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教務處官網:http://jwc.hnfnu.edu.cn/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的美譽,是湖湘文化的發祥地和中國現代師范教育的搖籃之一,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更是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地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源地之一。學校前身為南宋著名理學家張栻于公元1161年創辦的長沙城南書院,1903年始立為湖南師范館,舉辦現代師范教育,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師范學校,1949年改名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2008年升格為本科,2018年批準為湖南省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9年列為湖南省本科第一批招生高校, 2021年教育部設立專項計劃支持我校與湖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F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承擔單位。
學校現有城南書院和東方紅兩個校區,占地1346畝,現有在校生2萬余人,設有13個教學科研學院、3個現代產業學院、2所附屬小學。圖書館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近200余萬冊,電子圖書220余萬冊。
學校紅色文化積淀深厚,教師教育特色鮮明。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此求學、工作八個春秋,并在此從事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動,實現了由青年學生到職業革命家的轉變、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到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此外,還培養了何叔衡、蔡和森、李維漢、任弼時、張國基等一批國家棟梁,涌現了段德昌、劉疇西、袁國平、郭亮等280余名革命烈士。歷史上匯聚了徐特立、楊昌濟、謝覺哉、李達、易培基、周谷城、田漢、黎錦熙、楊樹達、辛樹幟等一批教育名師大家,涌現了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張百熙、陳天華、黃興等湖湘英才。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十分關心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毛澤東稱贊“一師是個好學!保H筆題寫了“第一師范” 校名,并題詞“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作為校訓。徐特立題詞“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作為校風。近年來,黨和栗戰書、趙樂際等來校視察。
學校傳承百年師范傳統,對接國家新興產業,堅持聚焦師范教育主責主業,積極拓展非師范教育;堅持小學教師教育優勢,積極拓展其他教師教育,不斷優化學科布局,形成了以教師教育為特色,電子信息類學科為支撐,多學科交叉融合,教、文、理、工、經、管、法、藝等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擁有“教育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音樂與舞蹈學”4個湖南省應用特色學科;獲批省級科研創新團隊3個;建成“智慧教育關鍵技術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兒童心理發展與腦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基礎教育信息化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省級平臺26個。近五年,立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20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國家項目近100項;獲省級及以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成果獎勵18項,系列有代表性的智庫成果為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學校把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基礎教育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傳承紅色基因,堅持五育并舉,培養“實基礎、重應用、強能力、高素質”的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的復合型人才。現有34個本科專業,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思想政治教育等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小學教育、思想政治、科學教育、漢語言文學、數學、英語等教師教育類專業聚焦教育強省建設,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基礎教育領軍骨干人才;電子、通信、計算機、人工智能等信息智能類專業聚焦智造強省和數字湖南,助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美術學、音樂學、舞蹈學、網絡與新媒體、視覺傳達設計等藝術創意類專業聚焦文化強省建設,助力長沙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工商管理類專業助力“長株潭”都市圈建設,為長沙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培養高素質商科管理人才。先后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7項。學校堅持開展產學研合作,區域服務優勢明顯,與長沙市、長沙高新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益陽市、韶山市等地方政府開展了產學研合作,與新華聯集團、三一重工、漢唐置業等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建校以來,共培養了12萬余名優秀教師和其他各類人才,成為全省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干力量。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