢,創新教學模式和管理方法,使高等學校成為醫學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
問10:圍繞主要目標和近期任務,教育衛生部門將重點在哪幾方面推動實施?
答:醫教協同構建標準化、規范化人才培養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任務艱巨,必須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一是建立有效的醫教協同工作機制。加強各級各部門之間的醫學教育工作協調,形成定期溝通協商機制,及時研究解決醫學人才培養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醫學院校加強與醫療衛生機構合作,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形成醫教協同育人機制。二是加快標準化、規范化臨床教學基地建設。根據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標準,加強附屬醫院、教學醫院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保障專業學位研究生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人員不同階段學習的順利實施。三是完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經費保障機制。統籌資源,加大對醫學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獎助力度。四是及時出臺配套政策推動各地深入實施。有關部門將按照6部委《意見》的要求和時間表,及時出臺配套文件,細化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同時,鼓勵各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在堅持統一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因校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本地區醫教協同深化改革,加快構建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