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不一定需要找機構,具體還是要看個人選擇的。包括考生的分數、考生對自身以及院校專業的認知了解程度,還有家庭情況等。如果自我定位清楚,了解新高考填報政策以及志愿填報技巧,也有明確的專業或者院校目標,那么不需要選擇機構。
高考志愿要不要找機構填報,這個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定的。包括考生的分數、考生對自身以及院校專業的認知了解程度,還有家庭情況等。
高考志愿填報不是簡單地填幾個學校,志愿填報一定是要建立在學生自我認知,以及對專業院校提前了解的基礎之上的。
機構雖然是盈利性質的,但是畢竟專研這一塊,對升學政策和院校專業相關的信息也更熟悉、了解得更全面。而且機構有填報經驗,可以預判到可能的風險有哪些,特別是剛實行新高考的省份,家長同學沒有可借鑒的信息,所以機構在這方面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報考志愿的機構不一定可靠,考生和家長只能此作為借鑒,對于這一點家長和考生還是要做好功課,擺正心態,理智的判斷。
報考志愿的機構的專業人才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規劃專家”其實僅僅培訓三四天就上崗了。這就意味著,家長高價購買的服務可能很“水”,不僅“貨次價高”,可能還會誤導志愿填報。花錢買了這樣的服務,并不會讓人安心。
從大部分家長會選擇花錢報志愿的事情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都無法掌握有效的信息,也沒有分析數據的能力,而社會中目前也沒有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志愿填報的公益性服務,所以,才會出現花錢報報考志愿的機構的情況。
第一是地域優先
如果學生在職業和學業發展、學校選擇方面還沒有建立非常清楚的目標,那么可以優先考慮地域。不同的地域,不僅文化底蘊各異,還代表著不同的學校教學資源、經濟實力和就業機會。
第二是職業優先
這一原則適合于職業選擇已經“有譜”、分數較高有選擇余地的考生。比如喜歡教師這一職業,那么第一就要選擇填報師范類專業。
第三是專業優先
這一原則最適合專業特長明顯的考生,當然也適合分數相對較低的考生。對前者,考生可以列出自己喜歡的專業和學校,結合分數在可能達到的區間內選擇。對分數較低的考生,學校選擇性不多,專業的重要性就更為突出,建議選擇技能性較強的專業。
第四是學校優先
三種考生較為適合這一原則。一是考生還沒有明確的職業選擇,各門成績又比較均衡,就比較適合優先選擇學校。二是踩線的考生,考慮到“掉檔”可能性較大,首先選擇學校以保證就讀學校的層次。三是準備將來出國深造的考生,選擇在國外認可度較高的國內名校。
大學讀兩個專業需要什么條
時間:2024-09-23 08:0: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
時間:2024-09-23 08:0: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
時間:2024-09-23 08:0: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
時間:2024-09-23 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