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雖然在大學里的學習與中小學一樣,也是掌握知識、豐富自身、完善和提升人的整體素質的認識活動。因此,它仍然需要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的參與;它仍然需要非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大學里學習內容的加深、學習環境的變遷以及學習要求的不同,致使大學生的學習與中小學所進行的學習在以下幾個方面都發生了變化。
第一,在學習目標上。大學里的學習目標是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前提之下,掌握更加精深的專門知識,養成奮發進取的科學研究素質,成為高層次的專門人才。因此,大學生必須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先進的政治理論武裝自己;必須了解和掌握本專業廣博的基礎知識和形成寬厚而堅實的豐富的專業素養;必須具有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的較高的水平。而中小學則是打基礎的學習階段,學習活動應當盡可能地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具體地說,中小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質,初步獲得基本的知識、技能和技巧,鍛煉自己的體魄,健全素質。因此,中小學要強調的是素質教育,是學生的整體素質的從啟蒙到提升與發展的長期過程。
第二,在學習內容上。大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強調精深和廣博,在廣博的基礎上求專長;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求拓展和創新。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往往是某一門專業的學科知識,同時兼顧其他內容的知識。圍繞某一門專業學習,可以有多種參考書,可以有多個不同的觀點。而中小學的學習內容則比較注重全面性和基礎性,他們往往要學習很多知識點,而且,學習的內容一般都是定論的東西和穩定的知識體系,只是在學習過程中力求去不斷發現和適當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所以,有人曾經描述過,從學習的知識內容來講,學習上最輕松單純的是大學生,最辛苦全面的是中小學生。
第三,在學習方式上。大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自學為主,往往教師是領進門,做啟發性的指導和答疑解惑;大量的時間要靠大學生自己去支配和決策:什么時間應該學習什么,應該花費多長時間學習課堂知識,又應當用多長時間自己去查閱資料、補充筆記和課余思考。一般而言,大學往往要在四年中學習30多門左右的課程,在實施學分制的學校,大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時間安排,自我確定學習的內容和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